奮斗吧青年,讓青春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綻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寄語廣大青年:“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廣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這一囑托,將“青年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激勵青年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砥礪青年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
理想是新時代好青年的精神之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志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正所謂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風雨百年的歷程中,每一個時代的青年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破舊立新救國救民﹔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自力更生興國安邦﹔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解放思想立志富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開拓創新復興強國。正是一代代青年人的熱血理想,共同譜寫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春之歌。作為新時代好青年,我們將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擔當是新時代好青年的責任之根。青年有擔當,國家有力量,新時代好青年的風採是勇於投身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國家火熱實踐,勇挑強國重擔。2022年9月,四川瀘定發生了6.8級地震,一時間,落石不斷,有人被砸得頭破血流,有人被埋在落石堆中,水電站職工甘宇在逃生時也被落石砸中后背,重重地從坡上摔下,可職業習慣讓他意識到,大壩的水位上漲將嚴重威脅下游村民的生命安全,於是他緊急開閘泄洪才保住了村庄,挽救了幾百人生命,但也因此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期。被發現時,他已經失聯17天,並被診斷為多處骨折,伴有嚴重感染,但他卻說:“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輕言放棄”。正是一代代青年人的擔當,匯聚成民族復興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新時代新征程上,任務會更艱巨繁重,我們將緊握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棒,踔厲奮發、勇毅前行,跑出青春的加速度,作出卓越的新貢獻。
吃苦是新時代好青年的拼搏之德。從“紅軍不怕遠征難”的豪邁,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勁!從“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堅定,到“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黨的二十大代表快遞小哥宋學文當過工人、干過個體,11年前,他抱著讓家人過得更好的朴素願望,成為了一名快遞員,在十余年裡,無論刮風下雨,他從不缺席,堅持送完最后一件,在從業過程中他累計配送了超過30萬件包裹,行程超過32萬公裡,這足以繞地球8圈,而且他還驚人地做到了零差評、零投訴、零安全事故,最終在平凡崗位上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吃苦耐勞、積極奉獻,發出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和“把青春奉獻給祖國”的堅定號召,堅信革命必勝,中國必強。
奮斗是新時代好青年的實干之魂。新時代好青年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發於硎,積極投身科技攻關最前沿、鄉村振興主戰場、社會服務各領域,錘煉自我,奮斗不止。四川師范大學00后大學生潘雅雯在巴蜀這一方天地,開辦《雅雯講故事》節目,當好“播種機”。2021年潘雅雯走訪了紅岩英烈丁地平的女兒丁基鏡,得知小說《紅岩》為了刻畫人物形象才將丁地平繡紅旗的故事藝術化江姐身上。於是潘雅雯以講故事的方式把歷史背后的故事講述給更多人,潘雅雯行程上萬公裡深入紅色教育基地和歷史場所講述紅色故事,足跡遍布四川天府新區、金堂縣、汶川以及北京市、重慶市、貴州省等30多個城市及地區,助推地方黨史教育活動,截至2023年4月,新媒體網絡平台、抖音平台共推送節目400多期,短視頻全網獲得點贊近90萬、粉絲近40萬、瀏覽量超過900萬。未來,潘雅雯的“講故事”節目還將講述更多新時代青年的新故事,因為我們深刻明白: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站在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共同助力中華民族最偉大最輝煌的“巨艦”破浪前行。
青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國興。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青年寄予希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寬廣舞台。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是新時代青年立志奮進的鏗鏘誓言,我們更當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心懷理想、勇擔重任,吃苦耐勞、砥礪奮斗,把自己的人生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緊密聯系在一起,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奮斗吧青年,踐行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讓青春在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四川師范大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