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育人底色 培養時代新人

原標題:堅守育人底色 培養時代新人
作者:洪向華 於歡    發布時間:2023-05-06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專家點評】

青年是社會發展中最有活力、最富生機、最具朝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新時代,堅守育人底色,賡續青年奮斗之志,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方能持續為祖國和人民貢獻青春與智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回望歷史,青春的使命擔當,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抗爭,是“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激憤,是“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實干。百年來,一代代中國青年前赴后繼、篤行不怠,為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譜寫出壯麗的青春之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進入新時代,對青年群體的培養更要傾注極大熱忱。塑造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必然要關注青年前沿問題,持續把握青年理想信仰的根植、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青年社會心態的演變、農村青年教育的發展等方面最新情況,多層次、多維度探討時代新人塑造的方法途徑,以此助力青年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對於當代中國青年而言,他們與新時代同向同行,既面臨著建功立業的時代機遇,也承擔著責無旁貸的時代使命,因而教育工作必須把牢定星盤、把准方向標,幫助青年正確認識個人價值與國家需要、歷史使命與時代擔當之間的關系,引導其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用黨的實踐創造和優良作風啟迪智慧、潤澤心靈、砥礪品格,用黨的科學理論和路線方針武裝頭腦、推動工作、指導實踐,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將最好的成績奉獻給祖國,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青年是標記時代最敏銳的“晴雨表”,時代的責任擔當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成就屬於青年。新時代堅守育人底色,要以“組合拳”的方式實現立體化培育,通過多類途徑與策略增強廣大青年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要引領他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接過時代的接力棒,以時代新人之姿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在實踐中,堅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逐夢時代,用踏實肯干、不畏艱險的昂揚斗志兌現“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不斷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將真切奮斗融入黨和人民事業。這樣的青年,必然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社會變遷賦予新時代青年以時代特征,研究把握青年群體成長規律的內在邏輯,著力塑造青年將個人追求融入國家發展的主體自覺,促使其在祖國的萬裡長空放飛青春夢想,用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打拼出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的中國,是當代學者的光榮使命。讓我們一起為之努力。

(作者:洪向華、於歡,分別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