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對舉國體制構建的探索

作者:鄭士鵬    發布時間:2023-05-30   
分享到 :

[摘 要]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率先積極探索舉國體制,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引領,形成了整體協同推進的科學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始終站在人民至上的立場,使全國人民凝聚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同時,毛澤東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不斷開闊國際視野,為構建舉國體制明確了主基調和總方向,充分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與歷史主動精神。毛澤東對舉國體制的探索及其相關實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舉國體制的生成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新時代健全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關鍵詞]毛澤東﹔新中國成立初期﹔舉國體制﹔探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深刻表明不斷結合時代發展訴求健全舉國體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更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條件。我國舉國體制先后經歷傳統舉國體制、舉國體制轉型及構建新型舉國體制三階段。其中,傳統舉國體制是我國整體舉國體制構建的重要基礎,包含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治理問題的戰略性思考,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起了舉國力量,提供了制度和戰略支撐。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面臨全國執政新考驗,為在百廢待興、經濟困難、技術基礎薄弱及帝國主義封鎖的情況下快速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推動我國從農業國轉向工業國,毛澤東率先積極探索舉國體制,促進黨的領導、國家戰略計劃牽引、舉國組織動員有機結合,推動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在“全國一盤棋”的組織帶動下,凝聚起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力量,我國工業體系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突破式跨越,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舉國體制的生成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深入研究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對舉國體制構建的探索,有益於把握舉國體制的生成根源、歷史地位及關鍵作用,對新時代健全完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一、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的領導在“全國一盤棋”中的主導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外形勢嚴峻,黨和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快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使黨的領導在社會生產、壯大國力中發揮關鍵作用。毛澤東指出:“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堅持黨的領導可為構建舉國體制夯實政治和組織保障,凝聚團結統一的舉國力量。隻有全面、系統、整體地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使國家機器在舉國體制下高效運轉。

(一)以黨的領導夯實舉國體制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一個國家和民族選擇哪種主義和道路,選擇哪個政治領導力量,由國家和民族面臨的歷史性任務決定。對於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而言,走社會主義道路,在國家治理中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屬性,隻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恩格斯指出:“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舉國體制的最大優勢是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國家治理的政治和組織保障更為堅實,有利於為構建舉國體制整合和凝聚一切力量,實現對國家治理資源的統籌運用及優化配置。“新中國成立初期是中國國家治理模式從傳統向現代急劇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為快速扭轉經濟社會衰頹的被動局面,激發全黨全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熱情,1954年,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鄭重表明:“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我們事業”強調的是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全部事業,表明黨的領導貫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過程。毛澤東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這真實且客觀地表明中國共產黨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艱苦奮斗的歷史邏輯與實踐邏輯,同時彰顯黨的領導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構建舉國體制的根本原則和基本前提,為構建舉國體制夯實了政治和組織保障。

(二)以黨的領導凝聚團結統一的舉國力量

黨的百年奮斗史充分証明,黨中央的權威決定黨領導國家治理成效,關系舉國力量能否凝聚。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構建舉國體制關鍵在於保証黨的團結,對此毛澤東強調必須鞏固和加強黨的領導和組織能力,鞏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毛澤東結合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任務、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歷史任務,高度重視堅持黨的領導,多次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及加強黨的領導問題。毛澤東指出:“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破壞這種必要的統一,是不允許的。”我國構建舉國體制是由特殊國情、歷史、階段的客觀性決定的,毛澤東強調“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充分表明黨的領導對形成舉國體制具有關鍵作用,堅持黨的領導有利於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黨中央權威,使黨得以有效動員和團結中國一切進步力量,實現新中國經濟社會建設的原料、物資、人力與技術等資源的優化配置供給,以凝聚團結統一的舉國之力最大限度滿足社會主義各方面的建設需求。

(三)將堅持黨的領導作為國家治理的根本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堅持黨的領導源於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是舉國體制成功運行的關鍵。作為黨和國家的根本和命脈所在,黨的領導為實現全國各族人民生活幸福奠定重要基礎,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原則。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高度重視鞏固和加強黨總攬全局、管理一切的領導核心地位。1956年12月8日,毛澤東在同工商界人士的談話中首次提出“社會主義搞得成搞不成”的問題,這是毛澤東對在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科學方法的深入思考。“搞社會主義”不能脫離社會主義語境下的國家治理實踐,根本在於黨如何選擇和構建國家治理體制,切中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這一國家治理的根本。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探索舉國體制的重要思想主線就是堅持黨的領導,發展民主政治,並主張不斷提升黨的領導水平。1956年9月15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大開幕式上指出:“需要把我們工作中的主要經驗,包括成功的經驗和錯誤的經驗,加以總結,使那些有益的經驗得到推廣,而從那些錯誤的經驗中取得教訓。”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反復証明的一條顛扑不破的真理,正是在不斷自我完善,總結舊有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新的治國需要加強創新,才使黨在構建舉國體制進程中發揮出卓越領導核心作用,體現出毛澤東卓越的政治才能與政治智慧。

二、通過戰略計劃牽引,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舉國體制蘊藏著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獨特制度優勢。由於特殊的國情,新中國要想在資源條件有限和短時間約束內辦成大事、要事和急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計劃,通過戰略計劃牽引,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毛澤東對構建舉國體制進行的前瞻性科學思考和探索,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快速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構建舉國體制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一)通過戰略計劃引領加強多元力量統籌協調

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各領域百廢待興,一窮二白的現狀亟待改變,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孤立和封鎖下,新中國迫切需要整體性進步,需要集中力量解決重大社會問題,需要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針對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民生困難的現狀,毛澤東感慨道:“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黨中央提出發展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的方針,確保有限資源集中於工業領域,使國家直接掌握絕大部分生產和生活資料,這為我國構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計劃經濟體制提供了具體思路。1951年2月1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提出“三年准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主張,並首次明確提出編制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設想,會議決定自1953年起實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這一時期,為抵制帝國主義武力威脅和核訛詐,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結合當時國內外發展形勢,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果斷作出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兩彈一星”戰略計劃也成為我國構建舉國體制的重要標識。“一五”計劃期間,毛澤東高度重視戰略計劃對經濟社會建設的引領作用,舉全國之力建設的156項蘇聯援助項目、694個限額以上建設項目,不斷夯實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集中統籌分配國家資源,使科技創新工作得到快速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舉國體制探索表現為“以政府為主導、動員全國力量規劃科學技術的重點突破方向,按照任務導向的模式動員物質資源和指揮科研力量攻關”,使資源和力量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推動舉國體制成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治理的主要方式,為我國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基礎。

(二)彰顯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卓越能力

從新中國成立到黨的八大召開,黨和人民先后經歷了朝鮮戰爭、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運動、制定憲法和社會主義改造等一系列影響重大的歷史性事件。在這一階段中,構建舉國體制困難重重、千頭萬緒。然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容邁進,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作為全國執政黨的卓越領導能力。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深刻總結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步經驗進行了審慎思考,提出“以蘇為鑒”和正確處理“十大關系”的觀點,強調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在毛澤東看來,新中國成立初期需堅定不移以恢復和發展生產為主要任務,進而快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這需要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能力。毛澤東指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學文化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一個遠大的規劃”意味著新中國需要通過戰略計劃牽引,聚焦社會各領域快速發展,以戰略計劃統領舉國體制構建。在毛澤東領導下,周恩來委托陳毅、李富春、聶榮臻編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並推動出台《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修正草案)》,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卓越能力。在探索舉國體制構建過程中,毛澤東十分注重增強黨在“集中力量辦大事”方面的組織力、創造力與勝任力,確保各項重大工作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戰略計劃牽引,實現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與整體推進,使中國共產黨“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構建舉國體制的累累成果中得到高度體現。

(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體現民族共同價值追求

戰略計劃反映一個國家集體價值追求和人民共同利益訴求,是以政策、制度、規劃等方式對民族共同價值目標的綜合展現。從歷史邏輯而言,一個國家在國家治理中選擇什麼樣的體制,受到歷史傳承、文化傳統和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的深刻影響。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狀態下建設社會主義,面臨諸多挑戰和難以預測的風險,這項嶄新的事業並不被世界看好。然而,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建立起以戰略計劃為牽引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快速發展的科學模式,推動形成以集體本位為共同價值取向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有能力、有方法構建舉國體制、走出適應國家治理需要的特色道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彰顯了黨和人民建設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價值追求。早在1935年陝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毛澤東便豪邁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種對民族復興的堅定信念、強大信心和至高價值追求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舉國力量動員中得到了傳承和延續。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毛澤東主張和推動下,中國建立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全面恢復國民經濟,社會各方面民主改革取得重大成效,黨領導國家工作制度初步形成,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除舊布新,舉國體制的巨大動能得到釋放,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團結奮斗,使集中力量、守望相助的舉國體制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引領,形成整體協同推進的科學模式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高度發展和社會客觀運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從低級文明向高級文明、從非健全社會向健全社會躍升的標志。新中國成立初期,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下,我國積極構建舉國體制,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形成了整體協同推進的科學國家治理模式。

(一)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以工業現代化為基礎的“四個現代化”

19世紀,歐美各國率先完成工業化,西方文明浪潮沖擊世界秩序,近代中國屢遭西方帝國主義侵略,已嚴重落后於世界發展潮流,為此,把我國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成為近代以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提出把我國建成一個現代化國家的思想,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明確指出:“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進一步完善現代化思想,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毛澤東指出:“專政的目的是為了保衛全體人民進行和平勞動,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關於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的決議》初步提出“三個現代化”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從國內主要矛盾出發,深刻總結中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經驗教訓,在“三個現代化”基礎上增加“國防現代化”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他在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談話中明確指出:“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至此,毛澤東關於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更加聚焦、豐富和完善。“四個現代化”的重點是工業現代化,毛澤東指出:“為了完成國家工業化,必須發展農業,並逐步完成農業社會化。但是首先重要並能帶動輕工業和農業向前發展的是建設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進一步強調:“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這些觀點進一步細化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促使“集中力量辦大事”保証重點與統籌兼顧戰略思路的初步成型。

(二)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綜合發展的現代化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毛澤東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從物質技術層面看,“四個現代化”是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而從社會層面看,“四個現代化”則是經濟、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這表明毛澤東在探索舉國體制過程中所提出的是一種綜合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並非唯工業而論的現代化。毛澤東提出的經濟、政治、文化和人的現代化是更聚焦和具體的現代化,既劃定了現代化的實踐范圍,又提供了現代化的實現方法。關於經濟現代化,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積極推進工作重心轉移,主張調整工商業,於1951年2月提出“三年准備、十年計劃經濟建設”的戰略構想。此后,自1953年伊始,新中國啟動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舉國體制“集中力量辦大事”強大優勢逐漸顯現。關於政治現代化,毛澤東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這兩個根本原則融入憲法,並指出:“用憲法這樣一個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原則固定下來,使全國人民有一條清楚的軌道,使全國人民感到有一條清楚的明確的和正確的道路可走,就可以提高全國人民的積極性。”將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納入憲法,極大調動了人民群眾參與構建舉國體制的熱情,促進了舉國力量的凝聚,推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程。關於文化現代化,毛澤東主張改造舊的社會意識形態,將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作為社會主義重要任務之一,提出“現代科學文化”概念和“科學文化現代化”目標,為構建新型舉國體制提供新思路,奠定了社會主義文化基礎。關於人的現代化,毛澤東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視角出發,強調人的現代化根本前提是人的個性解放,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毛澤東高度重視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發人的主體性的作用,使全黨全國人民參與構建舉國體制的積極性得到激發,更使綜合發展的現代化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創造了良好條件。

(三)圍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強化整體協同推進的科學模式

毛澤東提出的到20世紀末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奮斗目標,切中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具體國情,其重點在於實現工業化,推進現代化。近代中國工業落后、各產業發展不平衡的客觀事實表明,在一貧如洗、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困難重重,必需協調現代化發展的內部邏輯關系。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是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這些觀點和主張表明,毛澤東對舉國體制的探索始終遵循事物普遍聯系的客觀規律,堅持科學整體協同原則。1957年2月,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中,重點強調並正式提出“中國工業化的道路”問題,毛澤東指出工業化道路問題“主要是指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由此,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業化建設,關鍵在於協調各生產領域之間的關系,不僅要集中精力實現工業現代化,同時需統籌其他領域形成整體協同模式。基於此,毛澤東高度重視科技、衛生、教育、體育等多領域協調發展,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舉國體制優勢作用於諸多建設領域。在科技創新方面,毛澤東指出:“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在衛生事業方面,毛澤東結合新中國成立初期醫療條件簡陋、人民衛生健康情況欠佳的現實,多次親臨一線指導衛生工作,並領導全國人民克服困難開展有效的疫病防治行動,基本建立起覆蓋城鎮居民的公費醫療和勞動保險制度,使科學、整體協同的舉國體制在新中國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四、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一個歷史、政治范疇,其主體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廣大勞動群眾,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舉國體制的構建和運行,不能脫離人民支持與參與,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筑牢群眾根基。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探索構建舉國體制的根本立場是人民至上,使我國舉國體制始終圍繞人民利益這條主線。正是由於在舉國體制探索中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從而極大激發了人民參與熱情,充分釋放出人民群眾的強大力量,使人民群眾成為構建舉國體制的根本主體。

(一)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穿構建舉國體制全過程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內容,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內化和創新的重要成果,也是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思想本源。作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貫穿黨領導構建舉國體制的全過程,彰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能夠形成“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營造起“全國一盤棋”的團結生動局面,關鍵在於毛澤東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在對舉國體制的探索中,毛澤東關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科學觀點深入內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道德品格和價值追求,使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追求、政治意志與人民群眾的訴求願望、價值觀念高度契合,也使構建舉國體制的人民立場更加鮮明。在毛澤東看來,領袖要成為絕大多數人的“代言人”,黨的原則應代表人民願望。毛澤東明確指出:“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毛澤東立足人民立場,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舉國體制的一切探索均以人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我國舉國體制從形成伊始便打上深刻的人民性烙印。

(二)充分保障人民勞動權利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保障人民的基本勞動權利和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構建舉國體制的重要環節,也是調動人民群眾參與舉國體制構建的主要方式。充分滿足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創造幸福、收獲利益的權利,有利於增強人民的奮斗信心,在構建舉國體制進程中釋放人民群眾創新創造智慧。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對舉國體制的探索體現出其對保障人民勞動權利和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深刻思考和政治主張。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勞動權和參與權,在毛澤東領導和推動下,1951年,我國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這是直接關乎人民群眾生存境遇的保障性制度,也是我國舉國體制的重要制度組成部分,標志我國民生建設邁出關鍵一步。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明確規定人民群眾擁有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並提出一系列社會救濟、群眾衛生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要求,以制度建設為人民群眾依法享受基本勞動的權利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在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上,毛澤東曾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唯利是圖”是“唯人民的利益是圖”,這一觀點不僅是毛澤東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深刻詮釋,更是全體中國共產黨人一以貫之的行事風范。1957年,毛澤東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指出:“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無論哪種問題,都要從對全體人民的統籌兼顧這個觀點出發,就當時當地的實際可能條件,同各方面的人協商,作出各種適當的安排。”在探索舉國體制過程中,毛澤東始終關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在就業、教育、分配、社會保障等多方面均體現出符合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思想。正是由於充分保証人民群眾的勞動權利,攻堅克難的強大人民力量和“全國一盤棋”的生動生產建設局面才得以形成,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得以鞏固,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真正在保障和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中彰顯出舉國體制的強大優勢。

(三)發揮人民群眾在構建舉國體制中的能動作用

唯物史觀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這一點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遵循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將人民群眾作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主體,號召全黨在實踐中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將發揮人民群眾的能動性和主體性融入社會各項事業建設。毛澤東高度重視激發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在內全體人民的主人翁意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毛澤東強調:“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及工商業家,凡屬愛國者,一致團結起來。”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指出:“過去為了結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我們就實行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方針。現在為了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同樣也實行這個方針。”這一觀點表明,毛澤東在探索舉國體制過程中延續和發揚了革命時期黨的光榮傳統,矢志不移信任和依靠人民。在毛澤東的號召下,中國人民以不同方式為維護國家安全、推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使“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斷創造新成就。從整體來看,新中國成立初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組織、動員、信任和依靠人民,帶領人民群眾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充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最大限度激發人民群眾創造熱情,從而凝聚起人民群眾的無窮偉力,使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舉國體制下的國家大事,為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一切困難、應對一切風險挑戰注入了強大力量。

五、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不斷開闊國際視野

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是毛澤東關於國家治理的重要思想之一,至今仍是我國推進強國建設、建立外交關系的基本原則。在毛澤東帶領下,新中國成立伊始便奠定了獨立自主的發展基調,主要表現為不機械照搬別國經驗,不依附任何國家,這是新中國能夠應對外部挑戰和干擾、循序漸進獨立構建起舉國體制的底氣所在。

(一)堅持獨立自主原則走出特色發展道路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毛澤東深刻指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這表明中國發展關鍵在於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同時表明,解決中國問題必須依靠中國本身。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內部貧窮積弱和外部封鎖打壓的局面,我國建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道路荊棘滿布。在這一特殊時代背景下,毛澤東在1956年黨的八大前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做出新的審視和思考,強調社會主義新中國必須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開展一切國家事務。毛澤東強調,“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體軍民的創造力”,這一主張的正確性在中國自力更生的奮斗實踐中得到充分驗証,對獨立自主原則的堅持使由內生成的發展力量鑄造起新中國國家重器。毛澤東關於獨立自主的主張,符合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傳統,切中新中國缺少外援、百廢待興的基本事實,使獨立自主成為構建舉國體制的基本原則。在這一原則指引下,黨和人民團結奮斗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建立起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國防事業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中國的獨立外交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開闊視野辯証學習和借鑒外國有益經驗

獨立自主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舉國體制過程中堅持的基本立場、原則和方法,但堅持獨立自主並不意味著閉門造車,而是在尋求獨立自主發展的同時不斷開闊世界視野,注重辯証學習和借鑒外國有益經驗,使世界人民創新創造成果作用於中國發展。毛澤東高度重視並強調對外國有益經驗的學習、借鑒和創造性運用,這是因為毛澤東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工業現代化建設存在諸多困難,包括科技人員匱乏、設備設施不足、缺少先進技術等。鑒於國際形勢和外部壓力,加之黨在領導經濟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經驗不足,毛澤東主張率先向蘇聯學習,使我國快速取得了一系列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然而,蘇聯經驗中的一些做法與我國國情存在諸多不切合、不適應之處,對此,毛澤東指出,“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運”,並強調要更多學習蘇聯“正面經驗”,在學習和借鑒上不能照搬照抄和盲目迷信。在選擇學習對象方面,毛澤東認為要不分民族和國家性質,虛心學習對提升中國國家治理能力有益的經驗。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提出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的觀點,同時強調學習“別人的長處”,並結合中國國情加以學習,這體現出毛澤東在探索舉國體制過程中開闊的世界視野和博大胸懷,而這種辯証學習和借鑒的理念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加快構建舉國體制提供了科學方法論。

(三)廣泛團結各國人民協力推動世界和平發展

毛澤東是帶領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領袖,是為中華民族“富起來”和“強起來”奠基的偉大貢獻者,同時是反對霸權主義、團結世界人民、捍衛民族獨立和維護世界和平的英勇斗爭者。在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生中,始終“為世界上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和人類和平正義事業砥礪奮斗”,始終重視團結世界人民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走自己特色道路的同時,我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人民相互同情、支持,共同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1954年,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我們的總任務是:團結全國人民,爭取一切國際朋友的支援,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為了保衛國際和平和發展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20世紀60年代后期,蘇聯實行對外擴張戰略,我國主權和國家利益遭受損害,中蘇關系趨於惡化,雙方矛盾不斷升級,為我國構建舉國體制帶來重重阻礙。對此,毛澤東有針對性地提出“一條線”“一大片”的國際關系戰略規劃,為我國參與、融入世界,為世界人民深入了解中國創造了條件。在毛澤東帶領下,自1964年始,中國援助的國家數量不斷上升,惠及無數世界人民。1965年,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首次訪華,向中國政府提出協助修建鐵路的請求,這一請求得到毛澤東的積極支持。尊重世界人民、高度肯定人類文明成果,是毛澤東探索構建舉國體制的積極態度,這種態度使毛澤東外交思想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為我國構建舉國體制、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走上世界舞台等奠定了重要的外交基礎。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過程中,毛澤東持續不斷探索舉國體制構建之策,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快速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對舉國體制的探索,切中了堅持黨的領導這一關鍵,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在“全國一盤棋”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戰略計劃牽引,發揮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並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引領,形成了整體協同推進的科學發展模式。在這一過程中,毛澤東始終站在人民至上的立場上,使全國人民凝聚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同時,毛澤東堅持獨立自主原則,不斷開闊國際視野,為中國構建舉國體制明確了主基調和總方向,充分彰顯出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與歷史主動精神。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對舉國體制的探索與實踐,對新時代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深刻表明在復雜發展環境下,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需要發揚傳統優勢、聚焦時代方向。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科學制定發展戰略計劃,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目標引領,強化戰略計劃牽引作用,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以開放、包容、獨立、自主的態度融入世界,使新型舉國體制為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副院長。

(原載於《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2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