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加入少先隊

原標題:雷鋒加入少先隊
作者:余瑋    發布時間:2023-06-01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

1954年6月1日,雷鋒成為新中國第一批少先隊員。在學校時,他是少先隊大隊的文體委員,是大隊的旗手和鼓手。他多次向大家講:“少先隊是少年先鋒組織,一定要做好團的有力助手。對每個人來說,我認為一輩子有三件大事,這三件大事就是參加少先隊、共青團和共產黨三大光榮組織。”他還說:“我們隻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才能達到上述之目的……”他是如此說的,也是如此做的,最終分別早早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三部曲”。

安慶鄉第一個兒童團團長

“1949年我的家鄉解放,那時候有個地下黨員叫彭德茂,他把我從深山裡面找出來了……”這是湖南雷鋒紀念館珍藏的一段雷鋒生前錄音的片段。在這段演講中,雷鋒提到的地下黨員彭德茂,是雷鋒的父親雷明亮的生前好友,也是雷鋒苦難童年的見証人、雷鋒成長道路上最早的引路人。

彭德茂對幼小的雷鋒一直熱心相助。雷鋒成為孤兒以后,更是關懷備至。雷鋒一直覺得彭叔叔對他自己很好,因此他對彭叔叔很親近,心裡有什麼大大小小的不明白的事情,都願意去找彭叔叔問一問。彭德茂像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一樣,循循善誘語重心長地對雷鋒進行教育和培養。

1949年8月,雷鋒的家鄉湖南省望城縣獲得解放。不到9歲的雷鋒第一次以國家小主人的身份在家鄉的土地上興高採烈地歡迎解放軍進城,這個昔日的小乞丐得到了政府的救濟糧和衣物,分得了二畝四分田。

解放了,彭德茂成為安慶鄉的農民協會主席。在他的部署和安排下,雷鋒積極帶頭串聯一幫窮小子,組建了安慶鄉第一個兒童團,雷鋒成為兒童團團長。首批兒童團團員陸續增加,最多時團員人數達到近30人。在那些日子裡,簡家塘一帶寬闊的地坪和道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手持紅纓槍的兒童團團員們列隊操練的身影,都可以聽到兒童團員們響亮清脆的口號聲和嘹亮的歌聲。

1950年夏,安慶鄉政府決定免費送雷鋒去讀書。在開學第一天,時任安慶鄉鄉長的彭德茂給雷鋒買了衣服、學習用品,並親自送雷鋒到龍回塘小學報名。

龍回塘小學李揚益老師接待了雷鋒這個機靈活潑的小男孩,在報到冊上寫下了他的名字“雷正興”。學校裡正式上課的那天,雷鋒一大早就來到了學校,開始端端正正地學寫“毛主席萬歲”這5個字……

后來,龍回塘小學校舍(劉家祠堂)被派作他用。讀三年級時,雷鋒被鄉政府安排到上車廟小學,讀四年級時轉學到向家沖小學。

譚禮老師從彭鄉長那裡,知道雷鋒是個孤兒,條件很不好,就買了一些學習用具送給他。雷鋒個子矮,譚禮安排他坐在教室的最前排。譚禮后來回憶說:雷鋒上課非常用心,最愛聽黃繼光、邱少雲、劉胡蘭這些英雄的故事,在他扑閃著的大眼睛裡,總是流露著對英雄的敬佩之情。雷鋒在作文裡寫道:“我要向英雄們學習,長大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雷鋒在向家沖小學讀書時的班主任老師譚禮曾回憶:一次,班上搞活動步行去長沙城青少年宮參觀學習,當走到劉胡蘭塑像前,老師講“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是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的題詞時,雷鋒自覺地向塑像鞠躬,接著又繞著劉胡蘭塑像一圈,其他同學看到這種情景也跟著跑了幾圈,表達對英雄的熱愛。

共和國第一批少先隊員

1949年10月13日,中國共產黨締造的、全國統一的少年兒童組織——中國少年兒童隊成立。1953年8月21日,這一組織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吸收7至14歲的少年兒童參加。從此,紅領巾成為中國少先隊的鮮明標識,“時刻准備著”這句嘹亮的口號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

1954年初夏,雷鋒考入清水塘完全小學。當時,望城縣團委決定在清水塘完小試點成立少年先鋒隊。學校發展新隊員的好消息一傳來,同學們上下頓時沸騰起來。班主任和校少先隊輔導員組織同學們學習《中國少年兒童隊章程》(此時《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還未公布),講解紅領巾的由來和意義,討論入隊條件,動員同學們以實際行動爭做一名少先隊員,早日戴上光榮的紅領巾。雷鋒是一個很上進的人,他嚴格要求自己,做事積極主動,他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

在相關活動中,雷鋒有了對共產黨和少先隊的進一步認識,他遞交了入隊申請書,不久得到了批准,成了班上首批發展的隊員之一。

1954年,雷鋒在清水塘小學加入少先隊(戴杰 攝)

雷鋒《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登記表》(余瑋 攝)

這年5月底,團中央正式頒布《中國少年先鋒隊隊章》,6月1日各大報紙刊發。此次頒布的少先隊隊章,內容包括:少年先鋒隊的性質和工作、少年先鋒隊隊員、少年先鋒隊的組織、少年先鋒隊的獎勵和處分、少年先鋒隊的標志、少年先鋒隊隊禮、少年先鋒隊的呼號7個部分。校少先隊輔導員組織同學們學習隊章。雷鋒就是在這年的六一兒童節、少先隊首部隊章刊發的當天加入少年先鋒隊的,因此他成為新中國第一代少先隊員。

宣誓當天,雷鋒站在隊旗前,庄嚴地宣誓,然后輔導員把鮮艷的紅領巾戴到新隊員的脖子上。雷鋒撫摸著胸前飄起的紅領巾,無比激動。在代表新隊員發言時,雷鋒深情地說:“我心裡有許多話要講,但激動得一時說不出來。我是個孤兒,今天光榮地入隊了,從此有了自己的組織,孤兒不孤了。今后,我必定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爭取更大的進步,做一個優秀少先隊員。”

就這樣,雷鋒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從此,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不僅刻苦學習,還樂於幫助同學,處處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是個品學兼優的陽光少年。他常對同學們說:“咱們的紅領巾、紅隊旗,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要格外愛護才行。”

望城縣第七區荷葉壩完小隊部於1955年7月填寫的有關雷鋒《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登記表》的“入隊時間”“入隊地點”二欄分別顯示,是“1954年6月1日”“清水塘完小”。

熱愛生活的雷鋒,從小就愛照相,在每個人生的重要時刻,隻要有機會他都要拍照留念。如今,能找到雷鋒的照片有500多張。其中,雷鋒在故鄉拍攝的照片,多是望城縣銅官鎮麗杰照相館攝影師戴杰所攝。據考証,現存有13張有關雷鋒的早期珍貴照片,系戴杰拍攝。加入少先隊不久,雷鋒就戴著紅領巾留影過,這張照片就是戴杰拍攝的。雷鋒因為關心同學、助人為樂,在校時被評為“毛澤東時代的好少年”。

少先隊大隊旗手的人生選擇

1955年春,雷鋒轉學到離家相對較近的荷葉壩完全小學讀五年級下學期。當時,這所學校還沒有建立少先隊組織,雷鋒就成了這裡唯一的少先隊員。從此,他就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常業勤曾作為學校少先隊大隊總輔導員,經常組織學生們搞活動,雷鋒表現得格外積極。

雷鋒的堂兄雷孟宣比雷鋒長8歲,與雷鋒朝夕相處十幾年,是雷鋒少年生活的主要見証人之一,也是雷鋒少年時代無話不談的摯友,后來任湖南雷鋒紀念館首任館長。雷孟宣在接受筆者採訪時回憶說:“雷鋒是各種活動的積極分子,做過旗手、鼓手、中隊委員、少先隊代表,不管做什麼他都充滿熱情,干得非常出色。他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家,把同學看成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他活潑、機靈、好動,唱歌、演戲都有他的份兒,同學們都叫他‘浮魚頭’(雷鋒家鄉的一種愛把頭露出水面的魚)。”

常業勤回憶說:“那時我校還沒有建立少先隊組織,他一入校同學們都羨慕地望著他胸前的紅領巾,他是學校唯一的‘種子’隊員,不久上級團委批准在荷葉壩完小建立少先隊組織,雷鋒便成了建隊中的積極分子,籌備建隊工作。他深入細致地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積極組織同學學隊章、唱隊歌,並鼓勵同學交入隊申請書,開展‘比、學、趕、幫’的活動。輔導員交給他的什麼任務,他都能主動出色地完成。”

“六一”兒童節前,在雷鋒所在班建立了一個中隊,緊接著在全校組建了少先隊大隊部。

在少先隊醞釀大、中隊隊委候選人名單的會議上,雷鋒熱情誠懇地一一列舉了其他同學的優點,提議把他們推選為候選人,卻沒提及自己的半點成績,更沒流露自己“入隊早、資格老”的情緒。當大家都不約而同地一致推選他為大隊隊委候選人時,他仍是那麼謙虛,那麼誠懇。在充分醞釀、民主選舉時,雷鋒以全票光榮地當選了。當隊委干部分工時,雷鋒又誠懇坦率地提出:“我願當旗手,我要像解放軍的旗手那樣,當一名好旗手。如果需要鼓手,當鼓手也可以,服從組織安排。”經輔導員和少先隊大隊部集體研究,決定尊重雷鋒本人的意願。

這樣,雷鋒光榮地當選為大隊委員,在荷葉壩讀書期間一直是連任少先隊大隊旗手。他充分發揮旗手的作用,還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好旗手。

據常業勤回憶,雷鋒積極參加少先隊活動,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他既是旗手,有時又當鼓手,每當活動結束,同學們紛紛回家,可他還得將旗鼓送回學校隊室,天雖晚了,他從不辭勞累,也毫無怨言,他每次總是不聲不響地做好了,才急忙趕回家。”

1955年,雷鋒所在的荷葉壩完小成立了團支部,當時讀高小的同學中有不少人達到了入團的年齡。為了在學生中發展團員,學校團支部成立了青年學習小組,動員青年學生積極報名。隻有思想品德好、組織紀律性強、學習成績優異的同學,才可以參加團課學習。雷鋒最早寫了申請書,是首批參加團課學習的學員之一。

經過團課學習,雷鋒懂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那時還不叫共青團)的性質、團員的義務和職責等基本知識。他最早向團支部交上一份入團申請書,這之后,他幾乎每周都要寫一次申請。到1956年雷鋒小學畢業時,學生團員才隻有幾個人,雷鋒當時因為年齡小,暫時沒有被吸收為團員。在別人入團宣誓的時候,他非常羨慕,宣誓儀式上請進步青年代表發言時,他搶先上台發言,他說:“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我多麼希望能站在團旗下光榮宣誓,我多麼希望能成為黨的得力助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團員。我這個孤兒能有今天,多虧了黨和毛主席,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取早日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為社會主義建設多做貢獻。今天,我沒有被批准,這說明我離一個團員的要求還有差距,但我決不灰心,決不氣餒,一定爭取早日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6年3月,荷葉壩完小根據縣、區、鄉黨委和人民政府的指示,作出決定,開展向“七一”黨的生日獻厚禮活動,其中有一個項目是研制礦石收音機。在那個收音機還是奢侈品的年代,在偏遠的鄉村小學,這絕對是一項高科技。少先隊大隊長吳強國和學生會主席潘春華負責組織攻關組,雷鋒因為負責慶祝黨的生日的文藝節目的排練,便沒有被安排在研制礦石收音機的攻關小組,但他聽到消息后,通過書面申請、口頭表達,堅決要求加入這個攻關團隊,他說:“我的一生都是黨給的,誰也沒有權力阻止我向黨獻愛心。”

由於態度堅決,雷鋒參加了這個研制活動,並在關鍵時候起了大作用。首先是經費,雷鋒組織同學們募捐,他帶頭捐了錢﹔再就是技術,他又和小組同學一起步行60多裡路,到長沙找來圖紙和零件。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繞線圈、焊零件、裝天線、接地線……可到了調試的時候,無論怎麼調,收音機都沒有一點兒聲音。這時,雷鋒想起了他看過的一份參考資料,是講礦石收音機兩個圓筒線圈的最佳相對位置的。雷鋒按資料上說的方法調整線圈、調礦石接觸點,終於,收音機響了,雷鋒笑了,攻關組的同學都跳了起來!“七一”那天,山溝裡的人聽到了北京慶祝黨的生日的報道,聽到了北京的聲音。

入隊、入團、入黨,是雷鋒曾經夢想的人生三件大事,他曾表示要努力加入這三大光榮的組織。他的同學劉中柱回憶,當時雷鋒講得最多的就是:“共產黨和毛主席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沒有黨就沒有我,隻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956年7月15日,荷葉壩完小隆重舉行第一屆第一班高小畢業典禮。在畢業典禮上,雷鋒主動上台發言。他系著紅領巾、穿著白襯衣,跑到台上講了一番話:“……我響應黨的號召,決定留在農村廣闊天地裡,去當新式農民——決心做個好農民,駕起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做個好工人建設祖國﹔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做人類英雄。同學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賽吧!……”

歷經6年求學之路,雷鋒終於圓滿完成了高小學業,由一個孤兒成為高小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一番話,不是雷鋒一時情緒沖動,而是發自其內心的真誠表白,是他對未來人生的一種宣示,是對黨和祖國、人民的鄭重承諾。

雷鋒離開學校時,依依不舍,但他的臉上挂著微笑,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第一次自信地作出了選擇。

雷鋒回到了安慶鄉,彭德茂鄉長非常高興,讓他擔任鄉政府通信員,還兼任簡家沖生產隊的記工員。雷鋒還擔任了夜校教師,利用業余時間教鄉親們認字。

后來,為了支持國家建設,雷鋒從湖南到鞍鋼參加工作。20歲,響應祖國號召,他參軍入伍,並先后光榮加入了中國共青團、中國共產黨。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雷鋒進一步樹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立志“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藏著兩件心愛的東西:一條紅領巾,一個少先隊臂章。他從家鄉到鞍鋼,又從鞍鋼到撫順,這兩件東西始終帶在他身邊。雷鋒的堂兄雷孟宣生前回憶說:童年苦難的經歷和新中國成立后得到的幫助,使雷鋒對黨、對人民、對社會充滿感恩之情,“黨的號召”和“祖國需要”是驅動他每一步人生選擇的動力,雷鋒就像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溫暖奉獻,不求回報。

從小學畢業那天起,在日后短暫的六年零一個月裡,雷鋒按照他的畢業誓言,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了好農民、好工人、好戰士的夙願,終成為一名被歷史公認的平凡而偉大的平民英雄。

部隊駐地附近,有好幾所小學校,上學、放學的時候,少先隊員們見了解放軍叔叔,不是敬禮,就是問好。雷鋒每次看到他們幸福的笑臉,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曾經幫助他“天天向上”的組織。

1960年10月,雷鋒先后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和本溪路小學少先隊組織的校外輔導員。他的工作任務很緊張,但他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或者在大風大雨不能出車的時候,跑到學校去,和輔導員、隊員們談心。平日裡,他也抓緊一切機會,從報紙上、刊物上搜集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的故事,記在自己的日記本上,一有工夫就講給孩子們聽。他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他,把雷鋒當作自己知心的大朋友,願意把心裡話和遇到的事情講給雷鋒聽。

▲戴有紅領巾的雷鋒塑像 (楊擎宇 作品 余瑋 攝)

雷鋒生前的老師常業勤回到荷葉壩完全小學(現長沙市雷鋒小學),見到少年雷鋒的雕像,捋了捋塑像上的紅領巾

▲“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雷鋒

1962年5月,共青團撫順市委授予雷鋒“優秀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這年8月15日,雷鋒因公犧牲,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定格在了新中國成立之初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本文作者為雷鋒研究專家、文獻研究專家,武漢東湖學院特聘教授、《中華雷鋒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