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 力求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入腦入心

原標題:四省(市)宣傳部理論處處長談“如何改進理論宣傳工作”
作者:    發布時間:2023-06-20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敲開百姓“家門”

打開群眾“心門”

王小蕾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站穩人民立場也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關鍵所在。特別是進入新時代,理論宣傳必須緊貼形勢新發展、人民群眾新需要,更加聚焦到群眾工作上來,才能更好宣傳人民、教育人民、引導人民、服務人民。

突出人民群眾需求。理論宣傳必須走進人民群眾、植根人民群眾,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充分發揮其指導實踐和改造世界的功能。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一些“用戶思維”“需求導向”,使理論宣傳與服務群眾、解決問題相結合,及時回應基層所想、群眾所惑、百姓所盼。著眼人民群眾理論需求,摸清找准干部群眾與理論的共鳴點,有針對性地組織策劃,切實把理論的內在邏輯和真理力量講清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偉力和實踐價值講明白,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說透徹,使黨的創新理論真正為群眾所掌握。著眼群眾民生訴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難點和“急難愁盼”,及時回應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方面現實問題,及時解疑釋惑、析事明理,切實把背景成因、現實狀況講清楚,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安排講明白,把民生改善政策講到位,為老百姓解思想之困、政策之惑、現實之難。著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追求,靶向化開展宣傳工作,把我們的美好生活與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結合起來,與新時代偉大變革和輝煌成就聯系起來,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聯系起來,在潤物無聲中凝聚群眾、引導群眾,匯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貼合人民群眾喜好。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必須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方式方法,講究宣傳藝術,讓廣大人民群眾於“潤物細無聲”中體味理論的“趣味”。轉變話語,從“百姓視角”出發,把政治話語、理論話語轉化為群眾語言,善用百姓喜歡聽、聽得懂、記得住的平實語言、感人故事、生動案例,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柴米油鹽”“茶余飯后”,使理論更加深入淺出、喜聞樂見。分類施策,充分考慮受眾的思想差異和接受能力,精准打造面向不同群體的多樣化、多層次理論產品,做到因人制宜、精准滴灌,於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敲開百姓“家門”、打開群眾“心門”,把理論宣傳“落細落小”,讓思想“綿綿用力”。

走近人民群眾身邊。理論宣傳陣地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民群眾、深入人心的重要載體。人民群眾在哪裡,理論宣傳的觸角就要伸向哪裡。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傳統渠道和新興途徑並重,現有平台和流動陣地結合,努力構筑多層次、立體化的理論宣傳平台。發揮傳統媒體優勢。加強選題策劃、主動設置議題,精心辦好黨報黨刊理論版,辦好廣播電視理論專欄,推出更多群眾願意看、愛看的優秀理論圖書、文章、節目,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的學理化闡釋、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在眾聲喧囂的時代錨定思想“坐標系”、把准宣傳“主基調”。積極拓展網絡平台。運用各種網絡傳播手段,依托台、網、微、端、屏等全媒傳播矩陣,積極開展理論宣傳宣講,把理論送到“指尖”“耳邊”,讓群眾能“隨時看”“隨身聽”。根據不同受眾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理論產品,將理論或權威報告融入短小精悍的小文章裡,融入圖解、微課堂、小漫畫裡,讓理論傳播更有溫度、更有色彩。

集聚人民群眾力量。理論宣傳隊伍直接決定著理論宣傳的水平和成效。重心下移、觸角延伸,廣泛組織“群眾講給群眾聽”活動,努力讓宣傳對象成為最好的宣傳者,讓理論在“雙向奔赴”中產生共鳴。精心組織群眾,鼓勵理論名家積極投身理論宣傳普及活動,帶頭撰寫通俗理論文章,讓“大家”寫給大家看、講給大家聽。廣泛吸納人民群眾,讓他們當主角,把政治素質好、理論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黨員干部群眾廣泛吸收到理論宣傳隊伍中來,開展干部講政策、專家講理論、百姓講故事、先進講事跡等“菜單式”“點播式”“互動式”“懇談式”理論宣傳普及活動,打造一支長期活躍在基層、服務廣大群眾的“百姓宣講”隊伍。

(作者系山東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講“正確的廢話”,理論宣傳就沒有“魂”

唐國富

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理論宣傳也絕不例外。當前,之所以出現理論宣傳“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的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眾意識不夠強,忘記了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隻有“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科學理論才能被受眾所接受,進而才能“入腦入心”。

堅持貼近受眾。受眾是理論宣傳的對象,是科學理論的接受者。但從接受角度講,受眾是接受的主體。受眾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並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動地、選擇性地認識和接受信息。隻有被受眾選擇和接受,才是有效的理論宣傳。1942年2月8日,毛澤東在延安干部會上作了著名的《反對黨八股》的講演,他在講演中說:“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麼人看、給什麼人聽的,否則就等於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誠如所言,我們做理論宣傳,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如果不考慮受眾、不看對象,隻顧自說自話、自拉自唱,宣傳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難以取得成效。因此,做好理論宣傳工作,首先要心中時刻裝著受眾,緊緊貼近受眾,努力站在受眾角度思考問題,多研究受眾的理論需求,多琢磨受眾的心理變化,多考慮受眾的接受習慣,想一想人們需要什麼、喜歡什麼,怎樣講、如何寫人們才願意聽、願意看。要關注現實、緊盯實踐,善於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關注的問題著手,多發現實之聲、多做有物之文,用有思想、有筋骨、有溫度的內容回應受眾的關切。如果遠離社會實踐、疏遠受眾關注,缺乏現實針對性,講的是“正確的廢話”“無用的真理”,理論宣傳就沒有“魂”,不僅難以達到效果,而且會壞了理論的“名聲”。

積極適應受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宣傳思想工作的社會條件已大不一樣了,我們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做好宣傳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作為理論宣傳對象的人也在變。理論宣傳必然要“因時而變”“因人而變”,不斷探索符合時代要求、適應受眾需求的傳播內容、形式和方式。不了解新時代條件下受眾的新變化、新特征,抱殘守缺、因循守舊,以不變應萬變,必然會被時代所拋棄。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言論表達的平台也豐富多彩,傳播模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實現理論宣傳和接受主體的平等對話和思想共振,成為重要的現實命題。改變傳統的“傳者本位”觀念,不能一味認為理論宣傳就是“施”與“受”、“教”與“學”,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氣凌人,讓人有距離感、敬而遠之。改變過去媒體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方式,走出“你聲嘶力竭,我不為所動”的困境,注重用戶體驗,讓受眾參與到宣傳中來,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理論需求,以傳受協同一體、交互作用的傳播方式提升宣傳效果。將“理性的激情”和“激情的理性”統一起來,將理論話語轉換成群眾語言,將理論觀點轉換成朴實道理,用好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親切入耳的“地方話”、很潮很時尚的“網言網語”,使“高大”的理論變得更接地氣、更有“煙火氣”、更具親和力、更能解人民群眾思想之渴。

著力引導受眾。加強理論宣傳普及,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其根本任務就是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使之為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所掌握、所運用,成為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因此,與大眾傳播相比,理論宣傳有自身的特殊使命。在理論宣傳中,既要考慮受眾的需求和喜愛,貼近受眾、適應受眾,更要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受眾、提升受眾。理論宣傳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像娛樂節目那樣受眾願意聽、願意看,但絕不能單純為了閱讀量、點擊量、收視率,被牽著鼻子走,背離了開展理論宣傳的初衷。內容是做好理論傳播的根本,思想觀點是科學理論的核心所在、價值所在。理論內容猶如一桌“思想大餐”,缺乏思想含量就沒有營養。要把做好思想觀點的傳播擺在重要位置,用黨的創新理論蘊含的豐富道理學理哲理引導受眾、征服受眾。雖然說要想讓受眾接受科學理論的觀點和主張,適當的“灌輸”是必要的,但“灌輸”也是一門“藝術活”,更要講求引導藝術,打造有吸引力的觀點產品,把理論講活、講透,講出理論的歷史感、現實感和邏輯感,講明白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讓受眾在共情共鳴中“抓住事物的根本”,從而真正“入腦入心”。

(作者系安徽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以多元化宣傳隊伍回應宣傳受眾分眾化

陳 睿

“堅持問題導向”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品格和實踐要求。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抓住問題就找到了推動工作的著力點,解決問題就找到了實踐前進的突破點。開展理論宣傳工作也是如此。要切實改進理論宣傳,就需要我們切實解決“受眾想要什麼”“如何有效到達”“誰來宣傳”等問題。

認真研究“受眾想要什麼”,避免“無的放矢”。理論宣傳“浮在面上的多”“入腦入心的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理論宣傳者不了解受眾需求、不能充分結合受眾需求。為了教育群眾,首先要向群眾學習,充分了解群眾需求。要勤於到群眾中開展面對面的交流。毛澤東指出,要“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鄉村中間去,夏天晒著酷熱的太陽,冬天冒著嚴寒的風雪,攙著農民的手,問他們痛苦些什麼,問他們要些什麼。從他們的痛苦與需要中,引導他們組織起來”。當前是互聯網時代,也要善於運用網絡了解民意。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理論工作者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特別是多看帖子下的評論,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需要注意的是,了解群眾需求,並不是片面強調服務群眾而忽視教育群眾,成為群眾的“尾巴”,必須做好“群眾需要聽的和喜歡聽的”“服務群眾與引導群眾”的有機結合。1933年,張聞天在《學習領導群眾的藝術》中強調,要“把群眾的切身的問題,同黨的基本口號密切聯系起來”。這是黨的理論宣傳工作的優良傳統,新時代的理論宣傳工作也應該做好這種結合。結合群眾的實際需要和最關心的一些現實問題,充分展示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使黨的理論變成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群眾深刻了解的“活躍的有血肉”的理論。

認真研究“如何有效到達”,避免“大水漫灌”。我們黨的宣傳工作實踐表明,隻有使用人民群眾樂於接受的、喜聞樂見的語言風格和平台載體,才能真正地讓理論掌握群眾。理論宣傳要善於運用群眾語言。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短、實、新”、力戒“假、長、空”,他在文章、講話中,經常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用“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來詮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用“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來闡述一個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來形象表達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這些語言,大道至簡,明白曉暢。我們的理論宣傳應該深入學習、自覺踐行,多講與當下話語體系對接的“新話”,多講簡潔明了、通俗易懂的“白話”,多講直奔問題、有理有據的“實話”,多講信息量大、思想性強的“金句”,多講分層分眾、針對受眾的“行話”,做到平實朴實切實,讓受眾聽得懂、聽得進、能信服。理論宣傳要用好多種方式多種載體,讓渠道平台覆蓋群眾。

認真研究“誰來宣傳”,避免“小眾文化”。“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入腦入心的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廣泛發動理論宣傳主體,沒有充分調動宣傳者的積極性主動性。真正的理論宣傳,必須是全員開展、主動參與的宣傳。長征中,要求“每一個紅軍戰士都做群眾工作”,住在群眾家裡的戰士“同戶主一起召集一次家庭會議,給這家人講解紅軍的性質、紅軍的奮斗目標,力求使他的宣傳得以在老百姓中傳播”,“每一個紅軍戰士都隨身帶有一截粉筆,他每天至少要在走過的地方寫三條標語”。正是這樣的全員參與、主動參與,長征才成為“宣傳隊”“播種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貫通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領域。理論宣傳必須以宣傳隊伍的多元化,回應宣傳內容的體系化、宣傳受眾的分眾化,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理論宣傳,形成全員參與的工作格局。讓“專家學者講理論”,從不同學科、不同領域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講清楚這一思想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讓“領導干部講政策”,講清楚當前的形勢和任務,講清楚如何用黨的創新理論之“矢”去射本地區本部門改革發展之“的”。讓“身邊百姓講故事”,注重從普通百姓中選取宣傳員,以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化身邊人。

(作者系北京市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勇於到互聯網主戰場“攻城略地”

劉必好

理論宣傳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讓黨的創新理論最迅速最廣泛地同群眾見面並入腦入心的基本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時代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是十分生動的。這深刻啟示我們,理論宣傳也應該是生動的,理論宣傳的文風也應該是生動的。要堅持守正創新,通過改進文風,在做好理論宣傳的“准、新、活、實”上下功夫,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推動黨的理論宣傳工作不斷改進、更富實效,從而實現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突出“准”字,把好方向、把准需求。理論宣傳工作具有鮮明的政治性,需要始終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以宣傳闡釋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己任,積極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奏響時代強音。當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圍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匯聚起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識和奮進力量。堅持內容為王,緊扣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根本任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不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瞄准受眾“思想疙瘩”,制作“最走心的內容”,構建多元多樣的理論產品生成體系,既不能流於表象,也不能騖於虛聲,更不能舍本逐末。圍繞重要宣傳專題集中攻關、深化研究,聚焦把社會“敏感點”轉化為理論宣傳“生長點”,統籌理論和輿論,每逢重要節點必發聲、每逢重大新聞必評論,實現靶向傳播、有效覆蓋,把黨的創新理論精准傳播到人們的心坎上。針對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錯誤思潮,及時組織批駁,在解疑釋惑中有效引導輿論、傳播主流價值。

突出“新”字,豐富載體、創新形式。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為我們帶來了極為豐富的信息獲取、溝通交流渠道和體驗。傳媒技術日新月異深刻改變輿論環境與傳受格局,傳統的理論傳播方式面臨效果衰減等重大挑戰。截至2022年底,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12億,佔網民整體的94.8%。在“每個人都是傳播者”的新媒體時代,信息海量化削弱了大眾對黨的創新理論宣傳的關注度,大數據篩選機制造成的“信息繭房”效應降低了理論宣傳的到達率。理論宣傳工作不能固守傳統、心安理得地待在“舒適區”,而是要順勢而為,把握住時度效,在用好黨報黨刊、廣播電視、圖書和電子出版物等陣地載體的同時,勇於到互聯網這個主戰場上“攻城略地”,持續不斷推出系列短視頻等網絡宣傳精品,推動專家上網、理論入網,鼓勵理論專家開通個人公眾號,下大力氣培養能“出圈”的名主持人、名專家、名評論員,爭取受眾注意力、贏得傳播主動權,讓科學理論成為網上主旋律、最強音。特別是要強化全媒體意識,構建高效便捷的理論融合傳播體系,探索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設計黨的理論成果傳播的“算法”,實現理論傳播供給側與廣大干部群眾需求端的精准匹配。

突出“活”字,通透通俗、活化表達。理論宣傳既要有深透的學理支撐,也要有通俗的話語表達。要結合黨的創新理論實踐發展、中華歷史文化淵源、國際國內大勢等,深刻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闡釋這一科學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有學理厚度、有情感溫度的理論宣傳產品。轉換話語體系、創新話語表達,將政治話語、學術話語表達的大道理轉化為接地氣的百姓語言,增強理論宣傳的說服力穿透力,讓廣大干部群眾聽得清楚明白、能夠掌握運用,不斷提高傳播率、點贊率。強化理論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發揮領導干部、專家學者、“百姓名嘴”、身邊好人、英模人物、新鄉賢等群體作用,根據不同受眾特點,“找共同、知不同”,“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廣泛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理論宣傳和宣講,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把理論“傳”入千家萬戶、“播”到車間地頭。

突出“實”字,立足人民、突出實踐。加強和改進理論宣傳工作,要有服務人民的情懷、實事求是的態度、直面現實的勇氣、唯物辯証的方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找准理論宣傳與群眾需求的契合點,找准理論服務人民的切入點。堅持科學求實的精神,有一說一、實話實說,是什麼問題就講什麼問題,是什麼原因就講什麼原因,在回答好實際問題中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偉力。堅持運用全面的、具體的、歷史的、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堅持“兩點論”、注重“兩分法”,區別主流與非主流,講清有利和不利,把握機遇和挑戰,引導人們客觀理性看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把理論學習的成果轉化為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

(作者系江蘇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

來源:《學習時報》2023年6月19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