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齊治平 興亡有責

家國情懷激發向心力和凝聚力

作者:朱 滸    發布時間:2023-07-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這是深入考察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得出的重要論斷。自春秋時期萌生大一統觀念后,在2000多年的歷史演進中,雖然統一與分裂的局面交織出現,但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始終是歷史大趨勢。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國家統一的局面既是政治的需要,也是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就要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全面理解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所激發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家國情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價值觀基礎是家國一體、家國同構。西周時期,族權與政權的結合使得家與國具有相同的內在文化機理和社會功能,形成了家國一體的政治倫理。西周之后,這種政治倫理主要在儒家思想的倡導下,進一步實現系統化理論化。如《論語》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學》進一步引申出“修齊治平”的說法:“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漢代以后,基於這些重要思想而形成的家國同構秩序,成為歷代王朝奉行不悖的治理模式。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觀念,經由士大夫階層的傳承和弘揚形成了家國情懷,這種家國情懷是認同中華文明、維護中華文明的一種強烈表達。唐代韓愈所謂:“大夫文武忠孝,求士為國,不私於家”﹔宋代陸游臨終前賦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明代王陽明所說:“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顧炎武在明亡之后宣稱:“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可以說,這種家國情懷是中國傳統社會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基礎。

在充斥著內憂外患的近代中國,正是以家國情懷為基礎的愛國主義精神,轉化為中華民族反抗西方列強侵略的重要精神武器,成為中國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維護中華文明統一性的強大精神動力。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家國情懷對中華民族大家庭觀念的興起、愛國主義精神的高揚發揮了重要作用。20世紀初以后,為配合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對中國的侵略圖謀,日本一些人不斷制造分裂中國、否認中華民族為統一體的各種論調。為了反擊文化入侵,中國知識分子以強烈的家國情懷對種種謬論進行有力駁斥。比如,大力宣傳“黃帝子孫”“炎黃子孫”,不斷強化關於中華民族共同祖先的認同,使得這種帶有全民族泛血緣或象征性血緣關系的文化符號,在全面抗戰時期在中國廣泛傳播並得到多民族、多種政治派別的高度認同。一些學者提出中國境內的諸多民族同為一家的說法,如熊十力認為中華民族“如一家昆季,分言之,則有伯仲﹔統稱之,則是一家骨肉也”。此外,以顧頡剛、傅斯年等為代表的知識界人士,發動了關於“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聲勢浩大的討論,有力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整體性特征。這種中華民族大家庭意識的凝聚與廣泛流傳,激發了全民族抗戰的強大精神動力,對挽救國家危亡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對維護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多年來,始終高度重視家國情懷對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作用,推動家國情懷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唱出了各民族的心聲,成為時代強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我們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厚植家國情懷,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讓家國情懷在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31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