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戰斗堡壘”更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中國人民志願軍黨支部建設的啟示

作者:范晶    發布時間:2023-07-31   
分享到 :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73年前,由中華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黨支部是黨在軍隊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重要基礎,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團結鞏固部隊和完成各項任務的戰斗堡壘。黨支部建設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志願軍堅持“一面作戰,一面建設具有堅強戰斗力的黨支部”。

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銘記偉大勝利,推進偉大事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把黨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安全形勢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大,軍事斗爭准備任務艱巨繁重,對軍隊黨支部按照打仗標准加強全面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認真總結借鑒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加強黨支部建設的經驗做法,對於新時代軍隊黨支部把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作為第一責任,把備戰打仗作為第一要務,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制勝優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和時代價值。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加強黨支部建設的主要做法

注重發揮支部集體領導作用,為完成戰斗任務提供堅強組織保証。堅強的集體領導,是完成各項任務的前提和保証。志願軍各部隊注重發揮支部集體領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抓重點。除了抓好執行命令、思想領導、軍政教育、獎勵處分、群眾紀律等重大問題外,志願軍各部隊還特別注重加強戰斗中具體重點問題的領導和解決。比如,志願軍第68軍第204師第610團1連陣地上伙食一直不是很好,影響了官兵的身體健康和作戰任務的完成,這就是當時該連黨支部的重大問題。為此,該連黨支部多次召開會議研究解決辦法。最終,該連官兵想出了用舊棉被,破雨布做成暖套的方法,使部隊在寒冷的陣地上吃上了熱飯,喝上了開水。此外,志願軍各部隊還針對戰爭時期情況千變萬化、任務緊急、時間急迫的實際,在處理重大問題時堅持做到敢於負責、迅速決定、立即處理。二是抓帶頭。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帶頭沖在前、干在先,是我們黨走向成功的關鍵。戰爭狀態下,黨支部的集體領導是否堅強有力,既取決於黨支部的決議能否徹底貫徹,也取決於黨支部委員特別是正副書記是否能模范執行黨支部的決議。抗美援朝戰爭中,各黨支部特別注重堅持領導帶頭,不僅帶動了支部委員和黨員忠實地執行支部決議,也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官兵的積極性。三是抓方法。方法恰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各黨支部非常注重針對戰場情況改進領導方法。比如,第47軍第141師第422團5連進入陣地后,該連黨支部根據陣地分散、炮火猛烈,並有兄弟連隊配合作戰的具體情況,決定以5連支部為基礎,吸收其他連隊支委參加,組成陣地支委會,領導作戰,使黨支部的作用在創新領導方法中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注重實施強有力的思想領導,為完成戰斗任務提供堅強思想保証。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思想領導是最根本的領導。注重加強思想領導是我黨我軍傳家法寶。抗美援朝戰爭中,各部隊黨支部加強思想領導,主要做法有三點。一是注重統一思想。支部在接受每一項任務后,首先在支委會中反復討論為什麼這樣做,以統一思想,在支委會上統一了思想后,再分別傳達到全體黨員和官兵中去,並展開廣泛討論,以貫徹領導意圖。二是搞好政治教育。無論平時、戰時,志願軍黨支部都把政治教育當作重要政治工作,盡一切努力深入進行。從教育內容上來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各支部不斷地進行了熱愛祖國、熱愛朝鮮、熱愛世界和平和仇視、蔑視、鄙視美帝國主義的教育,開展了形勢與任務教育、革命英雄主義教育、榮譽教育、克服困難想辦法教育等。從教育方法上來看,除了政治干部講正課外,各支部主要是貫徹了黨的群眾路線,組織了廣泛的群眾性自我教育。三是開展思想互助。比如,第38軍第113師338團2連針對新戰士顧慮沒有戰斗經驗,心中無底的問題,支部開展了“新老互助運動”,解決了這一問題,提高了新戰士的信心。

注重加強黨員骨干培訓工作,為完成戰斗任務提供堅強隊伍保証。沒有人,一切任務的完成都無從談起。過硬的隊伍,從來都是取得勝利的重要保証。抗美援朝戰爭中,各部隊黨支部非常注重黨員骨干的培訓工作,主要做法有三點。一是及時發展新黨員。志願軍基層各黨支部嚴格按照標准,及時發展新黨員。同時,在激烈戰斗等關鍵時刻,進行“火線入黨”“立功入黨”。二是加強經常性黨的理論教育。志願軍各支部在朝鮮作戰期間,盡最大可能堅持組織生活制度,有計劃地對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實施教育時,注重對教育時間、內容等進行靈活把握,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三是利用戰爭間隙實施輪訓。志願軍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對支部骨干進行輪訓,一般以支部工作條例和支部在保証完成中心任務中的工作方法為主要訓練內容。訓練時間一般不超過一至兩周,培訓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不斷提高黨支部的領導水平。

嚴格按打仗標准加強黨支部建設

毛澤東同志曾形象地說:“一個人活著要有心臟,黨支部就是連隊的心臟,把連隊黨支部建好,讓連隊的心臟堅強地跳動起來,才能使黨的血液流貫我們這支部隊的全身。”近年來,黨的基層組織狀況總體是好的,但從調查來看,一些黨支部存在組織虛化、功能軟化、作用弱化問題不容忽視。支部建在連上更要強在連上。加強黨支部建設必須像習主席強調的那樣,從最基本的東西抓起,從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嚴起,在打牢基礎、補齊短板上下功夫。對於基層建設,鄧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連隊工作的好壞,首先決定於黨支部的好壞。隻有支部工作做好了,戰斗力才會增強。”這裡的“首先”“隻有”,深刻揭示了我軍屢克強敵的制勝密碼。基層建設要進步,關鍵在於黨支部。面對我軍基層建設出現的許多新特點新變化,基層黨支部責如泰山、重若千鈞。隻有嚴格按打仗標准加強軍隊黨支部建設,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才能凝聚起磅礡偉力。

一是要夯實思想政治根基。黨支部作為黨在軍隊的神經末梢,要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政治過硬是第一位要求。要著眼把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落實到基層,黨支部必須堅持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把政治建軍要求落實到基層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強化政治引領,做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工作,深入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切實把政治導向立起來、政治歷練抓起來、政治規矩嚴起來,確保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直達基層、直達官兵,確保從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隊。

二是要聚力深化練兵備戰。加強黨支部建設,最根本的目的是通過強化黨的領導,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保証作戰任務的完成。戰備工作是基層全面工作的龍頭,必須首位首抓﹔訓練工作是基層全面工作的中心,必須中心居中。嚴格按打仗標准加強軍隊黨支部建設,根本的目的是通過強化黨的領導,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保証作戰任務的完成。著眼於提升打贏能力,黨支部必須緊貼使命任務,堅持以戰領建、抓建為戰。要始終堅持戰斗力標准,強化戰斗隊思想,把備戰打仗指揮棒在基層牢固立起來。要堅持實戰實訓、按綱施訓、從嚴治訓,加強針對性適應性訓練,加強新裝備新力量訓練,打牢訓練基礎,完善訓練保障,提高實戰化訓練水平。要堅決糾治和平積弊,把備戰打仗指揮棒牢固立起來,徹底糾治“過日子”“保安全”的錯誤觀念,確保基層一切工作向打贏聚焦。要深入開展群眾性大練兵活動,激勵官兵爭當訓練尖子、技術能手,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生動局面。要堅持加強戰斗精神培育工作,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在從難從嚴訓練中砥礪官兵血性膽氣。

三是要加強書記隊伍建設。習主席在中央軍委基層建設會議上強調,要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加強書記隊伍建設。習主席的重要指示,深刻指明了軍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所在,為加強新時代軍隊基層黨的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黨支部書記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領頭人,既是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的貫徹者執行者,又是部隊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實施者,地位重要,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在基層全面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把習主席關於建設“三個過硬基層”的重要指示落到實處,要求我們加強書記隊伍建設,重視在基層一線育苗墩苗,在執行重大任務、嚴格黨內生活、處理棘手問題的崗位實踐中摔打磨練,著力增強實際工作本領,當好“黨代表”、擔當“主心骨”、勇做“排頭兵”,努力建設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官兵信得過的支部書記隊伍。

四是要涵養基層新風正氣。作風連著戰斗力。嚴格按打仗標准加強軍隊黨支部建設,還應扭住作風過硬這一條,純正基層風氣,把政治優勢轉化為作風優勢。要堅持嚴字當頭、一嚴到底,做到上下一致從嚴,裡外一律從嚴,點面一切從嚴,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訓練、嚴格要求,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有序運轉。要培樹新風正氣,毫不放鬆抓好風氣建設,一以貫之傳導正風肅紀壓力,讓優良作風得到弘揚,新風正氣不斷上揚,把部隊帶出堂堂正氣、虎虎生氣。要強化法治思維,轉變工作方式,勇於擺脫單純靠行政命令的治理模式、運動式的抓建套路、拍腦門的任性行為、簡單“封堵禁”的慣用做法,養成議事尊法、履職依法、建設循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習慣,做到按大綱抓訓練,按條令抓秩序,按綱要抓落實,把建設過硬基層納入法治軌道。

(作者單位: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

(來源:2023.年7月27日《軍隊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