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

作者:柴方國    發布時間:2023-08-14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於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明了“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表明我們黨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達到新高度,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兩個結合”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走自己的路,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立足點,也是黨百年奮斗得出的歷史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取得的寶貴成果,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

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由於西方列強入侵和封建統治腐敗,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尋找救國救民道路,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在“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的歷史場景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髓所在,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重要的是解決科學理論落地生根的問題。隻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才能指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順利發展。

中國共產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也為馬克思主義生根開花結果找到了豐厚土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深刻把握中國社會基礎和革命任務,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領導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新中國成立后,面對如何在一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古老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課題,我們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我們黨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結合新的實際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取得一系列獨創性理論成果,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結合具體實際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重視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科學回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領導人民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反兩方面經驗,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准確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証、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鄧小平同志強調,“隻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我們黨始終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理論創造,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這是我們黨百年奮斗取得的成功經驗,也是貫穿黨的光輝歷程的鮮明印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戰略和全局高度,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認識,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提出“兩個結合”的重大論斷。“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路徑和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來源於“兩個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緊密結合的有機整體,四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鮮明的特色。我們黨始終堅持走好“兩個結合”這條必由之路,用好“兩個結合”這個最大法寶,開拓正確道路、發展科學理論、建設有效制度、弘揚先進文化,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兩個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道路問題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第一位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首先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別的什麼主義。同時,這條道路植根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沃土,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改革開放4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100多年的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80多年的發展進程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展中走出來的,適合中國國情,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煥發古老文明生命活力。“第二個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兩個結合”實現了理論飛躍。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完成中國其他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於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經由“結合”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中國國情,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緊密結合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和時代條件,深刻回答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實現黨的思想理論的持續創新發展。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充分吸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豐富歷史文化滋養。“第二個結合”深刻揭示了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根脈”和“魂脈”的關系,強調了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智慧和思想精華對於豐富發展黨的思想理論的重要作用,夯實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

“兩個結合”推進了制度創新。設計和發展國家政治制度,必須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性質、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從我國國情出發,既堅持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鑒古今中外制度建設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比如,我們黨領導人民創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與中華文明中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傳統,“兼容並包、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關聯。我們黨領導人民確立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順應了向內凝聚、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發展大趨勢,承繼了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中國文化大一統傳統。“第二個結合”拓展了我們黨的歷史文化視野,使我們黨能夠在更加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借鑒、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於經世濟民、治國理政的寶貴資源,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

“兩個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中華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以文化主體性為根本依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經由“兩個結合”,我們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持續涵養、提煉升華並不斷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堅實文化基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第二個結合”厚植歷史傳統底蘊,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堅持“兩個結合”,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切實增強推進“兩個結合”的自覺性堅定性,繼續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不斷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更加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堅持實踐觀點,推進實踐變革、實踐創新。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中國道路的每一步開拓,都是基於中國國情和中華文化的實踐探索。“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實踐中開創的,也需要在實踐中實現新的發展。當前,“兩個大局”正在加速演進並深度互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們要繼續推動“兩個結合”走向深入,立足當代中國具體實際,扎根中華文化沃土,堅持和弘揚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點,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推進實踐變革、實踐創新,以變革、創新推動解決矛盾問題,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進步,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不竭動力。

深化理論探索,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隻有立足社會實踐發展變化,不斷總結探索規律性認識,形成新的理論成果,才能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新的飛躍。歷史証明,“兩個結合”是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我們要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增強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更好掌握思想上、精神上的主動﹔堅持守正創新,不斷用原創性、標識性理論成果充實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使馬克思主義呈現出更多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華民族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脈,也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豐厚資源。隻有堅持“兩個結合”,才能不斷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文化特色。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全面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入認識中華文明的鮮明特性、優秀品質,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深入推進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精髓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有機融通,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內涵”“民族形式”,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厚植歷史根基、文化血脈﹔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相適應,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

展現時代價值,以中國成就回答時代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回顧歷史,我們黨正是在科學判斷時代主題發展變化、正確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基礎上,帶領全國人民緊跟時代潮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准確把握時代大勢和歷史規律,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沿革、本質特征和實踐要求,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新時代中國之“的”﹔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揭示其中蘊含的對於解決當代世界問題的啟示和教益,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特征、時代精神、時代內涵,在推進“兩個結合”的過程中造就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作出貢獻。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編譯局局長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202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