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融通契合

作者:陳曙光    發布時間:2023-08-21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馬克思主義以真理的力量激活了古老的中華文明,賡續千年的中華文脈得以再度青春化﹔中華文明涵養了馬克思主義賴以扎根生長的文化沃土,來自異國他鄉的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繁榮興盛。

在中華文明的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基因,建構了億萬中華兒女的獨特精神世界。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很大程度上源於共享的文化世界、共同的精神家園、共通的文化信仰,這種文化歸屬感、認同感是其他民族無法比擬的。中華文明擁有輝煌的歷史,塑造了獨步歷史幾千年的東方古國,文淵文脈流淌至今生生不息。然而,近代以來飽受國運衰敗的拖累,中華文明的命運一度跌入谷底。鴉片戰爭以后,隨著西學東漸,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開始鬆動,文化血脈開始稀釋,精神世界瀕臨瓦解。中西兩種異質文化激烈碰撞、沖突,從洋務運動時的體用之辯,到維新變法時的新學舊學之爭,再到五四時期的孔家店與“德賽二先生”的對抗,科學與玄學的辯論,幾十年間從未間斷,中華文脈在西風西雨的沖擊下面臨斷裂的危機。

在中華文明的危急時刻,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中華文明的優質基因在馬克思主義的改造下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賡續千年的中華文脈得以再度青春化。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民胞物與,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仁者愛人”的治國理念,“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交往理性,“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道德境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人類意識,“正心誠意,修齊治平”的心性修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至高追求,“知行合一,躬行實踐”的實踐精神,“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改革邏輯,“過猶不及,執兩用中”的辯証智慧,“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的禮治精神,等等,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歷久彌新,不斷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適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協調,與改革開放的時代邏輯相契合,煥發出強大的文化生命力。

中華文明賦予馬克思主義以中華民族風骨、中國生命

與此同時,中華文明也以其豐厚的思想財富滋養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賦予了馬克思主義以中華民族風骨、中國生命,來自西歐的馬克思主義得以在中國煥發青春。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黨的指導思想、執政理念深受中華文明的豐厚滋養,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為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的思想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肯定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及歷史貢獻,高度重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人民為中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深化改革”“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中國理念,無不脫胎於中華文明。中華文明中蘊藏的“積極向上向善”的優質基因、“跨越時空、超越國度”的思想精華、“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資源已經成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的有機成分,成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思想資源,成為中國貢獻世界、造福人類、安邦濟世的珍貴財富。

馬克思主義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中華文明也具有極大的包容性

馬克思主義以其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文明,中華文明以其豐厚思想財富滋養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融通契合的條件是什麼?內在機理何在?我們認為,從融通的前提條件來看,不同的思想體系必須同時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向對方敞開發展的空間,都不以排斥對方甚至消滅對方為目的,這是不同文明融通的先決條件。馬克思主義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中華文明也具有極大的包容性,二者均不拒斥對方的優秀成分。如果任何一方的體系是封閉的,融通的前提就不存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因為都具有開放性特征,二者融通才是可能的。從融通的必要條件來看,不同文明的文化精神和價值觀具有可通約性,文化理想具有同構性,這是不同文明融通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也就是說,同為開放包容的文明體系,如果文化精神、文化基因、價值觀等完全對立,二者融通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因為文化精神相通,文化基因匹配,價值觀念契合,目標理想同構,二者融通才是現實的。

誕生於西歐的馬克思主義,何以在今天的西方變為邊緣性的社會思潮,卻在文化精神迥異、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中華土地深深扎根、繁榮興盛?這不得不提醒我們,馬克思主義與各國各民族實際相結合,在異國他鄉生存發展,成功實現民族化、本土化,萬不可忽略文化精神的維度。馬克思主義作為外來事物,傳入各民族必先圖存活、再圖發展,存活的關鍵在於能否契入各民族的傳統之中,與民族文化相融通﹔發展的關鍵在於能否解決各民族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產生於西歐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繁榮興盛,固然同人類歷史進入世界歷史相關,與20世紀世界與中國的現實形勢相關,但也與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豐厚文化遺產的文明古國息息相關。須知,再好的種苗在貧瘠的土壤中也難以長成參天大樹。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提供了肥沃土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不僅沒有產生排異反應,反而“活”出了新高度,究其根源,恰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與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精神存在某種同構性。李約瑟也有類似的看法,他認為,“現代中國的知識分子所以會共同接受共產主義的思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新儒學家和辯証唯物主義在思想上是密切連系的”。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中國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沃土,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扎根中國的首要因素,構成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成功結合的首要前提。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畢竟塑造了我們國人的“中國性”。我們終究是作為“中國人”去接受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因此,“儒學的‘過時’,並不妨礙它依舊構成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日益中國化的最重要的解釋學背景”,構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活’起來的不可無視的絕對前提”。

比如,在價值觀上,馬克思主義主張集體主義價值觀,反對原子個體主義,反對極端個人主義。集體主義不否認個人利益,而是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反對將個人置於國家和社會之上,認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個人發展不能成為他人自由的桎梏,“必須使個別人的私人利益符合於全人類的利益”“隻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反對凌駕於集體之上的自由主義。中國傳統文化也具有集體主義的傳統,崇尚天下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主張家國一體、先國后家,推崇舍生取義、精忠報國。盡管這種集體主義屬於宗法集體主義,本質是為專制政治、封建皇權和家長制服務的,但在高揚社會責任感、國家使命感這一點上,與馬克思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是契合的。

再比如,在救世方略上,馬克思主義與儒家文化均強調“實踐”具有絕對至上性,“此岸”具有絕對優先性。馬克思主義反對專注於解釋世界的思辨哲學傳統,從不訴諸詞句的革命解決現實的問題,更是反對彼岸世界的真理,強調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強調實踐第一,主張通過生產方式變革、階級斗爭、暴力革命、實踐改造消滅資本主義舊社會,建立社會主義新社會,追求現世的幸福。馬克思主義從不承諾虛無縹緲的極樂世界,從不將現實生活的苦難歸咎於原罪,從不主張將贖罪作為每個人通往極樂世界、開啟幸福之門的捷徑。中國傳統文化總體上屬於入世的文化,經世致用是中國哲學、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注重“現世”“此岸”,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倡導“躬行”“踐履”,主張“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崇尚積極進取、求真務實,中國傳統的經世致用、經國濟民精神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品格是融通契合的。

可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融通結合具備先天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語道破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文明之間的內在邏輯。當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立足點,“結合”的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2023年08月21日 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