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戰略啟示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戰略啟示
作者:王強、張曉燕    發布時間:2023-08-3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特別關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在這場大規模的現代化戰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深邃的洞察力與戰略遠見,准確把握戰爭發展趨勢,超前謀劃戰略指導,領導做好全方位、可持續的戰爭准備,展示了不畏強敵、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的革命風范與寶貴精神。70年后的今天,重溫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的戰略意蘊,從中汲取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敢於勝利、善於勝利的戰略藝術與精神力量,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戰略遠見

“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在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緊要關頭,戰略決策是一個極為重要、極為復雜、極為艱難的過程。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干涉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值此危急關頭,敢不敢、能不能迎戰世界上經濟實力最雄厚、軍事力量最強大的美帝國主義,對於成立不到一年、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是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出兵參戰戰略決策的通盤考慮。在美軍遠東司令麥克阿瑟斷定中國不可能參戰時,毛澤東從國際力量對比中洞悉局部突發事變,准確預測戰爭發展趨勢,審時度勢、前瞻籌劃,做到有理、有利、有節,達到了戰略上的最佳效果。

一方面,高瞻遠矚預判朝鮮戰場形勢。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堅決維護核心安全利益,是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戰略決策的基本出發點。1950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重點不是在出兵,而是在邊防。8月上旬,朝鮮半島南端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時,毛澤東警覺到美國很可能會擴大戰爭規模,中央軍委又組建東北邊防軍的二線、三線部隊,加強特種兵建設,制定保衛大城市和工業基地的防空計劃,開始向北方運送戰士,力爭必要時“出手即勝”。10月初,美軍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面對美國的“三把刀”威脅,中國若臨陣退縮,勢必進退失據,蘇聯也會減少援助﹔若出兵參戰,能不能打贏?會不會將戰火引到中國境內,使經濟建設難以進行?黨中央分析認為,當時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主要對手是蘇聯,不願在亞洲過分地擴大戰爭,我國能在朝鮮這一局部戰場與美國較量,便於集中力量對敵,能有效援助兄弟鄰邦又保証國內安全。毛澤東認為參戰有三種可能:最好的可能是在朝鮮消滅美軍,徹底解決朝鮮問題﹔中間的可能是戰爭出現僵局,最終導致談判﹔最壞的可能是在朝站不住腳,同時又將國內打爛。1950年10月,中共中央經過反復討論權衡利弊,歷經兩次中間停頓,最后下定出兵決心。這一戰略決策,彰顯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非凡膽略、雄健氣魄和深邃洞察力、卓越判斷力。

另一方面,全面分析戰爭雙方優劣條件。出兵朝鮮的決策有很大的冒險性,同時又建立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毛澤東說,“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我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的。這次派志願軍出國,我們中央一些同志經過周詳的考慮研究,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勝利是有把握的”。從政治上看,美國侵略行徑遍及五大洲,是外強中干的“紙老虎”,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對,而抗美援朝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獲得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這是取得戰爭勝利的源泉。從軍事上看,美軍存在“一長三短”:“一長”是鋼鐵多,“三短”是戰線太長,從德國柏林到朝鮮,首尾難以相顧﹔運輸路線太遠,隔著兩個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戰斗力不如德國軍隊和日本軍隊。美國實行的是全球戰略,中國集中力量於朝鮮這一局部戰場,“對於戰爭,我們是不怕的,因為我們有進行了20多年武裝斗爭經驗的黨和軍隊”,加之蘇聯的部分援助,就有可能取得局部戰場上的勝利。經過反復討論研究、權衡利弊,認為美軍“鐵多氣少”,“並不是不可戰勝的”,“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這一戰略決策,既是無產階級革命膽略和馬克思主義科學態度相結合的產物,也是踐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原則的典范。

“邊打、邊穩、邊建”的戰略方針

戰爭情況的不同,決定著不同的戰爭指導方略。“邊打、邊穩、邊建”這一抗美援朝戰爭的總方針,主要解決了抗美援朝作戰和國內建設的關系問題,體現出我們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把控全局的能力,實現了打仗、建設兩不誤。

“打”是首位,要“有策略地打”“穩當地打”“有目的地打”。“有策略地打”,是指志願軍到達朝鮮半島之后,毛澤東多次電聯總司令彭德懷,明確表示“先打偽軍”,實行以運動戰為主的方針,巧妙地運用戰略、戰役的突然性,堅決勇猛地給敵以連續打擊。在第一次戰役中,志願軍以一個軍的力量鉗制美、英軍隊,然后集中三個軍逐一殲滅李承晚的三個師,有效削弱了美軍在戰場上的力量,粉碎了敵人妄圖“在感恩節前結束戰爭”的美夢。“穩當地打”,就是志願軍以劣勢裝備在朝鮮作戰,要把自己的決心、行動放在穩當的基礎上,不做辦不到的事。毛澤東叮囑:“我們每次作戰不必抱有太大的野心,在每次戰斗中,我軍能夠殲滅敵軍一個營,至多兩個營就夠了。”“有目的地打”,主要是志願軍充分利用敵方十幾個參戰國之間的矛盾,採取了“政治斗爭與軍事斗爭雙管齊下”的方針,堅持軍事斗爭必須服從政治斗爭,立足於打,以打促談,徹底粉碎了“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的論調。

“穩”是前提,要穩定國內政治和經濟秩序。我國當時的社會經濟基礎薄弱,一旦出現物價波動,財政、金融、貿易的運轉就會紊亂失序,容易引起社會動蕩不安,進而影響抗美援朝戰爭的順利進行。195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了恢復經濟、抗美援朝宣傳教育運動、土改、鎮壓反革命、城市工作、整黨建黨、統一戰線等七個方面工作,組織開展“三反”“五反”運動,國內穩定秩序和恢復經濟全面鋪開,開始形成前線與后方、戰爭與建設相配合相呼應的局面。

“建”是根本,要搞好國民經濟恢復以及國防力量建設。戰爭期間,我們黨正確處理戰爭與經濟的關系,開展群眾性的增產節約運動,工業戰線提出“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槍炮”的口號,農業戰線加快完成新解放區土地制度改革,有效地恢復和發展了國民經濟。到1952年,全國工農業總產值達810億元,比1949年增長73.8%。廣泛深入地開展抗美援朝運動,通過訂立愛國公約,開展愛國生產競賽運動、擁軍優屬活動等,各界人民捐獻了可購買3700架飛機的巨款,有力支援了前線作戰,為戰爭勝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保障。至1951年春夏之交,中國入朝部隊大部分更換了蘇式武器,實現了制式的標准化,能及時保障彈藥供應和零配件補充,軍隊過去“小米加步槍”的面貌變成整齊配套的各種槍械加大炮,為堅持長期作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戰略戰術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語出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給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聶榮臻的一封關於作戰方針的電報。這一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我軍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精髓,力求揚長避短,奪取和掌握主動權。抗美援朝戰爭,是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極不對稱的一場戰爭。美軍掌握制空權、制海權,採用了陸海空聯合作戰、空中絞殺戰、空降作戰、海上封鎖支援戰、細菌戰等作戰樣式,某些戰役戰斗的炮火密度、飛機轟炸密度、戰場兵力兵器密度和傷亡比例,甚至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紀錄。針對美強我弱的軍事態勢,毛澤東強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后打敗你”。志願軍抓住和利用美軍作戰中的弱點予以打擊,在戰役、戰術上實行近戰、夜戰、速決戰,大膽迂回分割包圍,戰術小包圍、“零敲牛皮糖”等許多新戰法,有效削弱了美軍的火力、機動力、保障力優勢,連續取得勝利。

著眼作戰任務,創新發展戰略戰術。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在運動中殲滅冒進之敵,打贏了“遭遇與反突擊戰役”﹔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採用的是迂回穿插和正面進攻相結合的運動戰,極其成功﹔第三次戰役,志願軍發動的是一場趁敵未穩的追擊戰,將敵從三八線擊退至三七線附近地區﹔第四次戰役,志願軍進行的是運動防御戰,取得了橫城反擊戰的重大勝利﹔第五次戰役,志願軍採取的是攻擊和防御相結合的作戰模式,總結出與現代化程度較高的美軍作戰的一般規律﹔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發展出因地制宜的坑道戰,打出了令敵人膽寒的“上甘嶺精神”﹔金城戰役,志願軍實施了強有力的多兵種合同作戰,把敵人“打得如潮水般潰退”。美軍統帥克拉克上將承認,志願軍掌握了“最新地面作戰的技巧”,“聯合國軍”經常不得不在志願軍“選擇的時間和地點”作戰,“陷入敵人式的戰爭”。

圍繞后勤保障,創新發展戰略戰術。為破解李奇微的“磁性戰術”,粉碎敵人空中“絞殺戰”陰謀,保証戰場物資運輸,志願軍多法綜合施策、空地密切協同,以搶修、搶運、保通、空戰、地面防空五位一體開展“后發先至”的后方地域作戰行動。其中,志願軍空軍以師為單位,採取以少到多,以老帶新,先打弱敵、再打強敵等辦法,陸續投入作戰。志願軍採取“分區設防、重點掩護”的方式,將70%的高炮兵力用於掩護鐵路線,堅持重點掩護與機動抗擊相結合。運輸部隊發明了“趕羊過路”“頂牛過江”等方法,裝卸部隊創造了“游擊車站”和站外“分散甩車、多點裝卸”的路子,用智慧建起了“打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

70年后,與抗美援朝戰爭時相比,如今的現代戰爭形態已發生深刻變化。然而,無論時代條件如何發展,戰爭形態如何演變,制勝機理如何演進,強軍勝戰的大道是相通的。我們要珍惜和運用好黨在領導打贏抗美援朝戰爭中的戰略智慧與歷史經驗,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推進強軍偉業,掌握戰略主動、贏得制勝先機。

(作者:王強、張曉燕,分別系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