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原標題:在“兩個文明”協調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袁紅英    發布時間:2023-11-03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和建設中華文明的內在邏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兩大關鍵要素。二者猶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必須並駕齊驅、比翼雙飛。新時代新征程上,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隻有切實處理好這兩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問題,使其同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發展,才能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之一,也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關鍵所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彼此相連、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的現代化,必然要以努力實現社會全面進步、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奮斗目標,因此,既要著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國家經濟硬實力,實現物質文明的極大豐富,又要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實現精神文明的充分發展,最終實現二者的協調共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才是科學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本質要求的兩個重要維度。

中國獨特的國情實際和文化傳統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是走不通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在堅持社會主義性質的前提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遵從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那就是致力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而要實現共同富裕,不僅要使得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富裕,還要使其精神生活富裕,隻有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實現了協調發展、共同進步,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全方位、多層次的共同需求。

我們要發展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現代化,是以推進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為終極追求的現代化,這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區別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顯著標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意味著人們的智力和體力、能力和個性都實現了自由而全面的充分發展,這必然要建立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呈現出高度發達、協調發展狀態的基礎之上。而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作為推進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重要內容,既是中國式現代化不同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顯著優勢,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更為崇高的歷史使命和價值追求。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意味著人的現代化也必然是要追求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協調發展。這種協調發展,需要更好回應人民各方面訴求和多層次需要,不僅追求物質發展,還要實現精神富足﹔不僅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還要追求人與人的和睦相處。

2.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不懈追求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明確提出:“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同志前瞻性地提出新政府“兩大建設”的重任:“它將領導全國人民克服一切困難,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掃除舊中國所留下來的貧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時,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擘畫“四個現代化”時,就已經將科學文化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強調盡快地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從而賦予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深刻內涵。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理念,在領導人民大力推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始終注重發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對物質文明建設的方向引領作用,創造性地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任務,並且確立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江澤民同志強調:“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個方面,必須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胡錦濤同志提出:“必須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都從不同程度上體現了我們黨對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一致、共同發展的深刻認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隻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物質財富要極大豐富,精神財富也要極大豐富,必須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要求我們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要注重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以圓滿完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重任。

3.堅持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庄大道。”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在這條康庄大道上行穩致遠,順利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必須矢志不渝地堅持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在黨的全面領導中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核心,是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直接關系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和最終成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鞏固和加強黨對國家和社會生活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生俱來的內在規定。這一內在規定,深刻反映了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其領導力量的必然要求。隻有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前景光明、繁榮興盛,才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不偏離航向、不喪失靈魂。在黨的全面領導中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關鍵是要把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張貫穿於中國式現代化始終,確保我們促進物質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發展進程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

堅持辯証、全面、平衡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堅持辯証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鍵是要深刻認識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制約,辯証統一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堅持全面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鍵是要把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讓國家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既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又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精神生活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平衡地對待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關鍵是要深刻認識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不能顧此失彼或者厚此薄彼,既不要片面追求物質文明的繁榮,也不要一味空談精神文明的建設,而是要採取切實舉措正確處理二者的不平衡性和不完全同步性問題,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真正協調起來,共同推進社會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全方位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向前發展,進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不斷致力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斷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共同目標和價值指向。從當前社會主要矛盾來說,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解決好這個主要矛盾,就必須把從物質和精神層面全方位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奮斗目標,在“兩個文明”的協調發展中,不斷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讓人們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發展的辯証統一中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作者:袁紅英,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