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理論貢獻

原標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理論貢獻
作者:郭建寧    發布時間:2023-11-13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核心提要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兩個結合”的成果,也是“兩個結合”的典范。

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推進“第二個結合”又一次思想解放為顯著特征和鮮明標識,有力鞏固了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

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理論貢獻,是當前學界普遍關注的一個重大理論前沿問題。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而文化思想是其不可或缺、尤為重要、極具特色的組成部分。“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蘊含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表明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堅持和發展。“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內涵十分豐富,論述極為深刻”,“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闡釋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闡明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文化建設方面有一系列重要論述,其中關於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論述,關於黨的文化領導權的論述,關於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論述,關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論述,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關於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論述,關於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的論述,關於構建中國話語、增強中華文化傳播力影響力的論述,關於賡續中華文脈、弘揚中國精神、堅持守正創新的論述,關於“兩個結合”的深刻闡釋,關於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論述,關於文明交流互鑒、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論述等,構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內容和理論架構。習近平文化思想是一個不斷展開的、開放式的思想體系,需要認真學習貫徹、不斷豐富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兩個結合”的成果,也是“兩個結合”的典范。

關於“兩個結合”,這三年走了“三大步”,第一步是2021年“七一講話”正式提出“兩個結合”,第二步是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兩個結合”,第三步是2023年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整體性系統性闡釋“兩個結合”,由此,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體系化學理化日益明晰地展現出來。

構建自主知識體系需要標識性概念和引導性范疇,而且是“概念群”。從“兩個結合”的豐富內涵看,關於彼此契合、互相成就、道路根基、創新空間、文化主體性、新的文化生命體、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破解“古今中西之爭”、精神上的獨立自主、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一系列闡釋,令人耳目一新,構成了概念群。從“兩個結合”的重要意義看,它是規律性的認識,是原創性的,是根本途徑,是必由之路,是最大法寶。如此多維度、多視角、多層面、全方位關於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重要性的定位,可以說是空前的,從而形成了“兩個結合”的敘事方式和話語體系。

正是“兩個結合”的系統闡釋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深刻論述,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理論更加豐富充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水到渠成,應運而生。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講話關於“兩個結合”的系統性闡釋,關於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深刻論述,對一系列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給予明確回答,推進了重大理論創新,實現了重大理論突破,對於“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和意義。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貢獻

在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文化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推進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層面。

一是如何看文化,強調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是如何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我們的突出優勢和最大軟實力,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論斷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根”,最具影響力、使用頻率最高的金句是“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裡有什麼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裡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就把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提升到空前的高度,為推動“第二個結合”又一次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礎。

三是如何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強調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

四是如何看文化自信、文化強國,不僅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強調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並且明確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裡既有理論闡釋,也有實踐部署,充分體現了“明體達用,體用貫通”,充分彰顯了文化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中歷史根脈、文化引領、精神支撐不可替代的極端重要性。

五是如何堅持胸懷天下、秉持開放包容,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鑒,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文明新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等一系列重大概念和命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要求

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推進“第二個結合”又一次思想解放為顯著特征和鮮明標識,有力鞏固了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

鞏固文化主體性就要堅守好“魂脈”和“根脈”。“魂脈”表明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根脈”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根。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並且互相成就。“魂脈”和“根脈”統一於“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中,其結果是一個,即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這個新的文化生命體既體現馬克思主義之魂,也體現中華文化之根,是“魂脈”和“根脈”的融為一體。魂沒有根就不能落地生根,根沒有魂就不能枝繁葉茂。“第二個結合”說到底就是“魂脈”和“根脈”的結合和融通,堅守好“魂脈”和“根脈”,就是“第二個結合”最重要的意義之所在。

鞏固文化主體性就要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興則國興,文化強則國強。中國式現代化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體現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它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也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新形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賡續中華文明,譜寫當代華章。

(作者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

來源:《北京日報》(2023年11月13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