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原標題:深入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作者:王偉光    發布時間:2023-11-21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實踐相結合,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和責任擔當敏銳洞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新趨勢,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經濟發展怎麼看、怎麼干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習近平經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首要的理論品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深厚基礎和最大底氣。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既是我們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習近平經濟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其理論體系始終貫穿著一條鮮明的主線,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隻有深入理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才能更深刻地領會、把握和運用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把握,深化對當今世界發展形勢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解,科學回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更加自覺地依靠人民的磅礡力量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立場,是人們觀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對同一個事物的看法不同,其確立、運用的理論以及戰略策略也不同。

經濟學作為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學說,首先就有一個立場問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理論,率先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進行研究,初步探討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運動規律,但其遮蔽了人的歷史性、社會性等,僅僅把人抽象為所謂的“理性經濟人”,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本質。它是站在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立場上,維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社會制度的經濟學理論。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物質資料生產是一切歷史的前提,沒有一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就不可能有人類歷史。馬克思主義高度重視人民的歷史作用,闡釋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人民的立場出發,深刻揭示資本主義的矛盾和運動規律及其剝削的本質,指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是破除資本主義桎梏、發展生產力的革命力量。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從物質資料生產出發,圍繞剩余價值的生產、實現和分配,闡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導致社會兩極分化的事實,主張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最終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中國人民徹底擺脫了被欺負、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堅持從人民立場出發,團結帶領廣大人民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解決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變。我們黨領導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所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和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著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取得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集中力量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國家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著鮮明的人民立場,是運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對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實踐作出的系統理論概括,形成了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成果,為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隻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把握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願,凝聚人民力量,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要堅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指引,把人民利益作為黨領導經濟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執政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執政理念,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整個進程之中。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黨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發展歷史。

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歷史傳統。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把關心群眾生活、解決群眾切身利益要求落實到奪取革命戰爭勝利和革命根據地建設全過程。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堅持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宗旨,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與群眾同甘共苦,從而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繼承和發揚堅持走群眾路線的光榮傳統和政治優勢,團結帶領人民集中力量恢復國民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強調社會主義經濟是為人民服務的經濟,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須兼顧。通過凝聚最廣大人民群眾的主體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立和發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堅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問題,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等論斷,強調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我們黨以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判斷標准,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凝聚人民群眾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強調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保障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點。

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與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總攬全局、勇挑重擔,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來自於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戰勝各種困難挑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書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一百多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黨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黨的百年奮斗中可以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可以弄明白未來我們如何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和自覺地踐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到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當前,我們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並落實到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創造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輝煌。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在經濟工作中,一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認識、分析和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及時回應人民期待和關心的經濟問題。一些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發展進程中陷入經濟危機,歸根到底在於其放任資本剝削勞動者,維護少數人利益,造成兩極分化,引發社會矛盾和動蕩。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為人民創造更為富足的物質生活和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時刻牢記“國之大者”,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理解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內在關系,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將經濟發展目標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持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統籌考慮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著重化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重點關注人民普遍關心的就業、教育、醫療、托育、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切實辦好惠民實事,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實現人民物質上的富裕富足、精神上的自信自強。

始終堅持發展依靠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發展實踐的根本動力。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依靠人民。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激發全體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磅礡偉力。人民群眾中蘊含著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把人民的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匯聚億萬人民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要依靠廣大人民,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互促共進,使全體人民滿腔熱情地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實踐中去。

始終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當前,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仍然是全黨的中心工作。一方面,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通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鼓勵勤勞創新致富,不斷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另一方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不意味著片面關注經濟增長和財富積累,而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著力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構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發展新機制,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超越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讓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最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破解當今世界發展難題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玄奧的概念,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堅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惠民政策,辦好民生實事,讓人民真正受益,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南開大學終身教授、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