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史史料的特性與意義(學術隨筆)

作者:周 瓊    發布時間:2023-11-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史料是歷史學的基礎,離開了史料,一切歷史研究都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環境史學的存在和發展要以客觀可信的環境史史料為前提,要建立在豐富的、堅實可靠的史料基礎上。

環境史學因環境問題及生態危機的不斷加劇而成為歷史學中備受關注的分支學科。幾十年來,環境史研究者致力於環境史學基本理論、學術方法的研究,環境思想、生態觀、環境制度等宏觀問題的探討以及區域性環境變遷案例或具體環境變遷問題的剖析,從不同層面逐漸充實、豐富並支撐起這門新興學科的基本框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注意到有的研究者對環境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容易導致環境史學研究的根基不夠穩固。有幾分証據,才能說幾分話。從某種程度上說,環境史史料是奠定環境史學研究基礎、影響環境史學發展情況的關鍵,是體現環境史內涵及特色的核心。史料的發掘、整理和運用既是我國環境史學建設發展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問題,也是中國環境史學有別於西方環境史學並在學科研究的廣度及深度上超越西方環境史學的關鍵。

環境史史料主要是指記錄、承載歷史上環境變遷的原因、過程、結果、影響及其特點、形態、規律等內容的文本與非文本資料。由於環境變遷史既涉及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氣候、地貌、地質、江河湖海等水文水域、動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岩石、大氣等生態及環境要素,也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教育等要素,涉及人口增長、土地墾殖、農業、礦冶業、手工業、畜牧業、醫療衛生等社會經濟的具體要素,以及思想、心理、認知、倫理、道德、法律等抽象要素。故環境變遷史的內涵包羅萬象,不僅有環境開發的內容,也有環境保護、生態治理及修復的內容,包括多學科視域中反映環境變遷指標及價值的資料、數據、實驗結論等,因而環境史史料的內涵及類型極其龐雜,幾乎所有與環境相關的傳世文獻、出土文獻或口傳文獻、實物資料等,都可以納入其范疇。

由此可見,環境史史料具有跨學科、復合性的特性。這些不同類型及學科的史料,在具體環境史問題的研究中,往往能發揮對環境變遷不同層域研究的支撐作用,有助於對國家、地區環境變遷歷史進行全方位解讀,能夠更好地展現某類環境、群落及生態系統的變遷脈絡。在環境史研究中,如此海量的、來自不同學科的史料相互補充、印証甚至糾謬,可以形成歷史學其他分支學科難以形成的整體性、共通性的知識譜系,既能讓研究者探究歷史環境變遷的原因、過程、結果、特點、趨勢等,也能讓環境史學科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研究對象、學科屬性、學術目的、學科定位的內在聯系及邏輯規律。這是環境史史料對加強環境史學建設、推動環境史學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所在。

當前,如何用好環境史史料已成為環境史研究者必須思考的問題。研究者要堅持以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搜集、整理、輯佚文本圖像、口述、實物等史料中的環境史資料信息,自然科學研究的實驗結果及數據、影音資料等環境數字史料,並進行校勘、辨偽、考據等基礎性工作。同時根據環境史學的特性,用好史料還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注重多學科史料貫通使用。針對環境史史料的跨學科、復合性特性,要在史料搜集整理的基礎上,融通哲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中的“環境”內涵,使眾多分散在不同學科、沒有整合成完整知識的資料,在環境史的學科視域中整合、連接起來,最大程度地貼近環境歷史變遷的原貌,從而建構起真正意義上的環境史的史料分類及其基本架構,推動環境史學高質量發展。二是形成多維立體的証據集合。在研究中,環境史研究者需要根據不同歷史時期、區域、史籍中史料的不同特點,系統搜集、整理環境史的史料,深入發掘和分析其中的環境史信息,用好文獻史料、考古資料、非文字資料、實地調查資料、多學科交叉法基礎上的跨學科史料,讓環境史研究結論更加客觀、可信。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7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