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和政治家詩人——“毛澤東的詩詞觀”研討會召開

作者:    發布時間:2023-12-18    來源:理論中國
分享到 :

“毛澤東的詩詞觀”研討會12月14日在北京開幕,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會長陳晉、中華詩詞研究院院長楊志新、詩刊社社長李少君、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陳福民出席,有關專家、學者,入選論文作者代表等共100多人到會。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林峰主持開幕式。

研討會會場

周文彰在講話中說,毛澤東的詩詞觀具有豐富的內涵、鮮明的特色、多重“大家”合一身的崇高境界和多方面的時代價值和意義。研究毛澤東的詩詞觀具有三個時代意義:第一,毛主席對詩詞預言的實現讓我們增強了詩詞自信和文化自信。毛主席早就預言:“舊體詩一萬年也打不到”,因為人民喜歡、人民需要。全社會對詩詞的學習和運用,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詩詞的大量引用,使詩詞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這些讓我們充滿了詩詞自信。第二,毛主席倡導和踐行為人民寫詩激勵我們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毛主席倡導詩要為人民而寫,做“人民的代言人”﹔詩的好壞要由人民來評判,“適合大眾需要的才是好的”﹔“詩的語言,要以現代大眾語為主”……人民性是他詩詞的鮮明特色。毛主席的詩詞觀和他的詩詞激勵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大眾寫詩,寫人民大眾的詩,寫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詩。第三,毛主席關於詩“要寫重大題材”的思想和實踐為我們樹立了“堅持與時代同步伐”的光輝榜樣。毛主席用詩詞寫工農武裝革命、寫長征、寫解放戰爭、寫反帝反修反封建、寫社會主義建設、寫人民生活等重大事件,成為思想性、時代性、藝術性都很強的偉大史詩。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文藝工作者“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我們要以毛主席為光輝榜樣,從新時代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周文彰在開幕式上講話

陳晉在致辭中說,毛澤東是詩人政治家,也是政治家詩人。毛澤東是詩人思想家,也是思想家詩人。毛澤東的作品,來自於並且反映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實踐。毛澤東詩詞觀非常豐富深刻。他留下了談詩論詞的大量評點,他對古典詩詞的發展,不僅寄予厚望,還指明了前進方向。毛澤東的詩詞和詩詞觀,擁有超越時空的藝術魅力和思想感染力。我們研究毛澤東詩詞和詩詞觀,必須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擔當新的文化使命,這樣,毛澤東詩詞和詩詞觀的時代價值,就能夠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和呈現。

陳晉在開幕式上致辭

楊志新在致辭中說,毛澤東同志的詩歌創作和他的詩歌觀有幾個方面極其重要的特點:一是深植於中國詩歌文化的優良傳統,是從中國優秀的詩歌文化沃土中生發出來的文藝觀、價值觀,具有貫通性、傳承性、指導性的特點﹔二是深植於他的政治觀、歷史觀、哲學觀,是以人民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的文藝哲學﹔三是他極其重視藝術的規律性、一般性的特點,對詩歌之所以為詩歌有清晰的審美邊界﹔四是他極其重視詩歌的時代性和新變,並且指以清晰的方向﹔五是他對詩詞評論有自己明確的價值主張。

楊志新在開幕式上致辭

李少君在致辭中說,毛澤東很早就重視詩歌的人民性,他大量使用口語,所以他的詩詞並不深奧,而是朗朗上口,妙趣橫生。毛澤東詩詞最形象地呈現了其個人情感、情懷和胸襟,無論是“詩緣情”還是“詩言志”,毛澤東詩詞都直接顯現了其獨特個性。毛澤東詩詞中有歷史的現場感,鮮明的時代性,記錄了偉大的歷史事件和生動的細節事實。毛澤東是真正將古典、民間和現代結合的最具創造性的詩人。他通過改造舊形式,創作新內容,真正做到了用舊體詩寫新時代、新事物、新事件。

李少君在開幕式上致辭

陳福民在致辭中說,我們學習毛澤東詩詞,研究毛澤東詩詞,要把它放在整個毛澤東思想的整體框架中去考慮,而不能把它割裂開。毛澤東詩詞在中國當代變得越來越重要,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間和學習空間。毛澤東詩詞在中國當代文學當中的位置,以及所發揮的重要影響和作用,都是值得我們認真進行研究思考的。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將積極與各相關兄弟單位合作,把毛澤東詩詞的研究學習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陳福民在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后進行了座談研討,任海泉、李文朝、錢志熙、李福祥、劉為欽、江建平、王蕾、李樹喜、趙安民、徐崇先、夏家順、黃麗新、李建東、李克儉、李寒秋、劉長明、張玉霞、儲冰峰、張大偉、周樹輝、黃玉杰、喻業勛、蔣力余、易禮、蔣繼輝、李非雪等優秀論文作者圍繞毛澤東詩詞觀的內涵和意義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優秀論文作者進行交流發言

這次研討活動由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中華詩詞研究院、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和詩刊社聯合主辦,中華詩詞雜志社承辦,目的是通過學習毛澤東詩詞,研究毛澤東詩詞觀的內涵及其當代價值,繁榮發展當代中華詩詞,更好地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建設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貢獻中華詩詞的一份力量。活動共收到全國詩人詞家、文藝理論家和詩詞文化研究專業學者的應征論文100多篇,精選其中64篇優秀文章匯編成論文集。

林峰主持開幕式

參加研討活動的還有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高昌、劉慶霖、沈華維、張存壽、周達、包岩,秘書長何江,以及機關、雜志社部分人員。

來源:“理論中國”微信公眾號,原載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