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
編者按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紀念日。毛澤東同志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讀書學習貫穿毛澤東同志的漫長革命生涯,他畢生勤學不輟、手不釋卷,在讀書學習方面堪稱典范。我們在緬懷毛澤東同志豐功偉績的同時,也要學習他的勤學精神和讀書學習之道,既要活到老、學到老,也要把書讀活、讀通,更要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之際,“軍人修養”專版推出一組文章,與讀者朋友一道重溫毛澤東同志的讀書學習生活,勉勵自己勤讀書、善讀書,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工作責任和精神追求,讓讀書學習成為一種人生態度和生活習慣。
“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易淼淼
井岡山上有一塊“讀書石”,因毛澤東同志當年常常坐在這塊石頭上讀書而得名。毛澤東同志曾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同志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縱觀毛澤東同志一生,他都堅持不懈讀書學習,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
毛澤東同志曾說:“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裡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刻苦讀書可以使人提高認識水平,更好地認清前行方向。1936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接受斯諾採訪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抗日戰爭初期,為了批駁亡國論和速勝論,毛澤東同志大量閱讀中外軍事名篇,組織成立“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研究會”,掀起讀書學習、研究戰爭的熱潮。不久后,毛澤東同志撰寫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名篇著作,在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中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軍事理論。毛澤東同志的讀書實踐啟示當代青年官兵,要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學習來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認識、培塑過硬本領。
“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關鍵是要養成讀書的習慣。早年在長沙求學時,毛澤東同志就曾寫下“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的對聯來勉勵自己堅持讀書。長征路上,盡管生病躺在擔架上,他也沒有中斷學習。在延安,毛澤東同志不僅自己堅持讀書學習,還號召黨員干部加強讀書學習,他說:“如果再過10年我就死了,那麼我就一定要學習9年零359天。”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曾組織《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學習小組,就連自己66歲生日那天也沒有中斷過學習小組的讀書活動。學習毛澤東同志“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的勤學精神,作為黨的事業接班人和干事創業主力軍的廣大青年官兵,應當自覺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始終保持“一日不讀十日空”的緊迫感和“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危機感,把讀書學習當成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作為淨化靈魂、培塑情操的有效手段。
“書不可以一日不讀”,靠的是“擠”和“鑽”。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針對一些干部總說“工作忙”“看不懂”的現象,毛澤東同志勉勵大家要像木匠“釘釘子”“鑽木頭”一樣“擠”時間、“鑽”進去。讀書就要學會“擠”和“鑽”。所謂“擠”,就是要多下“擠時間”的功夫,真正把讀書學習當作一種精神需求來滿足,而不是當成任務、看成負擔,要真正做到愛讀書、善讀書、享受讀書﹔所謂“鑽”,就是要破除“裝點門面”式的淺表化讀書習慣,丟掉“隻言片語”式的碎片化讀書方式,傳承“吃小米飯,攻理論山”的優良傳統,把讀書當成“攻書”,全面系統學,深入徹底學,摸清理論全貌,領悟內在邏輯,直至融會貫通取到“真經”。
保持“本領恐慌”,追求“學到底”
■華金良
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我們隊伍裡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為說明這個問題,他還打了一個生動形象的比方:“好像一個鋪子,本來東西不多,一賣就完,空空如也,再開下去就不成了,再開就一定要進貨。”這裡,毛澤東同志不僅提出了“本領恐慌”問題,還對什麼是“本領恐慌”作了通俗闡釋,並給出了解決問題之方,即使今天讀來依然深受啟發。
本領是一個人干事創業之本,本領高強方能事業興旺。但任何人都不可能生而知之、生而能之,更不可能輕而易舉成為“全能選手”、專業高手,即便平時注重學習積累,也難免在一定時候和某些方面面臨“本領恐慌”。特別是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日新月異,戰爭制勝理念、制勝要素、制勝方式都在發生重大變化,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愈發凸顯。面對新使命新挑戰,我們須清醒認識到自身素質本領與肩負職責使命存在的差距,始終保持“本領恐慌”,一刻不停地加強讀書學習,一刻不停地加快提升本領。習主席強調指出,“學習本領是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第一位本領”。黨員干部須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努力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視野格局,著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
然而,學習不是漫無目的地學,需要聚焦“本領恐慌”的“痛點”,增強讀書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持續為自己的“知識存單”和“能力賬戶”充值,盡快補齊能力素質的短板。要突出理論素養這一“最根本的本領”,充分認識馬克思主義“是每一個革命者應該學習的科學”“馬克思主義的書要讀”,切實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當前尤其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好蘊含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掌握“六個必須堅持”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加強理論修養、厚實理論功底,擦亮“政治慧眼”、煉就“金剛不壞之身”,使自己真正成為理論上的“深耕者”、政治上的“明白人”。
加強讀書學習,要確立學習一定要“學到底”的目標追求。毛澤東同志說過:“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我們務必要“克服自滿的壞現象”,消滅這一“最大頑敵”,像毛澤東同志“不下一百遍”讀《共產黨宣言》那樣,一定“要能夠精通它”,學到精髓、悟到真諦。要弘揚“攻書”精神,“把書當敵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讀”,打好讀書學習中的“攻堅戰”,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學好學透軍事高科技知識,切實擺脫“沒有學問”的困頓,使自己在讀書學習上不斷提高、日益精進。
“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
■向迎佳
毛澤東同志一生酷愛讀書,並且博覽群書,但他讀書並不隻在於多,還在於堅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運用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開拓出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和事業發展新局面。
毛澤東同志曾說:“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我們隻有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行動並取得實效,才算真正讀到了位、學到了位。
毛澤東同志一生閱讀最多的是馬列著作、哲學和文史類書籍。毛澤東同志從來不是為讀書而讀書,而是堅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於聯系中國的實際,解決中國的問題。他曾對人說過自己讀《共產黨宣言》的情形:“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產黨宣言》就翻閱過多次。讀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在於應用,要應用就要經常讀,重點讀,讀些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當前,我們擔負的工作任務繁重,個人精力也是有限的,在讀書學習中要自覺用好“經常讀,重點讀”的原則,做到讀書學習與自己肩負的職責相一致,同個人應該具備的學識相匹配,堅持學用結合,堅持缺什麼補什麼,堅持在有用、管用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增強做好工作的本領。
“為學之道,必本於思。”毛澤東同志讀書總是伴隨著深邃的思考,按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一當“聯系員”,二當“評論員”。他讀一本書,往往兼顧一類書對照讀,他的讀書評論,妙語連珠,給人以深刻的啟迪。他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拿“曹劌論戰”的故事說明怎樣以弱勝強﹔在《矛盾論》中,用《山海經》的“夸父追日”、《淮南子》的“羿射九日”等典故,闡述解決矛盾的辯証方法﹔在《愚公移山》中,運用“愚公移山”的寓言,鼓舞全黨同志“挖山不止”的信心和決心……毛澤東同志讀書的廣泛聯系和深入思考深刻啟示我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必須以思考為根本。在讀書中增長知識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啟發思維,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隻有善於思考、舉一反三,才能夠獲得真知灼見,洞悉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以指導實踐、推進工作。
“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毛澤東同志在讀書中也十分注重總結經驗。讀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他深刻總結李自成失敗的經驗教訓,警示全黨同志“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讀《孫子兵法》,他既注意從中國傳統軍事理論著作中汲取營養,又善於總結現實的經驗,把《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在中國革命戰爭中運用得出神入化。在讀書學習中,通過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注意總結自己的經驗,方能豐富我們的智慧,提升我們的能力,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打一仗進一步,在不斷總結中推動部隊建設向前發展。
來源:《解放軍報》(2023年12月26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