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
習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深刻指出:“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回望歷史,正是因為廣大人民不懼風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戰、攻堅克難,我們的步伐才能走得很堅實、走得很有力量、走得很見神採、走得很顯底氣。前行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戰勝艱難險阻、創造歷史偉業。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馬克思主義從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探尋歷史運動的本質和時代發展的方向,揭示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告訴我們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是歷史進步的真正動力。“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在創造歷史中起決定性作用。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行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和從事政治、科學、文化藝術等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前提﹔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是人民的實踐活動﹔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在創造社會物質和精神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並改造著社會關系。因此,人民群眾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歷史上,中國人民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民族發展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培育了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隻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能夠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利益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老百姓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各民族謀幸福。也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傾聽人民心聲,汲取人民智慧,從而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團結奮進力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黨的百余年歷史,是一部為人民打江山、守江山的歷史,也是一部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歷史。
人民是戰爭勝利最深厚的偉力。“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習主席深刻指出:“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人民軍隊的根脈,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人民戰爭的偉力,來源於人民的偉大力量。”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軍政軍民團結是我們黨和軍隊特有的政治優勢。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打江山、守江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百余年黨史雄辯証明,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黨正是靠著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靠著不斷汲取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從而披荊斬棘、一往無前,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是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出來的。革命戰爭年代,面對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艱巨任務,黨依靠人民的武裝和人民的擁護戰勝了強大的敵人。紅軍長征時期,人民就是黨和人民軍隊的銅牆鐵壁﹔抗日戰爭時期,黨廣泛發動人民群眾,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解放戰爭中,老百姓用小車推出淮海戰役的勝利、用小船劃出渡江戰役的勝利。正是依靠人民的偉力和支持,黨領導各族人民徹底結束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是人民干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后,面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黨依靠人民“無限的創造力”,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正是在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建設社會主義的激情和干勁推動下,我們實現了從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面臨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等任務。黨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充分激發了廣大農村、城市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讓全社會朝氣蓬勃、活力迸發,使國家日益富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在改革開放的歷史舞台上,億萬人民主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劇目篇章,使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黨始終注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全體人民投身新時代偉大實踐,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踐雄辯証明,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凝聚起我們黨披荊斬棘的奮進動力。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
一路走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向未來,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依靠人民團結奮斗。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號角。在創造新的歷史偉業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牢記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也是實踐的主體,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其煥發蓬勃的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認識到人民群眾的實踐是創造性的實踐,蘊藏著無窮的創造潛力和聰明才智,始終做到依靠人民智慧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各種難題,創造性地完成各項任務、推進各項事業。要廣泛凝聚人民力量,放手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將人民組織動員起來,把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不斷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的篇章。
防范化解風險挑戰必須依靠人民構筑銅牆鐵壁。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前進道路上,我們要戰勝各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必須緊緊依靠全體人民。一方面,要集中人民實踐智慧。人民群眾身處實踐最前沿,對趨勢變化、風險挑戰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聰慧,隻要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另一方面,要升華人民實踐經驗。人民群眾不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隻要我們緊密聯系人民群眾、經常深入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真心拜人民為師,誠心向人民學習,虛心向人民求教,就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人民子弟兵。現代戰爭不僅是軍事體系間的較量,更是以國家整體實力為基礎的體系對抗,人民的支持是我們打贏未來戰爭的深厚基礎。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聖職責,堅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始終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保持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關系,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勇於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廣大官兵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切實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堅定不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永遠做人民子弟兵,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海軍指揮學院)
來源:《解放軍報》(2024年1月29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