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媒體矩陣賦能高校網絡思政創新

作者:劉三寶 於久霞    發布時間:2024-01-3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各抒己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網絡已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習生活的重要空間,要提高網絡育人能力,扎實做好互聯網時代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光明日報》多次刊發關於網絡思政、思政教育的報道與文章,比如《用數字化技術激活思政課新生態》《數字化賦能思政課現代化變革的三個途徑》等。筆者認為,高校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強化互聯網思維,創新傳播話語表達、拓寬傳播話語載體、強化傳播隊伍引領,以新媒體矩陣賦能高校網絡思政從“指尖”到“心間”。

傳播話語上“改文風”,讓網絡思政“活起來”

網絡新媒體時代,主流話語傳播的敘事規則被不斷改寫,話語文風也不斷推陳出新。青年學生喜歡平等、活潑、有趣的交流方式。如何以新媒體增強傳播話語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方面,運用學術講“政理”。政治立場問題決定著理論宣傳的基點和歸宿。高校要高瞻遠矚、立場鮮明地講清楚“政治”背后的“道理”,運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引導學生在理論和實踐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讓網絡思政工作有底氣、接地氣、聚人氣。另一方面,善用故事講“事理”。網絡文化的興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主體性表達。會講故事、講好故事、傳播好故事至關重要。因為隻有讓網絡受眾讀懂聽懂看懂,網絡思政的引領力、傳播力、影響力才會產生。高校網絡思政要變被動“灌輸”為主動“點擊”,善用言之有物的實話、言之有據的真話、言之有理的新話,把深奧的理論用生動形象的故事講出來,用年輕人喜歡的文藝節目講出來,用沾著泥土冒著熱氣的話講出來,讓學生愛聽想聽、樂於接受。

傳播載體上“拓渠道”,讓網絡思政“融起來”

青年學生注意力在哪裡,網絡思政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裡。新媒體建設注重的是多元化互動、即時化呈現、精准化傳播的表達方式。如何讓網絡空間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一方面,在搭建多樣化傳播載體上下功夫。高校網絡思政工作不是傳統的官方媒體平台單向直線式“轉播”,而是全媒體平台共同參與的雙向交互式“直播”。高校要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要加強網絡資源建設,實現校屬媒體正確價值觀的傳達,打破“信息繭房”造成的思維固化和認知局限,要尊重網絡傳播規律、回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升平台用戶黏度,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高校師生形象,讓思想引領既有“共識”又有“共振”,既有“共鳴”又有“共情”。另一方面,在提升對外傳播能力上下功夫。網絡新媒體時代的世界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地球村”,高校要切實提升網絡思政話語的解釋力和吸引力,引導學生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

傳播隊伍上“聚能量”,讓網絡思政“動起來”

教育與其說是“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不如說是發掘智慧的源頭活水的過程。網絡思政教育不是孤立無援、單打獨斗的“獨角戲”,而是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共同演繹的“協奏曲”,重在建立多梯隊、專業化、常態化的工作隊伍,激發全員參與的動力和活力。一方面,匯聚課堂教學主渠道的“動能”。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善用互聯網引導學生正確識別、區別對待、歸類分析各種思潮,客觀、理性、精准地揭露錯誤思潮的表現和危害﹔要建立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潛心教書育人、深諳傳播規律的課程思政教師隊伍,深入挖掘學科專業的育人元素,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預判性,敢於、善於、精於同網絡新媒體打交道,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另一方面,積蓄日常思政主戰場的“勢能”。高校要打破課堂教學、黨政管理和日常思政之間的壁壘,著力配強一支應對及時、工作協同、全網在線、深入學生的日常思政工作隊伍,對標網絡思政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需求、接受習慣等角度出發,准確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思想動態和利益訴求。要著力打造一支“講政治、懂法律、懂學生、懂傳播”的隊伍,提高他們熟練運用網絡新媒體進行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敏銳做好輿情分析研判,對於網絡上的雜音,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反饋、第一時間處置,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將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轉化為“最大正能量”。

(作者:劉三寶、於久霞,分別系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華中農業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光明日報》( 2024年01月30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