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思考何談表達?警惕短視頻語言破壞邏輯思維

作者:王志偉    發布時間:2024-02-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

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基礎,如今不少年輕人卻時常感到“有話說不出”“說得不准確”,甚至慢慢變得“無話可說”,是什麼困住了年輕人的表達?日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了重慶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郭小安,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探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不出口、詞匯貧乏,不少年輕人覺得自己“詞窮”了,您如何看待該現象?

郭小安:“詞窮”更嚴重點講叫“語梗”,即語言文字表達好像被梗塞住了,表達能力萎縮。其他年齡段群體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詞窮”現象,但在年輕人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作為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群體,年輕人的語言表達習慣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巨大變化。“詞窮”並非意味著日常詞匯量的減少,相反,原有的詞匯量並沒有發生太多變化,加上創造出來的網絡流行語,詞匯量還在不斷增長。但是,年輕一代對原有詞匯的熟悉度和掌握度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多樣的網絡化表達方式,圖像、段子、表情包、流行語等是他們重要的語言工具,而在離開網絡環境時,他們就會變得局促不安,“提筆忘字”“笨嘴拙舌”“詞不達意”等現象頻現。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您覺得年輕人為什麼會出現“詞窮”問題?

郭小安:首先是過度依賴媒介技術。現在媒介技術發展很快,想吃什麼不用自己做,點個外賣就能送到家﹔購物不需親臨現場,網上就能下單﹔開車無需認路,依靠導航就行﹔作匯報無須親自動筆,AI工具能快速生成。雖然媒介技術能夠解放人的身體,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過度依賴會導致個體表達能力、思考能力、動手能力退化,甚至導致感官或身體機能萎縮。

其次是過度依賴線上溝通削弱了線下交流。現在不少年輕人是“低頭族”,彼此的聯系主要在線上,線下的面對面交流顯得“無足輕重”。過去坐火車長途旅行時,總會有人找話題打破沉默,但現在這樣的現象已經很少見了,因為隻要有手機在手,就能沉浸在線上交流中,完全沒有必要打破線下交流的沉默﹔過去參加好友聚會時,朋友一見面常有聊不完的天、說不盡的話,而現在簡單寒暄后,便沒什麼可多聊的,好像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這種線下交流的“無話可說”還體現在家庭中,有些年輕人回家之后,好像沒有特別多的話要和父母說,因為平時會打電話和視頻交流,從朋友圈也能了解各自最新情況,深度交流好像沒必要了。

最后是“視覺傳播”帶來年輕人思維模式的變化。語言背后體現的是思維,過去的文字表達需要調動個人的知識積累進行遣詞造句。但現在不少年輕人迷戀短視頻,習慣了用淺白的網絡語言進行表達。網絡語言的復制模仿、隨意改編、混亂使用可能會重塑青年群體的語言,進而影響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習慣。久而久之,“短平快”取代深度思考,“感官刺激”取代“理性思維”。因此,短視頻語言取代文字表達,不僅會帶來“詞窮”問題,還可能導致個人邏輯思維的破壞和理性思考的缺失,這是值得我們警惕和反思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各種AI工具的普及,您覺得會給年輕人的表達能力帶來哪些影響?

郭小安: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平時與大學生接觸較多。我的直觀感受是,現在的年輕人使用媒介技術獲取信息的能力顯著增強了,但一些基本能力卻處於退步的狀態。有些學生僅在手機上瀏覽文獻,很少走進圖書館與經典對話,甚至有些學生不知道經典為何物。我時常告誡他們要“多讀書、多沉澱”“越是碎片化時代,越要重視經典閱讀”“越是條件便利越不能丟棄笨方法”。在課堂上,我甚至要求學生盡量不帶電子產品,鼓勵他們攜帶經典著作。從2016年起,我會不定期地舉辦讀書沙龍,就是希望鞏固學生的專業基礎,培養學術專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當前,學界已經開始關注“反連接”“數字排毒”“媒介倦怠”“社交媒體齋戒”等現象,這是對當下過度媒介化的一種思維矯正。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近幾年,“互聯網嘴替”成為熱詞,“嘴替”代表著別人說出自己的心聲。您如何看待“互聯網嘴替”的出現和流行?

郭小安:“互聯網嘴替”引發年輕人共情,從積極方面來說,反映了年輕人在高度緊張、充滿內耗的情況下,獲得了一種情緒宣泄方式,能夠緩解生活壓力。但也應當注意,“嘴替”受到歡迎只是得到某些群體的認同,一旦你的“嘴替”與我的“嘴替”意見相左,可能會產生群體之間的爭論、互撕,引發網絡暴力。

“嘴替”的出現,也反映出一部分年輕人放棄了自我表達、自我思考,是一種自我權利剝奪。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度剖析和思考,如果是不想說、不會說,這與年輕人的“詞窮”現象有關﹔如果是不敢說、不願說,則需要為年輕人提供敢於表達的社會環境。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應對“詞窮”問題,您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郭小安:首先,要豐富文化積累。“詞窮”現象反映出當下的年輕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累太少,比如形容某個事物好看,除了說“美”“漂亮”,就沒別的詞匯了,但如果熟知唐詩宋詞,有古文的積累和沉澱,就會有更豐富的表達,“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近年來,主流媒體打造的一些文化類節目,比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關注,讓觀眾感受到傳統文化、詩詞的魅力,這類節目起到了很好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提高年輕人的文化鑒賞力。古詩詞很多人都背過,但對文字的語感和審美卻沒有養成。提升語感需要大量閱讀,提升審美則需要知道哪些是美的,哪些文字是精品、經典,學會用比較美的文字去表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要在教育過程中進行引導,幫助年輕一代養成語言審美,提升對美的鑒賞能力。

此外,還需要從文字的規范性入手。現在的“火星文”“網絡用語”很普遍,而且各個年齡層玩的“梗”不一樣,容易導致群體之間的交流障礙。我們一方面要正視年輕人玩“梗”的需求,網絡流行語是他們的放鬆方式之一,但也需要加以引導,倡導必要的文字規范性,培養和提升年輕一代的文字基本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您一直強調互聯網技術對年輕人表達能力的影響,如何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

郭小安:我們如今的生活已經充分媒介化了。媒介技術在不斷擠壓個人的生活空間,無孔不入地滲透進個人的生活。但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驚喜於“手機無所不能”,歡呼“媒介是人的延伸”的同時,也要警惕媒介技術帶來的“自我麻醉”“自我沉迷”等負面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導致的后果是,媒介科技越發達,人的感官越退化,精神越發空虛,思維越發枯竭。因此,要妥善處理好科技與人文之間的關系,倡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多樣化生活方式的回歸。對個人來說,要學會給生活留白,不要被手機完全佔滿。平時可以嘗試與家人、朋友多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多參加運動鍛煉,回歸大自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志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27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