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學習習近平關於基礎研究的重要論述

作者:宿凌    發布時間:2024-03-12    來源:黨的文獻
分享到 :

習近平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加強基礎研究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全面謀劃基礎研究工作、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不確定性到確定性的必然選擇。”基礎研究作為科技創新的“源頭活水”,在科技創新領域具有基礎性地位,處於從研究到應用再到生產的科研鏈條的起始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從基礎研究發力,重視和激勵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開發,從源頭和底層夯實我國科學體系根基。

(一)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

新技術、新產業的形成,需要基礎研究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發現新的科學原理。習近平指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縱觀科學發展史,基礎研究的突破性進展往往對社會的發展,對新技術、新產業的形成產生革命性的影響。15世紀中期,以哥白尼《天體運行論》為代表的天文學大發展,帶動了自然研究的進步。恩格斯指出,哥白尼的著作使自然研究“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而且很有力量”。此后,天文學、數學、力學、物理學等各早期基礎學科的獨立發展,帶動了科學和技術的大踏步前進。進入16世紀后,人類社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基礎科學在科技創新方面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17世紀到 18世紀,近代力學、熱力學的發展,帶動了蒸汽機的發明,宣告了工業革命的到來。19世紀末 20世紀上半葉,電磁感應定律的廣泛應用,電磁波的發現以及電磁場理論的建立,無線電通信事業開始蓬勃發展,開啟了工業電氣化時代的進程。20世紀初,核物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層出不窮,使原子能等技術趨於實用化。進入 21世紀,以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為代表的基礎科學領域正在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因此,從世界科技創新發展歷程看,每一次科技進步和產業革命都與基礎研究的大發展緊密相關。可以說,沒有基礎研究作為科技事業大廈的地基,科學技術上就不會有根本性質的進步和革新。

(二)當今國際科技競爭日趨激烈,世界主要科技強國都在加強基礎研究戰略部署

事實表明,世界科技強國都是科學基礎雄厚的國家,都是在基礎研究領域處於領先行列的國家。基礎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形勢復雜,高科技領域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習近平指出:“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基礎研究無疑就是實現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和把握科技發展先機的重要抓手。美國、俄羅斯、歐盟、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都普遍出台了基礎研究發展戰略,鼓勵變革性原創探索,不斷優化基礎研究發展環境。2021年 4月,美國制定了《無盡的前沿法案》,設立技術和創新理事會,以加強在關鍵技術重點領域中的基礎研究﹔俄羅斯制定《俄聯邦基礎研究長期計劃(20212030)》,預計投入 2.15萬億盧布支持所有基礎學科﹔歐盟在已經啟動實施的研發框架計劃“地平線 2020”中將“打造卓越科學”作為戰略目標之一,資助從基礎研究到創新產品市場化的整個創新鏈所有環節﹔英國在 2020年出台《研發路線圖》,加強對基礎研究的長期支持力度和在國家戰略層面的引導和統籌,計劃推進高水平的基礎研究機構和設施建設﹔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成立了戰略性基礎研究部,有計劃地推進基礎研究和尖端研究開發。縱觀當今世界,在科技創新這個國際博弈的戰場上,主要科技強國都在不斷完善和強化基礎研究體系,並將其作為國家長期發展戰略加以推進,力爭在國際科技競爭中搶佔優勢地位。

(三)基礎研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

習近平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發展,“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其中一個重點是,“強化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以將基礎研究作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是因為基礎研究作為一種對基礎科學、前沿科學的原始研究、底層研究,雖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但能對學科突破、應用研究、產業革命等產生重要且深遠的影響。實踐表明,基礎研究通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能夠提出更多的原創理論,作出更多更新更具前瞻性的原創發現,從而加快培育出新的增長點,取得首創性、突破性和引領性的創新成果,推動形成基礎牢、能級高、韌性強、可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基礎學科之間以及基礎學科同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往往能夠促成重大科學發現和新興學科的產生,推動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的形成,是科學研究中最活躍的部分之一。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貫徹好,就要重視加強基礎研究,切實使基礎研究成為科技創新之源、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和促進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

(四)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要靠基礎研究的突破

習近平強調:“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為我國發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關鍵核心技術一般指的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最重要的技術和工藝,在產業技術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通常在短期內難以模仿或掌握,呈現出稀缺性和獨佔性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市場價值和強大的競爭優勢。當今世界,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越強、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越多,未來發展的空間才能越大。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國家為壟斷自身科技優勢,強化自身經濟和科技霸權,大搞脅迫外交,把科技問題政治化,對我國科技發展實施遏制和打壓,強推“科技脫鉤”,構筑“技術高牆”,試圖對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行業實施“卡脖子”。在這種情況下,在“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刻不容緩。習近平指出,“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就會被卡脖子、牽鼻子,不得不看別人臉色行事”。那麼,如何從源頭上尋找解決方法?習近平指出:“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因此,必須牢牢把握科技發展大趨勢和國家戰略需求,將加強基礎研究作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的根本之策,從基礎研究上下功夫,把關鍵核心技術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搞清楚,積極搶佔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二、新時代我國基礎研究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為實現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工作,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強化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系統布局,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一)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取得原創性突破,顯著提升我國科學研究整體實力

在基礎前沿方向能否完成重大研究任務、取得重大原創成果,是衡量基礎研究實力的重要標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從 2012年的 1萬億元增加到 2022年的 3.09萬億元﹔基礎研究投入從 2012年的 499億元提高到 2022年約 1951億元,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由 4.8%提升至6.3%,年均增長近15%,接近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速度的 2倍。我國在化學、材料、物理等基礎學科研究方面已居於世界前列,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鐵基超導材料、多光子糾纏等前沿方向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在中微子震蕩、腦科學、類腦芯片、干細胞、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等研究領域取得原創性突破。我國成功組織了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如“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天問一號”開啟火星探測,“懷柔一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成功發射,“慧眼號”直接測量到迄今宇宙最強磁場,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沖星,新一代“人造太陽”首次放電,“雪龍 2”號首航南極,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機原型機“祖沖之號”成功問世,等等,推動我國科學研究整體實力顯著加強。

(二)一批高質量源頭科技成果實現應用化、規模化、產業化,為“中國制造”賦能提速

高質量源頭科技供給,能夠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注入強勁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以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帶動產業向中高端發展,在一些戰略性產業方向強化基礎研究,推動一批高質量源頭科技成果實現應用化、規模化、產業化。例如,我國在物理學、電子學、材料學、化工學、空氣動力學、人機工程學等基礎學科實現重要突破,創造性地將3D打印、復合材料、數字化設計、人機交互等技術應用於 C919國產大飛機的研發制造,成功完成全部適航審定工作並獲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証﹔我國創新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安全系統及雙層安全殼等技術,成功將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成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中國名片”﹔我國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將數字技術與各行業加速融合,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率先實現 5G移動通信技術規模化應用,已建成全球最大 5G網。此外,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使“中國制造”邁向更高水平。

(三)一批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成使用,為滿足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需求提供物質保障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的重要支撐平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投入上持續發力,已布局建設 57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散裂中子源、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等一批科技基礎設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前沿科學研究探索、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開發提供了極限研究手段。同時,我國積極推動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在“十三五”時期已有4000余家單位 9.4萬台(套)大科學儀器和 82個重大科研設施納入開放共享網絡。當前,我國產業創新平台建設正在向體系化拓展,面向集成電路、生物育種、先進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等基礎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已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並圍繞解決實驗室技術熟化、工程化和成果轉化等問題,建設了一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突破、科研成果工程化實驗驗証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一批事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功,為保障人民生活福祉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排在第一位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緊緊依靠科技攻關這個有力武器,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為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后,我國迅速組織藥物研發、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基礎跨學科科研攻關,不到一周時間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分離毒株﹔通過對病毒生存環境、傳播途徑、致病機理、危害性致命性等方面的科研攻關,為黨中央制定科學防控政策策略提供了基本依據﹔多個動物模型和數據構建為開展疫苗和藥物研發提供了基本支撐﹔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開展流行病學和病毒溯源的精准度和篩查效率,這些都為我國奪取抗擊疫情全面勝利提供了條件。

三、新征程上必須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戰略支撐

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推進,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基礎研究轉化周期明顯縮短,國際科技競爭向基礎前沿前移的形勢下,必須從多個維度綜合施策、多向發力,進一步加強我國基礎研究並不斷取得新進步新進展。

(一)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

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是形成高效的組織動員體系和協調的科技資源配置模式最重要的保障。習近平強調:“要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把握方向,突出重點,形成拳頭,狠抓落實”,並著力“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是我們推動事業發展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國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制度保証。當前,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關聯度日益加強,必須強化黨對重大科技創新工作的領導,健全並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作用,認清我國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長處和短板,優化配置創新資源。組織開展基礎研究攻關,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確定正確的技術跟進和突破策略,瞄准事關我國經濟發展、國家安全、人民福祉的領域,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抓基本、抓尖端、抓重大,重點支持具有先發優勢、引領未來發展的基礎前沿學科,以形成競爭優勢、贏得戰略主動。同時,“要處理好新型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的關系”,針對不同類型的基礎研究,加強分類施策。

(二)強化基礎研究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

習近平指出,強化基礎研究,要“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堅持目標導向,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同時統籌遵循科學發展規律提出的前沿問題和重大應用研究中抽象的理論問題,瞄准基礎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另一方面,也要鼓勵自由探索,充分尊重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靈感瞬間性、方式不固定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為科研人員提供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証的寬鬆條件,鼓勵他們勇於挑戰最前沿的基礎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習近平還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組織推進戰略導向的體系化基礎研究、前沿導向的探索性基礎研究、市場導向的應用性基礎研究,注重發揮國家實驗室引領作用、國家科研機構建制化組織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主力軍作用和科技領軍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為此,要建設好基礎研究高水平支撐平台,加快提升科研主體創新能力,做大、做強、做優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加強基礎學科發展和科教融合發展為目標發展新型研究型大學以及新型研發機構,探索新型研發組織形態,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要形成強大的基礎研究骨干網絡,聚焦重點行業和產業發展需求,布局建設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基地,加快建設基礎研究特區,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礎平台﹔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科技文獻和數據平台,鼓勵率先開發利用在我國學術平台發表的重大基礎研究成果和具有原始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研成果。

(三)深化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

習近平指出:“世界已經進入大科學時代,基礎研究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導對基礎研究產出的影響越來越大。”提高基礎研究投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是推動基礎研究加快發展的大趨勢。當前,我國支持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雖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著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要把基礎研究作為長期工作持之以恆推進下去,必須在明確我國基礎研究優勢特色、前進方向和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優化細化改革方案,全面推進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特別是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在考慮國家財力水平、保持合理投入強度的條件下,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鼓勵社會力量設立科學基金、科學捐贈等多元投入,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聯合基金資助效能,建立和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要優化國家科技計劃基礎研究支持體系,堅持按目標成果績效考核為導向統籌基礎研究資源配置,完善基礎研究項目組織、申報、評審和決策機制,實施差異化分類管理和國際國內同行評議。要健全同基礎研究長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評價激勵、成果應用轉化、科技人員薪酬等制度,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基礎研究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和基礎研究先鋒力量。

(四)加強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是黨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務。習近平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台,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投身基礎研究,打造和壯大科技領軍人才隊伍和一流創新團隊,要加大各類人才計劃對基礎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制定並深入實施基礎研究人才專項,“不論資歷、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為基礎研究人才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和保障。要走基礎研究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領軍人才挂帥出征”。要優化基礎學科教育體系,“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充分發揮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探索基礎學科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同時深入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全方位推進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源源不斷地造就規模宏大的基礎研究后備力量。要加強科研學風建設,引導科研人員摒棄浮夸、祛除浮躁,放眼長遠,坐住坐穩“冷板凳”,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靜心做學問、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五)塑造有利於基礎研究的創新生態

開展基礎研究離不開精神激勵。習近平指出:“我國幾代科技工作者通過接續奮斗鑄就的‘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科學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時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國特色創新生態,成為支撐基礎研究發展的不竭動力。”長期以來,我國科技界涌現出許多受到人民愛戴的科學家,他們堅守精神追求,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是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典范。要教育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傳承老一輩科學家以身許國、心系人民的光榮傳統,廣泛宣傳在基礎研究等科技領域涌現的先進典型和事跡,鼓勵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主動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積極投身科技創新事業,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而不懈奮斗。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要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將科普作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舉措,“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線上線下多渠道傳播科學知識、展示科技成就,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要切實推進科教融匯,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基礎教育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應從娃娃抓起,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增強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為創新型國家建設蓄積更充足的底氣。習近平強調,“科學實驗課,是培養孩子們科學思維、探索未知興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志向,當下勇當小科學家,未來爭當大科學家,為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此外,他還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積極發揮作用,“把加強基礎研究納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基礎研究實現高質量發展”,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六)廣泛開展基礎研究國際合作

習近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科學技術具有世界性、時代性,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當前,全球科學研究中許多問題的范圍、規模和復雜性不斷擴大,往往超出單一國家的科研能力,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成為一種必然。面對少數國家的打壓、圍堵,中國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的腳步隻會更加堅定,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擋。在科學研究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須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和舉措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強化創新伙伴關系,共同推進全球科技進步。要前瞻謀劃和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積極推動國際社會“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圍繞糧食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層空間利用等全球問題拓展和深化中外聯合科研。要積極參加或發起設立國際科技組織,主動參與完善國際相關科技法律法規、倫理審查規則和監管框架,為我國科技強國建設打造良好外部環境。要構筑國際基礎研究合作平台,牽頭開展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設立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外開放力度,拓展和深化國際聯合基礎科研。與此同時,習近平還強調,要“有效維護我國的科技安全利益”,“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努力增進國際科技界開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征程上,必須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關於基礎研究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強基礎研究的重要部署,加快推進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成世界科技強國筑牢根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編審)

(來源:《黨的文獻》202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