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追經典成為新風尚

原標題:讓追經典成為新風尚
作者:冷凇    發布時間:2024-03-20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

【影視銳評】

近日,“重溫經典”頻道面向全國有線電視和直播衛星電視用戶開播,向用戶提供免費的經典電視內容。從《紅樓夢》《四世同堂》等電視劇,到《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等動畫片,再到《話說長江》《望長城》等紀錄片,這些經過時間檢驗,始終散發著文化魅力的影視藝術精品再現熒屏,春節期間在21個地區收視率超過半數衛視頻道。當一幕幕精彩的畫面鋪陳開來,當一段段陳年的記憶不斷重現,電視經典穿越時空,釋放出意味雋永的時代價值。

隨著技術進步、產業發展,各種題材類型的新作品層出不窮,影視文化消費已從最初的匱乏走向富余。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還要重溫經典?這是因為經典影視作品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生長出來的藝術碩果,值得一品再品。很多能成為經典的影視作品用影像展示文學經典、歷史經典、中國紅色經典等經典內容。比如,電視劇《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四世同堂》,紀錄片《唐之韻》等取材自文學名著,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紀錄片《南宋》聚焦對中國乃至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歷史時期或故事。電視劇《孔子》《司馬遷》等以為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作出杰出貢獻的真實人物為原型。這些經典內容意蘊厚重,背后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支撐,形成了雋永悠遠的意義空間,通過電視作品積極、正向的呈現,營造出意蘊厚重的影像世界,能帶領觀眾深入思考。在當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渠道之便捷前所未有,從短文字到短視頻應接不暇,深入思考的機會卻越來越少。在經典意識面臨挑戰的時候,經典給予的深刻藝術體驗顯得格外珍貴。“重溫經典”頻道獲得良好的收視成績,一個原因就是其播放的經典作品呼應了當下觀眾渴望通過有深度的觀賞開掘深層次的精神生活的訴求。

重溫經典影視作品,還能讓人沉浸於永不褪色的家國記憶中。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是電視經典作品集中涌現的時期。這段時間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文化生活日益繁榮,創作者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祖國和人民奮進前行的精彩故事中獲得靈感、汲取素材,創作一批蘊藏著豐富時代信息和深刻家國情懷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經過幾十年的沉澱,成為一代中國人心中寶貴的民族回憶。“看過《冰雪尖刀連》,我最近又重溫《士兵突擊》,從中看到了‘鋼七連’精神的傳承發展脈絡!”“從《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都挺好》,時代不同了,生活條件在變,人們的思想在變,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為之奮斗的精神面貌沒有變。”觀眾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回望國家和民族一路走來的艱辛歲月、榮耀時刻,梳理中國人從普通人到英雄模范的生活史、心靈史,獲得感動之余,也生發出繼續創造美好生活的熱情向往和精神動力。

通過“重溫經典”頻道重溫經典影視作品,還讓人們再次體驗與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的儀式感、沉浸感、互動感。看電視是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自20世紀80年代電視機普及開始,單屏共看形式就像一條聯結家庭情感的文化紐帶,讓家庭成員每晚在固定時間展開交流互動。然而,隨著媒介形態多元發展、媒體技術不斷迭代,影視內容向移動設備遷移,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觀看電視作品。在家庭生活中,單屏共看的習慣逐漸被多屏各看取代,家人們邊看電視邊溝通的機會少了。而“重溫經典”頻道在電視機媒介上提供高質量、特色化的觀賞內容,再次找到了家庭不同年齡層觀眾觀賞訴求的最大公約數。“溫馨,祖孫三代一同守候在電視機前的時光又回來了”“老動畫吸引我和孩子一刷再刷”。頻道開播后,越來越多人回到了電視機前,合家歡的日常觀賞景觀又出現了。

在重返熒屏同時,這些影視行業高峰之作在創制過程中克服困難、勇於創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的感人故事也被挖掘出來。比如,《紅樓夢》劇組舉辦兩期近一年的學習班,參演人員每天跟著紅學家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學習表演,甚至要像大觀園中的姑娘一樣,苦練琴棋書畫,培養角色氣質。正因為如此嚴苛認真的態度,才讓一個個人物仿佛從書卷中走出來一般。這些故事經過媒體宣傳和網絡發酵傳播開去,在社會文化尤其是影視行業中形成一種構筑精品、再造經典的良好風氣。很多從業者意識到,經典作品中承載著能夠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藝術品格和守正創新的精神內核,是老一輩影視從業者高高擎起的藝術標杆與創新旗幟。繼承這種優良傳統,影視發展就有了銳意向前的根基與底氣。

借著“重溫經典”頻道開設的契機,社會上正形成一種看電視、追經典的新風尚。大量經典作品重回大眾視野,有效激發出經典作品蘊藏的文化價值,讓人民群眾共享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改革發展成果,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貢獻。

(作者:冷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視聽新聞與傳播研究室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