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相冊》:融媒時代黨史影像內容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傳播

作者:冷凇 楊雅如    發布時間:2024-05-11    來源:新時代視聽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傳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面向當下信息傳播碎片化的跨屏時代,紀實性黨史影像資料作為一種歷史與情感的延續,需要在創新性轉化中實現創新性傳播,讓歷史記憶“新生”,激蕩時代回響。

《紅相冊》系列融媒體產品,以歷史人物為“母題”,以若干照片為“子題”,將領袖人物從觀眾記憶中的“英雄符號”轉化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真實形象”,帶領觀眾全身心浸入一段段難以忘懷、刻骨銘心、熱血澎湃的革命歷史,是黨史影像移動端傳播的“輕騎兵”,通俗化、鮮活化表達的“翻譯器”,紀實性、真實感營造的“催化劑”,年輕態、國際化傳播的“播種機”。

五端聯動,構建黨史傳播“媒介綜合體”

講好新時代的黨史故事,讓紅色精神如春雨般潤澤大眾文化,需要借力全媒體矩陣的東風,攜手“大屏+小屏”,構建全方位、深層次、多平台的“媒介綜合體”。首先,充分發揮電視端超級宣推和權威背書的功能,主流媒體憑借長期以來堅持的專業性與公信力持續躬耕於高品質的內容生產,已成為精品節目的重要供給站,並在傳播鏈中經過其他四個端口的拆條碰撞出新的裂變效果。其次,利用網絡端圈層細分的分眾開發功能,勾勒出個性化、差異化、垂直化的用戶畫像,並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質算力不斷提高內容傳播觸達的精准化。再次,佔據社交媒體平台中的價值高地,在微信微博端中私域和公域的界限逐漸淡化,基於共享與連接的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的交織不斷助推著社會議題發酵,形成數字輿論戰場,主流媒體須堅持積極的價值導向,扮演對內、對外傳播的“哨兵”角色。最后,發揮短視頻、直播端的長尾傳播優勢,以“個體、大眾、便捷”的視聽傳播形態讓晦澀內容直白化、知識傳播即興化,覆蓋更廣闊的受眾群體。另外,發揮報網公號信息發布的先鋒作用,設置典型選題、極致標題,長尾議題,主題先行設計傳播策略布局。

角色升維,多重轉變重塑傳播視野

從《紅相冊》系列融媒體產品的團隊組建、主題策劃、內容生產到最終推出等多個環節中,能看到多重角色的轉變和升級。依托於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的智力支持,研究者的身份逐漸向傳播者遞進,他們不僅要對歷史資料了如指掌,還要適應當下傳播規律,用接地氣的通俗話語對厚重內容進行表達和轉譯,從年輕人的視角觀察時代變遷,在雙向互動中打破傳播藩籬。傳統的資源庫模式向故事匯轉型,基於對短視頻媒介特性的把握,《紅相冊》從海量素材中凝練“點”狀素材,萃取亮眼吸睛的精華進行故事化改編,滿足觀眾的多元化、趣味性觀看需求。直接史向當代性引申,歷史是一面被時光斑駁的鏡子,需要現實語境下的重新打磨拋光,因此節目內容呈現要超越對歷史的追憶,而找到其與現代化發展相契合的精神關聯,回答時代之問,在文化傳承中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讓百年黨史所蘊含的價值理念跨越時空仍散發光輝。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秋收起義、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一樁樁歷史事件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但在拋頭顱、洒熱血的事件背后更需要從所以然的維度進行解讀,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何意義?用影像化的表達降低理論性知識傳播的理解門檻。

全新視角,重溫歷史鐫刻動情瞬間

面對浩瀚的歷史長河,隱秘而偉大,應知而未知,熟悉而陌生是挖掘史料的三個重要落點。《紅相冊》系列作品以“老照片”為題眼,抓住歷史人物或驚艷或平淡的瞬間,通過對歷史影像資料的復原,讓凝固的時間重新流動,塵封的記憶被掀起鮮艷一角。《紅相冊》之毛澤東的故事以四大分類統領內容創新。第一是重大瞬間類,在接待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留下的珍貴合影中,外國開始深入了解紅色延安根據地的重要篇章緩緩拉開﹔而在毛主席俯下身子全神貫注注視第2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獎杯的照片背后是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一舉斬獲男子單打、男子雙打、男子團體三項冠軍的奪目佳績。第二是經典揭秘類,以照片為切口置入懸念,例如毛主席第一張標准像的由來?為人民服務的由來?在革命歲月中毛主席佩戴過槍支嗎?在問答的過程中層層遞進,推動故事抽絲剝繭。第三類是人物關系類,以毛主席為坐標原點,講述他和他的兄弟、妻子、老師和老朋友之間的相處故事,親情、愛情、師生情、戰友情早已融入革命征程,成為毛主席一生中重要的情感支撐。第四是生活細節類,通過對生活小事的捕捉表現出毛主席不同於嚴肅工作中幽默風趣的一面,於無聲中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創新敘事,“小篇幅”承載“大內容”

在“大與小”關系的處理上,《紅相冊》系列作品呈現出敘事集中、刪繁就簡、節奏明快的特點。利用高潮前置的剪輯手法,將關鍵信息放在視頻開頭,最大限度吸引觀眾的瞬時注意﹔同時將故事中的細節放大化,見微知著、塑造鮮活人物,其中通過毛主席在冬夜中因為專注創作《論持久戰》而被燒破洞的棉鞋以及教小八路軍寫字等細節的呈現,一個勤奮務實又和藹親切的毛主席形象躍然於畫面之中。在敘事時間的把握上,採用非線性結構以適應當下短視頻傳播生態,運用插敘、倒敘形成時光閃回,立足某一時間點的視角回望並再現過去的崢嶸歲月,從過往講歷史人物的“整體、厚重、連續”轉向為“精短、直觀、明了”。除此之外,作品最重要的一點是深深扎根於民族歷史,用真情凝聚家國情懷,建黨百年的磨難、淚水與輝煌早已刻入每個中國人的心底,《紅相冊》系列作品在表達上並沒有刻意的煽情,旁白力爭凝練、精准地講述歷史,而配音也以平靜、平視、平實的口吻娓娓道來,用真摯、真情、真誠引發觀眾共情共鳴,自然而然鏈接起大眾共同的國家記憶。

《紅相冊》系列作品的推出是融媒時代黨史影像內容創新生產的一次有益嘗試,老一輩革命家的音容笑貌被重新煥活,他們的熟悉鄉音、鏗鏘發言、挺拔身姿和不卑不亢的態度跨越時空,讓觀眾心中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陌生。百年黨史積澱了豐厚的創作資源和精神寶藏,未來做好黨史融媒數字作品的可持續生產,還可以從以下角度繼續發力。

於尋常處見驚雷。真實的歷史自有雷霆萬鈞之力,堅持原生態的表達能賦予作品更長久的生命力,開國1949、激戰1950、奪島1954、授勛1955,這些重大事件不僅能形成系列化、矩陣式的傳播效果,同時對其背后那些從未披露的事實的挖掘,還留有許多令人驚異的創作空間。除此之外,借助人物關系和物品載體也能從不同角度解碼歷史的全新色彩,例如毛主席穿睡衣參加陳毅追悼會、罹患癌症的周總理不顧病痛與4000余名群眾一起送行鄧小平出席聯合國大會特別回憶,不同人物間的互動構成了奮斗歲月的一抹溫暖底色﹔而物質載體也是情感的寄托,主席的一餐、總理的大碼鞋、第一輛國產汽車,這些尋常的事物也能夠勾連起不凡的經歷與體驗。

於相似處尋規律。劉效禮主任、冷冶夫主任等老一輩文獻紀錄片創作者創作出了許多影響深遠的經典作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能夠看的更遠,這些作品為新時代創作者提供了大量豐富的可供學習借鑒的經驗和規律。1993年大型文獻紀錄片《毛澤東》就鮮明體現出了政論情懷、深入細節的特點,在影片中既展現了毛主席的叉腰講話姿態和不經意的開會手勢又重點描繪了其在長江、湘江等地鬆弛自在的游泳姿勢,以人帶史,以史寫人的敘事方式增加了宏大主題表達的可看性,這也成為當下創作的主流模式。不過面對傳播生態的變遷,黨史影像內容生產也必須契合用戶接收信息移動化、互動化的特征,在不變的規律基礎上善用新形式、新話語形成自帶互聯網傳播基因的“新興產品”。

於唯一處創選題。利用觀眾對稀缺性和特殊性的關注,將選題方向落在“第一”“之最”“僅此一回”“難得一見”等史料選擇上,例如:1952年10月17日,新中國第一座自主改建的萬噸級深水港塘沽新港﹔毛澤東一生中的唯一——唯一為革命紀念館題寫的館名、唯一一本有親筆簽名的《毛澤東選集》等﹔周總理生命中的若干最后一次——同外國首腦的最后一次正式會談、批示的關於台灣問題的最后一份文件、主持最后一次國慶招待會等。

於智能處增視效。過往的歷史資料在保存過程中大多存在著失真的問題,但時代的記錄往往稀少且不可復制,數字智能技術的升級和應用讓塵封在盒子裡的影像有了第二次生命。數字化修復軟件的加入不僅提升了人力手動修復的速度和效率,而且在清晰度、流暢度、色彩、音質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原來顆粒感十足的模糊畫質不斷從480P、720P到1080P,甚至向2K、4K邁步﹔利用AI技術能夠實現快速一鍵上色,完成色調統一,甚至化靜為動,實現靜態畫面的立體化、動態化編輯,在保留影片本真感的同時,增強藝術欣賞性。焦裕祿在蘭考縣期間僅留下4張黑白照片,但通過大象新聞對老照片的修復和著色后,焦裕祿磨損的衣領、身邊剛長成的綠油油的泡桐林都變得更加貼近和真實。技術的運用讓遺憾得以彌補,不同時空的人們得以再次“重聚”。

每一次翻開歷史相冊,都會更為珍惜當下幸福﹔每一次打開塵封記憶,都會更加堅定前行道路,融媒時代中的黨史影像內容產品既具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又折射出先進的主流意識形態,為大眾打開了一扇與百年黨史溝通的時空之門,在與過去的對話中,完成從歷史的旁觀者到歷史的見証者、親歷者的轉變,深刻體悟厚重的歷史底蘊和熾熱的時代溫度。

(來源:新時代視聽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