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面創新黨史宣傳工作充分彰顯資政育人價值
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去年以來,成都市持續推進黨史宣傳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黨史資政育人實效。
突出“場景營造”,創新拓寬黨史宣傳平台。一是打造公園城市紅色場景。豐富黨史“七進”活動場景,北湖主題公園“紅心驛站”以“黨建紅+生態綠”“小公園+大黨史”工作模式,構筑“實景+沉浸”體驗場景,讓市民在公園、商圈、田野接受景觀化、沉浸式的黨史教育。二是打造成都革命歷史紅色場景。把握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重大時間節點,聯合推出《抗美援朝中的成都力量》檔案展。全力參與市委重大項目紅色場館建設,撰寫高質量展陳文本,全面展現成都解放恢弘歷史,彌補常住人口超過2100萬的超大城市缺乏地標性紅色場館的短板。三是打造群眾身邊紅色微場景。推動“三線建設”主題蓮花社區“川齒記憶”館評審省級黨史教育基地,提檔升級位於鬧市區的祠堂街新華日報舊址,優化位於郊區的“劉鄧潘”起義舊址,打造“推窗見景,出門入畫”的麓湖公園社區黨建黨史角,讓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飛入尋常百姓家”。
突出“潤物無聲”,創新豐富黨史宣傳手段。一是借助科技手段,讓黨史宣傳“身臨其境”。利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技術、裸眼3D等科技手段,增強受眾代入感、體驗感、參與感,沉浸式劇目《星光·1953》引發觀眾深切共鳴。在“成都黨史”官網上開設成都革命歷史數字展館,為受眾隨時隨地學習黨史提供圖文並茂、展陳講解的平台。二是借助藝術手法,讓黨史宣傳“有聲有色”。充分利用音樂、詩歌、戲劇、影視等藝術手段,增強黨史宣傳的鮮活性和藝術性。制作播出的《紅色征程·壯麗詩篇》短視頻,累計播放量800萬余人次,點贊留言120萬余人次。微電影《驛路繁花》、報告文學《情暖巴塘》、紅色劇本《烽起錦江》《信》等從藝術層面實現黨史宣傳“百花齊放”。三是借助文旅體驗,讓黨史宣傳“入腦入心”。系統普查紅色遺址資源447處,成都戰役紀念館暨烈士陵園等13個點位納入《四川省紅色遺址普查成果匯編》,成都市烈士陵園入選四川省首批紅色資源保護名錄,“建川博物館聚落-紅軍長征邛崍紀念館-成都戰役紀念館”等紅色文旅研學路線融入蓉城紅色文旅品牌塑造。
突出“開門開放”,創新構建黨史大宣傳格局。一是建立融入重大主題宣傳機制。把黨史宣傳融入重大主題宣傳,積極謀劃組織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成都黨組織成立一百周年紀念活動,制作《“孤膽英雄”胡修道》短視頻,推出《紀念中共成都地方組織成立一百周年》宣傳片,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提供黨史支撐。二是建立跨區域共建協作機制。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與重慶和德陽、眉山、資陽等市建立黨史工作常態化合作機制,在井岡山舉辦“成德眉資四地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構建成德眉資紅色鄉村旅游聯盟,協同發展成渝紅色聯線、巴蜀文旅走廊。三是建立跨部門橫向合作機制。把握全面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時代機遇,與高校、社科院深入合作,與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馬克思主義學院就共同助推紅色資源開發利用、黨史研究宣傳等方面達成共識,合力形成黨史宣傳“一盤棋”格局。
(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