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滋養當下(序與跋)

作者:高 翔    發布時間:2024-06-0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十件文物裡的中國故事》:中國歷史研究院主編,鞏文等撰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我們隻有從人類社會歷史中汲取更多智慧和滋養,才能弄懂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是這樣,才能搞清楚明天的世界往哪裡去,才能把握當下中國和世界應該行進在什麼樣的發展道路上。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中國歷史研究院團結凝聚全國廣大歷史研究工作者,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養一批學貫中西的歷史學家,充分發揮知古鑒今、資政育人作用,為推動中國歷史研究發展、加強中國史學研究國際交流合作作出貢獻。

為人民做學問,是新時代中國史學的鮮明底色。為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學術研究導向、讓人民群眾共享新時代歷史學發展成果,中國歷史研究院肩負起發揮歷史學資政育人作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推動新時代中國史學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使命,面向全國史學界,組織各領域專家學者,編寫並推出史學類普及性讀物,其內容涵蓋考古學、中國歷史、世界歷史等方面。

“大家寫小書”歷來為中國學術界所倡導,也是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以往史學家們編寫的許多優秀普及性讀物,深得社會各界青睞,為涵養史學素養貢獻良多。在新時代,我國史學工作者接續奮斗、潛心治學,在若干重大歷史問題上取得一系列新認識、新觀點,但其中的大多數並不為大眾所知。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歷史知識的渴求與日俱增,回應時代關切,滿足人民群眾對歷史知識的多方面需求,是新時代史學工作者理應承擔的使命。將專業性的、前沿性的史學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普及性資源,使高深晦澀的史學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走入尋常百姓家,把更多科學的、真實的、客觀的歷史知識傳播給大眾,是新時代史學工作者理應肩負起的責任。

為此,中國歷史研究院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提升大眾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為己任,不斷推動優秀歷史文化研究成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全面謀劃歷史知識普及性工作。我們希望以生動清新的風格、嚴謹朴實的文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潔清晰的內容、圖文並茂的形式、短小精悍的篇幅,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在史學家的筆下,沉寂的人類歷史展現出真實而生動的面貌,“復活”的各類出土文物更加妙趣橫生。當人們暢游在史學知識海洋中時,不僅僅是對古老歷史、燦爛文明的凝望,更能夠從中領略到歷史的博大精深、感悟到文明的源遠流長,從而在對歷史的回望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加滿懷信心地走向未來。

當然,無論考古學,還是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可供普及的科學知識實在是浩如煙海。如何為大眾提供更多雅俗共賞、引人入勝的史學類普及性讀物,如何精准對標不同群體對歷史知識的需求,尚待不斷探索。在此,我呼吁史學工作者把傳播正確、科學歷史知識的責任扛在肩上,把促進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歷史自覺的重任舉在頭頂,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推出更多有靈魂、有思想、有情懷的史學類普及性讀物。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給予我們更多支持和關心,你們的支持和關心將是我們推出更多高質量史學類普及性讀物的最大動力。

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歷史學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此文為《十件文物裡的中國故事》一書序言,本版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7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