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呈現周恩來主持政務的鮮活形象

作者:張軍鋒    發布時間:2024-07-05   
分享到 :

《周恩來主持政務歲月》

熊華源 廖心文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60余萬字的《周恩來主持政務歲月》,是聚焦周恩來26年總理生涯的生平傳記類作品的新收獲。這部凝結了兩位作者大半生周恩來研究心血的厚積薄發之作,全面而深入地解讀了周恩來作為共和國大管家主持政務、統管內政外交工作的方方面面,堪稱共和國歷史的人格化呈現。

本書作者熊華源和廖心文,是國內研究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的專家,長期在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從事毛澤東、周恩來等領袖人物的研究工作,是原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撰的《周恩來傳》《周恩來年譜》的主要編撰者之一,還參與了周恩來各類文集的編撰,並共同或分別參與了《毛澤東傳》《毛澤東年譜》《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等領袖人物傳記、年譜和文獻的編撰,參與《周恩來》《鄧穎超》等多部大型文獻紀錄片的撰稿和拍攝,採訪了大量重要歷史當事人、知情人。這樣的工作經歷和學術積累,使他們不但對周恩來的生平、思想、貢獻、人格精神等方面研究有宏觀的視野、深刻的把握、細膩的體驗,而且有大量鮮活的歷史場景和細節熟稔於心,並對周恩來研究的前沿動態非常了解。

讀罷全書,深感兩位前輩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注入了對周恩來強烈而濃厚的情感,調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有關周恩來的豐厚的學術積累,挖掘使用了一些新的史料,對過去人們熟知的史實也有一些新的解讀。他們以歷史學家的客觀嚴謹、黨史學者的政治覺悟,傾力合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具有強烈感染力、權威性、前沿性的作品。

本書並非普通意義上介紹周恩來總理生涯的傳記,而是精心選取了周恩來26年主政歲月的34個主要關節點,構成全書34章的基本內容。34章大體按照時間脈絡排列,每章都是一個獨立的專題,加上最后的結束語,共同構成一個邏輯清晰、亮點紛呈的整體。

這種專題式結構的一個明顯優勢,是避免了普通傳記作品不可避免的面面俱到,可以省略以往人們熟悉的本書焦點以外的內容,能夠聚焦作者要著力表達的內容,擺脫整體平衡的限制和羈絆。

周恩來26年的總理生涯,既經歷了凱歌猛進、波瀾壯闊的年代,也度過了曲折艱難、憂心如焚的時光。在反“冒進”中,他受到毛澤東的嚴厲批評﹔在漫漫的十年“文革”中,他忍辱負重力挽狂瀾,最后帶著許多遺憾和憂慮去世。周恩來的26年,給中國人民留下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也給后人留下一些疑問。因此,有關周恩來的執政生涯受到歷史虛無主義者肆意造謠和中傷﹔有關周恩來與毛澤東的矛盾、周恩來的家庭生活、周恩來的住院治療、周恩來遺囑、鄧穎超日記等子虛烏有的文字、書籍和話題在坊間混淆視聽、四處流傳,企圖抹黑周恩來的光輝形象,給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本著對周恩來總理的深切熱愛和強烈的歷史責任感,本書兩位作者直面問題,用不容辯駁的鐵的事實,澄清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客觀真實地向廣大讀者呈現出一個光明磊落、充滿智慧、嘔心瀝血、溫暖慈祥的周恩來,一個作為偉大政治家、共產黨人楷模的周恩來,還原出一個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人民總理”形象。廣大讀者既可以在閱讀中深入了解周恩來的思想、實踐、處事方式以及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又可以從一個側面,從周恩來的視角對新中國諸多方面的歷史,對周恩來主政26年裡中共黨史的重大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本書是對共和國歷史帶有鮮明周恩來特色的人格化呈現。從周恩來為新中國奠基、為共和國內政外交的開拓性貢獻的歷史功勛來看,尤其從全書對周恩來總理生涯的權威解讀和周恩來精神風范的深情描寫來說,這樣表述並不為過。

中國自古就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優秀的、能夠廣泛流傳的史學著作往往具有較高的文學性,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就因此在千百年來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受到史學界的推崇。

史學的精髓在於客觀真實、史論結合和歷史結論的科學、服眾﹔文學的精髓在於以生動的細節描寫、真摯的情感塑造真實感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由於黨史類圖書特有的政治性、敏感性,能夠把史學和文學較好融合的優秀著作並不多見。較多的文學性描寫,或者由於作者對歷史人物和歷史場景的陌生,或者作者對歷史邏輯、人物心理和重大事件理解的偏差,很容易出現違背史實的情感泛濫,而許多學究式的作者又很少去考慮讀者的感受。本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作者憑借對共和國歷史、周恩來生平和思想的熟悉,對周恩來偉大人格精神的敬仰,憑借史學素養和文學功底的多年積累,能夠把濃濃的情感自然注入故事化的敘述、細節化呈現之中,使隱藏在大量史料爬梳之后的情景化敘事被賦予了十分飽滿的情感張力。

讀罷全書,掩卷細思,心緒久久難以平復,書中所描述的周恩來在主持政務、處理紛繁復雜內政外交的鮮活形象,仍然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來源:《北京日報》2024年07月05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