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扎實做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委黨史研究中心充分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不斷推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工作走深走實。
編好宣教教材,感悟紅色經典。編好紅色教材,深入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對黨史研究中心史料素材和黨性教育基地紅色資源進行整合,結合中小學生特點,組織編寫《黨史知識ABC》《紅色豐碑》《紅色沂南》等資料,向汶河實驗學校、沂南雙語實驗學校等全縣多處中小學校進行捐贈,目前已累計發放各類圖書3萬余冊。開發紅色課程,積極組織紅色研學活動,開展情景式體驗教學,開發架火線橋、小推車支前、擔架救傷員、挑擔運糧等擁軍支前體驗活動課程,深化對沂蒙精神的認識和學習。其中,《沂蒙紅色研學課程》榮獲“全國紅色研學示范課程特等獎”。營造紅色氛圍,在全縣中小學校中開設紅色讀書角,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特點,推薦《黨的光輝照我心》《紅日》《紅岩》等紅色書籍,方便學生就近就便接受紅色教育,同步在校園廣播站開辟“紅色故事我來講”專欄,分享沂蒙紅嫂、小兵張嘎等紅色故事,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黨史。
抓實宣傳宣講,講好紅色故事。抓實送講,與縣教育局建立合作交流關系,實行點單式宣講,利用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紀念日深入校園,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近年來“陽都紅·史敢當”宣講團先后走進城關中學、沂南中學、蘇村中學、第二實驗小學、裡庄中學等多所中小學校講述黨史知識,累計受眾2萬余人。強化聯動,深入實施傳承紅色基因工程,與縣關工委、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聯合,常態化開展“弘揚沂蒙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紅色故事我來講”宣講活動,積極開展“學黨史 祭英烈 踐使命”“黨史知識競賽”“沂蒙精神代代傳”等主題活動,以及“頌歌獻給黨”歌詠比賽活動。創新形式,以“沂蒙精神”為主線,堅持用英雄人物、革命故事教育青少年,面向全縣中小學校組織情景小劇創編活動,組織創作編排《沂蒙火線橋》《永遠的新娘》等優秀作品20余個,錄制《愛國志 強國情 一起向未來》等宣講視頻30余節,推動“沉浸式小劇進校園”,引導廣大青少年在參與展演、感受小劇的過程中沉浸式接受革命教育。
建立宣教基地,搭建紅色平台。嚴格審核把關,充分發揮“資料庫”作用,扎實推動各學校黨史宣傳教育陣地建設。縣委黨史研究中心成立工作專班,對雙語實驗學校、孟良崮實驗學校等多個學校的紅色展館展陳大綱進行審核把關,並深入現場指導布展,目前全縣已有15所學校建立21個紅色展館。強化實踐體驗,抓住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青少年到沂蒙紅嫂紀念館、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館、魯中革命烈士陵園等紅色地標,開展具有沂南特色的紅色文化教育,把紅色課堂延伸到校外,切實增強青少年愛黨報國情懷。提升功能小院,在山東省第二次青代會舊址常山庄村,改造提升少先隊和共青團兩處宣傳教育小院,布展少先隊發展歷程、沂蒙少年紅色故事,共青團在沂南的成長歷程等內容,作為接受沂蒙精神教育的重要陣地。會同縣黨性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和節假日,在沂蒙紅嫂紀念館等教學點開展“紅領巾講解員”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小講解員在義務講解中感悟、宣傳沂蒙精神。
(山東省臨沂市委黨史研究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