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與政黨責任”中歐學者理論研討會舉辦
2024年9月28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現代化與政黨責任”中歐學者理論研討會在重慶召開,與會中歐學者圍繞如何更好履行政黨責任、推進世界各國現代化建設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
“現代化與政黨責任”中歐學者理論研討會9月28日在重慶召開。圖為研討會現場。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編譯局局長季正聚表示,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歷史演進的基本趨勢。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自身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為人類社會現代化理論和實踐創新作出新貢獻。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是指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進一步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輝表示,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國家重大戰略在重慶交匯疊加,為重慶跨越發展帶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當前重慶正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統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系統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打造中國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努力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增長動力源。中國和歐洲友誼源遠流長,是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期待中歐雙方促進人文交流,深化務實合作。
中央對外聯絡部原部長助理朱銳認為,中國共產黨作為全球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致力於履行拓展“國際責任”。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在世界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宣介闡釋中國發展理念﹔另一方面,主張在造福本國人民的同時造福世界人民,堅決反對強權,主持正義,扶助弱小。此外,中國共產黨還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推動國際社會在全球安全、生態文明、國際經濟、跨國犯罪、基本人權等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上的務實合作。
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揚·圖洛弗斯基(Jan Turowski)表示,對於馬克思主義關於如何發展社會主義的理論,歐洲左翼政黨和中國共產黨有很多共同點。如何回答“什麼是現代化”“什麼是現代的社會主義”等重大理論問題,需要中歐左翼理論學者共同努力。既要深入研究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將思想火炬世代相傳,同時也要注重理論創新,解放思想。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動中歐中德之間的政黨對話和理論交流,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中國各地的生動實踐,進一步深化合作。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楊明偉、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齊煒、進步國際秘書處干事長帕維爾·沃根(Pawel Wargan)、重慶市委黨校副校長張健、重慶社科院副院長吳昌凡、重慶彭水縣副縣長劉爽、中國新聞社政文部副主任張蔚然等先后作了主旨發言。
其他與會學者還圍繞“現代化的理論探索: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歐洲左翼政黨面臨的機遇、挑戰及應對”和“實踐中的政黨責任:新媒體時代的政黨傳播與社會治理”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與會學者認為,走向現代化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向往,也是當代政黨的共同責任。中國式現代化既基於自身國情又借鑒各國好的經驗,既傳承歷史文化又融合現代文明,既造福中國人民又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為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追求和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各國應該加強合作交流、相互借鑒促進,做到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各國政黨應該在所在國家現代化事業中發揮引領和推動作用,錨定正確的前進方向,主動擔起為人民謀幸福、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挑戰與機遇並存,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既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也取決於各國政府和政黨的抉擇。各國都要從長遠和戰略角度來看待和處理問題,增強理解信任、深化務實合作,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求同存異的原則,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攜手化解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會上,與會國外學者還獲贈了由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關於中國式現代化論述摘編》英文版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英文版。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網站總編洛倫·馬丁·巴爾霍恩(Loren Martin Balhorn)表示,近年來,我有幸多次訪問中國,中國的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每一名到訪中國的西方人士都能明顯感受到這一點。帕維爾·沃根表示,中國式現代化貫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過程。比如,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國共產黨持續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全黨動員促攻堅,消除了絕對貧困,成就令人矚目。
中央外辦、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重慶市委外辦、重慶市委黨校、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重慶社會科學院等機構專家,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高校學者,新華社重慶分社、中國新聞社、重慶電視台、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西部國際傳播中心)、華龍網等媒體記者,以及來自德國、英國、波蘭等歐州國家的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理論中國網通訊員綜合中國新聞網、新華網以及重慶新聞聯播等媒體消息報道)
(來源:理論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