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黨中央就計劃在東北地區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1年底,中共北京地委派地委委員、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分部主任羅章龍到東北考察工運。羅章龍回京后,向中共北京地委提交了《關於東北工人的狀況和在東北建黨建工會的具體意見的報告》,認為北滿是東北工業中心地區之一,產業工人較多且集中,工人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工人的斗爭沒有明確的綱領和堅強的組織領導,建議派人到東北進行建黨工作。
同期,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天津五四學生愛國運動領導人之一馬駿,也在黑龍江進行革命宣傳活動。馬駿指導進步青年韓迭聲成立了“哈爾濱救國喚醒團”,反對“二十一條”,抵制日貨。1923年2月21日,韓迭聲等人在道外區北十四道街創辦了《哈爾濱晨光》報。早期的《哈爾濱晨光》報以提倡白話文、宣傳進步思想、反映民眾呼聲為宗旨,受到各界人士,特別是進步青年的歡迎。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后,正式加入共產國際,哈爾濱成為中國共產黨與共產國際往來的重要通道,在哈爾濱建立中共黨組織成為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
1923年,時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的李大釗派陳為人和李震瀛到東北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革命活動和籌建黨團組織。1923年初,陳為人、李震瀛與《哈爾濱晨光》報主辦人韓迭聲取得聯系,將《哈爾濱晨光》報作為宣傳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思想陣地。《哈爾濱晨光》報在較短時間內迅速發展,發行量劇增,在哈埠佔據首位。同時,陳為人、李震瀛以新聞記者的身份為掩護,積極啟發和提高黑龍江青年的階級覺悟,先后發展汪潔曼、李鐵鈞、馬新吾、陳毅可、劉天佑等5人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1923年7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哈爾濱支部成立。
隨著革命形勢的進一步變化,1923年9月,陳為人與李震瀛、韓迭聲在哈爾濱道裡區中國十四道街(今西十四道街)創辦了“哈爾濱通訊社”,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創辦的第一個新聞通訊社。哈爾濱通訊社成立后,與哈爾濱無線電台建立了業務關系,利用翻譯電台稿件的優勢,宣傳反帝反封建思想,揭露外國報刊的各種陰謀。由於反動軍閥的嚴密控制和檢查,哈爾濱通訊社僅存在一個月,同年10月停辦。為繼續開展建黨工作,宣傳馬克思主義,陳為人等又成立了“東三省哈爾濱青年學院”,吸引了大批青年。
1923年10月,東北地區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中共哈爾濱組,亦稱“中共哈爾濱獨立組”正式成立,它直屬中共中央領導,負責人為陳為人。中共哈爾濱組的成立標志著中共黑龍江地方黨組織正式建立,星星之火終於點燃,從此掀開了黑龍江歷史嶄新的篇章,黑龍江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也由此進入了一個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嶄新階段。
(來源:《黨史信息報》2024年10月9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