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毛澤東選集》誕生回顧

作者:董雪嬌    發布時間:2024-10-30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
分享到 :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系統闡述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並將其概括為十二條,形成了《黨委會的工作方法》這一重要文獻,收錄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就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批示,各地各部門黨委(黨組)領導班子紛紛展開學習,從這篇跨越時空的文章中找尋經驗啟迪,一篇誕生於數十年前的文章,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實不隻這篇文獻,《毛選》中很多篇目都充滿了智慧和哲思,常讀常新。回顧這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早期版本的誕生過程,有助於了解黨的歷史、感悟經典的力量。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選》,為今天絕大多數人所熟悉。其實,在新中國成立前,伴隨著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逐步確立、影響日益加深,各種版本的《毛選》就已經應運而生了。據不完全統計,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毛選》有20多種版本,其中傳播比較廣泛的有:1944年晉察冀日報版、1945年蘇中版、1948年東北書店版、1948年晉冀魯豫中央局版等。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曾指出:“理論這件事是很重要的,中國革命有了許多年,但理論活動仍很落后,這是大缺憾。要知道如不提高革命理論,革命勝利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對翻譯出版馬列著作、提高干部的理論水平極為重視。1941年至1943年間,在毛澤東親自主持下,中央書記處編輯出版了《六大以來》《六大以前》《兩條路線》等大型文獻集,不僅有力推動了整風運動的開展與深入,也極大地提高了黨員干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分析解決中國問題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六大以來》和《兩條路線》,收錄了很多毛澤東的著作,為早期各版本《毛選》的編輯出版創造了有利條件。

隨著整風運動的深入,1944年1月10日,中央書記處指示晉察冀分局,要“建設正確的思想——毛澤東同志的思想,以達到統一黨的思想,增強干部黨性,鞏固黨的紀律”。為貫徹這一指示,晉察冀分局決定出版一部《毛選》。這部《毛選》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編印出版的。當時,晉察冀軍民剛剛經歷了日軍1943年秋季發動的一次野蠻殘酷的大掃蕩,物資極為困難。印刷用的白紙很難買到,晉察冀日報社就自行造紙印報,省出白紙印《毛選》﹔油墨短缺,工作人員就用豬油、鍋底灰、柴草煙灰一起熬制簡易油墨﹔有時還要冒著生命危險到敵佔區購買原料。為了不出差錯,保証印刷質量,從排字、打紙型,到墊鉛板、印刷,再到裝訂,各個環節都付出了極大努力。1944年7月,第一部《毛選》終於在太行山麓的河北阜平縣坡山村問世,翻開了毛澤東著作出版史上新的一頁,也開啟了用系統讀本學習傳播毛澤東思想的先河。

1944年晉察冀日報版《毛澤東選集》封面

1945年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針。”為適應黨的七大后學習宣傳毛澤東思想的需要,各根據地和解放區陸續展開了《毛選》編輯出版工作。中共蘇中區黨委決定由俞銘璜(時任蘇中區黨委宣傳部部長)主持,蘇中出版社發行,編輯出版一部《毛選》。原計劃出版4卷,因時局變化及出版社機構調整等原因,僅出版了第1卷。該版《毛選》首開以時間排序的編輯體例,在卷首以周恩來、朱德等18人對毛澤東思想長達2萬余字的有關論述《論毛澤東思想》為代序,旨在引導人們學習了解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貫徹了黨的七大精神,也反映出毛澤東思想逐漸深入人心。

1945年蘇中版《毛澤東選集》封面

1947年秋,東北戰局穩定后,中共中央東北局開始醞釀出版《毛選》,將此項工作交由宣傳部部長凱豐負責,哈爾濱東北書店出版。與以往各版本《毛選》不同,該版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直接指導,毛澤東本人對選集的篇目也提出了具體意見。可以說這是中央特別是毛澤東加強對《毛選》編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該版收錄了毛澤東1927年3月至1947年12月間的50篇論著,1948年5月正式出版發行,是新中國成立前印刷數量最多、裝幀最精美的版本,曾多次被當成禮品贈予勞動模范和戰斗英雄。隨著解放戰爭形勢的變化,特別是1948年以后,黨實際控制的區域快速擴大,該版《毛選》被隨軍帶到了長春、沈陽、天津、北平等更加廣闊的區域,為更多民眾所接觸。

1948年東北書店版《毛澤東選集》封面

為了響應黨的七大有關精神,1948年晉冀魯豫中央局也出版了一部《毛選》,由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磐石主持,華北新華書店出版發行。該版《毛選》收錄了毛澤東1927年3月至1945年8月公開發表的著作61篇(其中正文44篇,附錄17篇),約95萬字。全書按歷史時期分為“大革命時期”“內戰時期”“抗戰以來”3個部分,並按時間順序編排。因該版編入的文章中有相當一部分選自《六大以來》《兩條路線》等黨內文獻,不宜公開發表,因此晉冀魯豫中央局決定隻印2000冊,作為黨內文件僅發給干部使用。該版《毛選》歷經三校,錯字率極低,也是新中國成立前篇幅最大、內容最豐富、編排最合理的一部《毛選》。

《毛選》的出版發行使得毛澤東思想有了更為完整的載體,開創了毛澤東思想傳播的新范式,推動了全黨持續掀起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熱潮,這遠非毛澤東著作單行本、專題文集等所能比。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編發的版本各異的《毛選》盡管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存在一些缺陷,但仍然有力地幫助了廣大黨員干部學習和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中國革命事業的勝利起到積極作用。這些《毛選》的出版,保存了大量毛澤東的文稿,也為新中國成立后《毛選》的正式編輯出版打下了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這為我們指明了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方法和路徑。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經典成果,《毛選》歷經時間和實踐的檢驗,始終閃耀著真理的光芒,對於黨員干部學習黨的歷史經驗、延續黨的光榮傳統仍具有現實意義。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養成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自覺,學會從經典著作中汲取養分,獲得思想淬煉和精神洗禮,為立足現實、分析解決問題尋找思路和方法。

(作者單位: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