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委黨史研究室構筑“1+4”工作格局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長效常新

作者:    發布時間:2024-11-14   
分享到 :

今年以來,河北省保定市委黨史研究室堅持在構筑“1+4”工作格局上深耕篤行,創新致遠,持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在保定落地落實落深。

“1”是以全面部署為牽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長效。在保定市委高度重視黨史工作基礎上,每月向主管領導進行重點工作匯報,充分爭取主管市領導對工作和部門的關心和支持,通過更高的統籌和部署,更廣泛地凝聚全市各界創造性開展黨史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4”是結合保定實際,從四個方面發力突破:

以線下線上共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全民參與。在保定市第二期紅色地標微視頻競賽圓滿收官基礎上,繼續舉辦“紅星照耀保定”主題征文暨微視頻競賽,目前已收到相關作品150余個。以短視頻為抓手拉動全民流量。精心組織參加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短視頻展播及優秀作品評選活動,選送短視頻《第一客棧與一代偉人的不解之緣》成功入選“知史愛史 學史力行——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短視頻展播”活動,並榮獲講述類“好作品”獎。與《黨史博採》雜志社聯合制作的《“五一口號”從城南庄發出 協商建國的序幕由此拉開》《進京“趕考”路上毛主席夜宿淑閭村》等短視頻在“紅色保定”抖音號、頭條號同期播出,播放量、點贊量超過140萬和1.5萬。

以內容形式創新,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廣”進校園。深入挖掘紅色根脈文化傳承,編創“保定文化系列十講”精品課程。聯合市社科聯、保定學院等多部門在學校舉辦大講堂,為廣大師生系統講述保定深遠的歷史起源和豐厚的文化積澱,重點呈現保定輝煌的紅色歷史和文化。講堂開設以來,引發駐保高校強烈反響。持續組織黨史學習教育校外研學和黨史書屋建設,截至目前,已有50余所學校接近3萬人次在保定二師紀念館、“七·六”烈士紀念園、保定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開展了實踐研學,已向10余所學校贈送黨史書籍近5千余冊。

以精品突破,推動黨史工作品質躍升。與市文旅局聯合編輯出版《保定書院文化和紅色傳承研究》,通過教育文化、學術思想、革命運動、紅色教育等單元,挖掘呈現書院文化對保定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影響力和推動力。編纂《紅星照耀保定》黨史教育讀本,以翔實的史料、生動的故事、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一個個發生在保定的革命故事、英雄故事。

以融合協作,推動工作高質量協同發展。與北京市海澱區黨史地方志辦公室、房山區史志辦公室聯合舉辦紅色驛路·紅色平西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研討會,進一步匯聚起推動區域協調聯動、同向偕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智慧和力量。與北京市海澱區史志辦、上海市虹口區委黨史資料征集辦公室合力謀劃,共同挖掘整理平西地下交通線和何明清、傅萊等國際友人事跡等黨史專題。積極與山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開展合作學習,並就晉察冀、晉冀魯豫邊區法治建設和土地制度改革等專題和書籍的征集編纂工作進行了初步協調和溝通。

(河北省保定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