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開2024年新入職干部培訓班結業式暨座談會

作者:    發布時間:2024-11-28   
分享到 :

11月26日上午,我院組織召開2024年新入職干部培訓班結業式暨座談會。院長曲青山出席會議並講話,副院長孫東升主持會議,2024年新入職干部以及人事局有關同志參加會議。

在認真聽取新入職同志逐一匯報培訓體會后,曲青山院長以“在‘大有可為’時代,做‘大有作為’青年”為題,從“講政治、勤學習、肯奮斗、重品行”四個方面,對青年同志提出具體要求和殷切期望。

曲青山指出,要講政治,做對黨忠誠的有為青年。講政治對我院來說,是統帥、是靈魂、是大局,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一是要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將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位要求,不折不扣把政治標准貫徹落實到工作生活的全過程各方面﹔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時刻秉持“忠誠、守正、科學、嚴謹”的本色,把政治要求體現到具體行動上。二是要堅守對黨忠誠原則。作為黨史和文獻工作者,對黨忠誠是純粹的、無條件的、不打折扣的,是政治標准、更是實踐要求,要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完成好每一項任務,扎扎實實從工作實踐中積累政治經驗、涵養政治定力、提高政治能力,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三是要牢記職責使命。把黨史和文獻工作當成畢生熱愛的事業去追求,以“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的堅守和執著,切實擔負起為黨編修“紅色家譜”和“傳經布道”的職責使命。

曲青山強調,要勤學習,做努力上進的有為青年。青年同志精力旺盛、充滿活力、思維活躍,學得快、記得快,要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打好基礎、練好本領。一是要注重提升理論素養。理論學習和理論武裝包括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學習、掌握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論斷﹔第二個層面是把握理論中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特別是要弄清理論的出發點是什麼,是如何得出結論的。對黨史和文獻工作者來說,隻有將理論學習上升到第二個層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的規律。二是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首先,要勤於讀書,以“一生勤苦書千卷”的執著,厚積薄發、有所作為﹔其次,要專攻博覽,努力做到“直通、橫通、旁通”,將“知史”和“博學”結合起來,達到縱向有深度,橫向有廣度。三是要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黨史和文獻工作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是整個社會,如果脫離了社會,“躲進小樓成一統”是不行的,隻有把理論融會貫通,在工作實踐中體現出來,才能做成“真學問”。

曲青山指出,要肯奮斗,做敢於擔當的有為青年。青年同志生逢黨史和文獻事業發展的最好時期,擁有廣闊的成長空間,面臨建功立業的難得際遇。一是要立志高遠,厚植家國情懷。一個人可以志向很多,但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這是具體志向的底盤和人生的脊梁。青年同志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不要追一時之快慢、逞一事之成敗、爭一職之高低,要把眼光放得更長遠、目標定得更遠大,才能行穩致遠。二是要專注本職,保持精益求精的匠心。“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要多一些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善始善終,少一些心浮氣躁、急功近利、虎頭蛇尾,練好內功、增強本領,做匠人、筑匠心、成大業。三是要敢於擔當,錘煉不怕吃苦吃虧的品格。吃苦歷練的是本領,吃虧提升的是境界,隻有把吃苦當考驗、把吃虧當財富,才能贏得更加光明的未來。

曲青山強調,要重品行,做嚴以修身的有為青年。品行端正是青年同志干事創業、獲得生命“燃燒”的前提所在。一是要修政德,涵養浩然正氣。“德”是個人成長、事業成就的基礎和前提。青年同志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到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二是要守紀律,鍛造嚴實作風。把《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作為必學內容,努力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真正把剛性約束轉化為日常行為准則。三是要講奉獻,培養高尚情操。一代代黨史和文獻工作者不計名利、甘於奉獻,才鑄就了今天黨史和文獻事業的輝煌,青年同志要傳承好發揚好這種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建功立業,在努力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

孫東升在主持會議時指出,青山院長的講話站位高遠、思想深邃、內容豐富、情真意切,既是一堂珍貴的入職教育課,也是一堂生動的黨性修養課,為大家走好入職第一步提供了重要遵循。青年同志要認真學習、反復研讀、深刻領悟青山院長的講話精神,真正想清楚弄明白“來中研院為了什麼、在中研院要干什麼、今后能為中研院留下什麼”,在珍惜機遇中創造未來,在不懈奮斗中建功立業,爭取早日成長為一名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黨史和文獻工作者,為新時代黨史和文獻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人事局干部教育和人才工作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