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認真貫徹落實《條例》 舉辦“一會三活動” 創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今年以來,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以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契機,順應信息技術革命和傳播格局變革,創新謀劃實施“一會三活動”宣教工作,積極探索短視頻、音頻、網上展陳等開展黨史宣傳教育的新路徑,持續提升黨史宣教的綜合質效。
一、以點上看推進面上干,聚力觀摩學習推動黨史宣傳更“貼身”
黨史“七進”是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舉措和發揮黨史資政育人作用的有力抓手。省委黨史研究室在出台《黨史“七進”點位工作指南》、指導建設黨史“七進”點位149個的基礎上,於今年5月在雅安市石棉縣召開全省黨史“七進”工作現場推進會,總結“七進”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以黨史“七進”為載體、推動黨史宣傳教育走深走實的辦法舉措。與會同志實地觀摩學習了石棉縣安順場鎮安順村、安順場八一希望小學、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紅軍長征在四川”展覽、石棉縣檢察院、川礦記憶文化園等黨史進城鄉社區、進校園、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的有效做法和經驗,觀看了紅色情景劇《安順記憶》,沉浸式體驗了《勇士現在出發》《歌聲中的黨史》微黨課,實地感受領悟四川黨史的豐富內涵和磅礡偉力,面對面借鑒掌握立體多維、群眾喜聞樂見的黨史學習教育方式方法,推動形成了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有效合力。
二、以正能量引領大流量,聚力視頻展播推動黨史宣傳更“吸睛”
短視頻多元鮮活的傳播手段為黨史宣傳教育拓展了新空間。今年4月,省委黨史研究室啟動“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主題短視頻展播評選活動,共征集短視頻作品592部,評審遴選出100部優秀短視頻作品於“七一”前夕在四川日報、四川黨的建設等新媒體平台進行線上展播和人氣投票,訪問量突破1300萬次、總投票數達330余萬。7月9日,在廣元市舉辦短視頻展播評選頒獎儀式。這些短視頻以微紀錄片、微黨課、動漫、歌曲串聯等形式,生動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四川人民在各個歷史時期砥礪奮進、勇毅篤行,把治蜀興川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的四川故事,集中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鮮明的“四川印記”。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轉載活動新聞、點贊展播視頻,普遍反映活動用權威的黨史作品弘揚主旋律、用生動的表現形式傳播正能量,收到了學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好效果。
三、以線上讀帶動線下演,聚力有聲閱讀推動黨史宣傳更“悅耳”
青少年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點。省委黨史研究室會同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共同主辦四川省“青年學黨史·奮進新征程”大學生有聲閱讀黨史作品活動。牽頭編寫45個涵蓋四川黨史上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文本,並選擇10篇翻譯成英文版本,供全省高校學生黨史閱讀學習。在校大學生們通過聲情並茂的黨史閱讀,深情講述從“紅軍長征在四川”到“成都舉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等黨史故事,熱烈謳歌從“四川馬克思主義運動先驅王右木”到“高原信使其美多吉”等黨史人物的感人事跡,受到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煉、精神洗禮。活動共收到112所在川高校報送的608件中文作品、315件英文作品。經層層評選,評出優秀中英文作品在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台、四川廣播電視台熊貓享聽APP等新媒體平台推送展播,在四川傳媒學院舉行現場展演。活動被列入四川省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持續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推進會精神“大思政課”的重要內容。高校師生對活動高度評價,認為有聲閱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聲”入人心,充分發揮了黨史立德樹人重要作用。
四、以巡回展配合循環展,聚力紅色展陳推動黨史宣傳更“走心”
紅色展館承載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四川紅色資源富集,目前已建成省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49個、市級217個。省委黨史研究室精心選取75個具有四川特色的紅色場館,從其承載的大量珍貴記憶中挖掘闡釋啟智潤心的寶貴財富,開展“走進四川黨史·追尋紅色印跡”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巡展活動。分偉人故裡、血色豐碑、家國大愛、不凡成就等4個篇章設計展覽陳列主題,在黨校、檔案館、高校、中小學校等進行巡展,廣泛組織動員機關黨員干部、黨校學員、青少年學生觀展學習。在線下巡展基礎上,梳理征集到的631件紅色文獻檔案、紅色書信、革命詩詞、黨史微黨課等音視頻資料,編印《四川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集錦》並制作H5紅色展陳融媒體產品,以紅色地圖的形式,圖文並茂、生動直觀地介紹全省紅色場館的基本情況。線上紅色展陳在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台和四川黨史文獻網、微信公眾號推出后,每月閱讀量超過20萬,成為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可移動、可循環網上紅色教育場館。
(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宣教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