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讀列寧《進一步,退兩步》
嚴密的組織性和嚴格的紀律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黨原則和鮮明特性。列寧的《進一步,退兩步》寫於1904年,闡述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的過程,揭示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劃分為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少數派)的政治意義,批判了孟什維克在組織問題上的機會主義。列寧深刻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政黨的學說。學習《進一步,退兩步》中有關建設集中統一、堅強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內容,對於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啟示意義。
黨章是管黨治黨的總規矩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的重要議程之一是制定新黨章,完成一大未完成的建黨基礎性工作。建立一個堅強有力的新型無產階級政黨,必須有一部統一全黨思想、統一全黨意志、統一全黨行動的組織章程。黨章作為全黨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集中了全黨的集體意志,要求全黨必須嚴格遵守組織章程,在統一的組織章程指導下行動。圍繞黨員要不要加入黨的一個組織、要不要遵守黨章和黨紀的爭論,列寧與馬爾托夫產生了嚴重分歧。大會最終通過了列寧所提的黨章草案,為推動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黨章是全黨整體意志的體現,是全黨行動的准繩。列寧與馬爾托夫關於黨章對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重要性認識不同。以馬爾托夫為首的機會主義分子,反對制定統一的章程,試圖將黨退回到組織渙散的小組狀態。針對機會主義分子對黨章的攻擊,列寧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建黨基本原則,明確把黨的章程綱領作為全黨統一行動的根本准繩,強調制定統一的、嚴格的章程對於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重要性。列寧認為,黨的章程是“正式規定的整體意志”,是解決、擺脫以往黨組織“自由散漫”“任意胡鬧”“小組習氣”問題的堅強保障。
關於黨章草案的爭論集中體現在黨員入黨條件,分歧點在於黨員是否要加入黨的一個組織,黨員是否需要遵守黨章和黨紀。馬爾托夫認為“凡承認黨綱、在物質上支持黨並在黨的一個組織領導下經常親自協助黨的人,可以作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黨員”。也就是說加入組織不是黨員的必備條件,隻要在黨的領導下、宣稱為黨工作即確認其黨員身份。如果根據馬爾托夫提出的標准,黨員會不受黨組織的約束,這無疑將使黨的成員更加復雜、紀律更加鬆散、組織邊界變得模糊不清。列寧則主張“凡承認黨綱、在物質上支持黨並親自參加黨的一個組織的人,可以作為黨員”。這意味著黨員必須加入一個黨組織,在黨組織的章程和紀律規范的約束下為黨工作。列寧認為,加入組織是成為黨員的必要條件。一方面,健全、完善的組織是黨富有戰斗力的體現,黨員加入黨的一個組織,並在這個組織中奮斗,黨才能自上而下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通過黨組織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傳達給每位黨員,確保黨員能按照統一的部署行動。另一方面,黨組織為黨員的常態化教育、監督、管理提供了平台和保障,既提升了黨員的組織歸屬感,也加強了黨組織對黨員的紀律約束。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集中制原則是貫穿《進一步,退兩步》的重要內容。在火星派分裂以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關於集中制就存在不同的聲音,反火星派、中立派等對集中制原則進行攻擊。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后,以馬爾托夫為首的少數派更是提出自治制來反對集中制。列寧在駁斥這些錯誤觀點的過程中,始終強調集中統一的重要性。
關於集中制對無產階級政黨的作用,列寧強調“它從原則上確定了解決所有局部的和細節性的組織問題的方法”,“應該貫穿在整個黨章中”。馬爾托夫以所謂“真正社會民主主義”原則,宣稱黨是各個自治委員會的總和,根本不需要部分服從整體的原則,部分在決定對整體關系時應有自治權。列寧駁斥這種錯誤觀點,指出馬爾托夫主張的自治制是組織問題上的機會主義所固有的根本特征,集中制和自治制的關系就是“革命社會民主黨的組織原則對社會民主黨機會主義派的組織原則”。列寧在大會上提交的《黨組織章程草案》體現了堅持少數服從多數、部分服從整體、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的集中統一要求。
列寧提出堅持集中制,要求嚴守秘密、遵守鐵的紀律,一是由當時所處的環境所決定的,俄國正處於沙皇專制統治時期,當權者大肆破壞、鎮壓革命運動,強調集中制是黨組織生存的必然要求﹔二是當時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組織散漫、小組習氣盛行,堅持集中制有利於克服不良風氣、確保黨的團結統一和戰斗力。隨著革命形勢發展變化和無產階級政黨的發展壯大,列寧又將集中制原則發展成為民主集中制原則,成為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組織建設的根本遵循。1906年4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組織章程》,把民主集中制原則寫入黨章,規定“黨的一切組織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
維護中央權威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上,少數派想方設法破壞黨代表大會的權威,主張限制中央委員會的權力。列寧則主張維護中央權威,強調黨代表大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具有充分代表性,全黨必須堅決執行黨代表大會通過的一切決定與選舉。黨的中央機關,即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機關報,都應該由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應服從黨代表大會的決議,執行黨代表大會的決策。列寧指出,中央機關的權力“應當以道義上的和精神上的威信為基礎”。作為一名黨員,必須服從中央機關的領導,必須維護中央機關的權威。中央機關的權力和權威是黨的路線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中得到貫徹執行的重要保証。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后,少數派抵制代表大會建立的中央機關,拒絕在黨的中央機關領導下工作,要求增加少數派在中央機關報和中央委員會中的人數以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地位。馬爾托夫和托洛茨基等人甚至私下召開派別會議,建立反黨派別組織。少數派的行徑嚴重破壞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紀律,嚴重挑戰並威脅中央權威和領導,列寧給予揭露和批判,指出馬爾托夫等人拒不接受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的行為,拒絕服從中央機關的領導,“就等於拒絕留在黨內,就等於破壞黨”。列寧指出,“我們已經成為有組織的政黨,這也就是說造成了一種權力,思想威信變成了權力威信,黨的下級機關應當服從黨的上級機關”。列寧不僅重視維護中央機關的權威,而且強調職業革命家組織在黨組織體系中的領導核心地位。他指出,在沙皇專制壓迫下和黨在秘密活動背景下,為加強黨的組織力量,必須建立一個堅強有力的革命領導核心,必須把黨的權力集中在職業革命家構成的領導核心層。
《進一步,退兩步》闡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理歷久彌新,對於我們當前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啟示意義。即必須全面、系統、整體落實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始終堅持以嚴明黨規黨紀推進黨的制度建設,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有序推進各位階、各領域、各層面、各環節的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提高制度執行力。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來源:《學習時報》202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