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縣“三實三高”深入學習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河南省南召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省委和南陽市委工作部署,把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條例》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取得成效。
一是做實功,高起點推動《條例》學習宣講。縣委常委會認真研究部署《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全縣工作大局、聚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錨定推動黨史和地方史志工作高質量發展,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目標績效考核和巡視巡察等工作內容。專門召開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擴大會議學習《條例》,邀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編譯局局長季正聚作專題輔導報告。縣委黨史方志室第一時間組織全體人員學習《條例》,研究推動《條例》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組織全縣15個鄉鎮和119個縣直相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史信息員、供稿人集中開展《條例》學習培訓,累計輪訓全縣黨史系統業務骨干378人次。聯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駐南召定點幫扶工作組,開展《條例》宣講下基層活動,訂購配發《<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學習輔導》2000冊,在各鄉鎮和部分縣直單位開展集中宣講20場次,各鄉鎮、相關縣直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機關黨員干部、基層黨支部負責人等2800余人次現場聆聽了宣講報告,實現了全縣15個鄉鎮全覆蓋。
二是重實效,高標准推進黨史“七進”活動。縣委黨史方志室深刻領會《條例》精神,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黨史“七進”為抓手,著力提高黨史宣傳教育質效,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好黨史、用好黨史,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貢獻力量。先后開展“黨史方志進企業 走進天池電站”“黨史學習教育進城鄉社區,走進東庄村”“黨史學習教育進軍營,走進駐召部隊”“黨史學習教育進機關,走進縣信訪局”“黨史進學校,走進石門鄉紅軍小學”等活動,向一線職工、基層黨員群眾、部隊官兵、機關干部、少年兒童、中小學生贈送黨史文獻著作、地方黨史方志書籍、黨史繪本圖書600余本,作黨史宣傳教育專題輔導報告10多場。同時,先后開通了“南召黨史方志”微信公眾號、南召黨史方志網﹔與縣融媒體中心簽訂黨史宣傳教育合作協議,開展紅色短視頻制作展播活動﹔在全縣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中開展關於在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中開展“學習貫徹《條例》、觀看短視頻展播 、為紅色南召點贊”活動,南召縣制作選送的《高咀坡戰役》(紅色南召)入選全國黨史和文獻部門短視頻展播。充分利用現代新媒體陣地,提升黨史宣傳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更好發揮黨史鑄魂育人功能。
三是求實績,高質量推動全縣黨史工作開展。《條例》宣傳貫徹的扎實深入開展,有力促進了“大黨史”工作格局構建。縣委黨史方志室聯合縣委老干部局、縣融媒體中心,邀請縣處級退休老干部、縣鄉基層一線親歷者開展同步錄音錄像,完成了南召縣改革開放口述史專題資料收集整理,拍攝了《我的南召工業記憶》《揚起干部群眾的精神頭——干出來的“三自四實”精神》《南召版的紅旗渠精神——馬楊路精神》3集南召改革開放口述史專題片,全力以赴推進《中國共產黨南召歷史(第三卷)》編纂修改工作﹔開展《共和國領袖與南召》《共和國將帥與南召》等黨史課題研究,形成了15萬字的研究成果﹔先后組織召開了《紅色南召》展覽內容審稿會,《南召縣革命遺址通覽》出版評審會﹔積極參與全縣文旅資源普查,初步完成了全縣紅色旅游資源的普查登記。全縣黨史人乘勢而上,奮發作為,黨史資料征集、黨史著作編寫、黨史研究、黨史宣傳教育、革命遺址保護利用等工作,圍繞一個“實”字和一個“高”字,以“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努力開創南召黨史工作新局面。
(河南省南召縣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