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家研究員“跟隨前輩從事近代史和中共黨史研究 ——從近代史所到黨史研究室的一些感悟”講座紀要
2024年12月5日上午,由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主辦的“革命史研究名家講座”第一講,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船山廳舉行。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研究員應邀作題為“跟隨前輩從事近代史和中共黨史研究——從近代史所到黨史研究室的一些感悟”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夏春濤研究員主持,所內外50余位學者參加。
章百家研究員1983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民國史專業,師從李新、李宗一兩位先生,1986年研究生畢業后,先后進入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和中外關系第一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外關系第一研究室主任。1995年調至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曾任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現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在中共黨史、中國外交史和中國改革開放史等研究領域均卓有成就。
講座伊始,章百家研究員首先回顧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他指出,近代史研究所作為對自己學術影響最大的地方,有良好的學術傳統和濃厚的科研氛圍,秉承求真、嚴謹、自由探索的治學理念,當時所裡有不少學識淵博、閱歷豐富的老先生,也不乏優秀的中年學者。許多前輩學人十分樂於同后輩聊天,耐心寬容,思想開明,通過和他們接觸,得以增長不少見識,改變了對很多問題的思路。同時,所內藏書豐富,借閱方便,從事學術研究的條件一流。他在寫作碩士論文期間,正是受益於所裡的館藏,並認識到使用中方史料來研究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意義。
章百家研究員提及,在研究生畢業留所工作后,有兩件事對其產生了較大影響:一是作為中方學者之一,參與了1986年由北京大學與美國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組織的中美關系史學術研討會,討論1945年至1955年的中美關系。此次參會經歷,使其對國際高水平研討會的交流氛圍與學術質量有了直觀感受和深入了解。后來他的參會論文《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的對美政策》以及為研討會撰寫的述評均在《歷史研究》同一期登出,受到關注﹔二是1988年受上級委派,以助理研究員身份擔任社科院代表團的團長,參加在東德召開的世界漢學家大會。這種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章百家研究員介紹了上世紀90年代初參加《胡喬木回憶毛澤東》一書編寫工作的情況。他首先談到這本書的寫作主旨與基本要求,該書並非胡喬木的個人回憶,而是要呈現胡喬木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期間,所見証的毛澤東處理重大問題做出決策的歷史背景和經過。工作大致流程是,先由胡喬木口述,然后編寫組根據其構想和主要觀點,查找檔案,撰寫初稿,經胡喬木審閱,提出意見,再加以修改,直至改定。在編寫過程中,胡喬木特別強調要把歷史事實寫清楚、寫准確,少發議論,評價是后人的事。這本書原定從皖南事變一直寫到60年代初,但因胡喬木去世而未能完稿,實際隻寫到1949年之前,最終以“談話錄”加“初擬稿”的形式出版。章百家研究員認為,該書較為集中地體現了胡喬木對這段歷史的整體看法和理解,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工作過程中,他不僅被胡喬木的深厚學養和人格魅力所感染,更意識到要厘清中共黨史的重要問題,必須清楚了解當時的國際環境和世界形勢,這是理解中國共產黨兼顧國際、國內兩方面要素,有針對性地做出重大決策部署的關鍵所在。
接下來,章百家研究員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著重分析了中共黨史研究的發展進程。他認為,系統研究中共黨史,始於延安整風,且自毛澤東帶頭開始。新中國成立后,由胡喬木署名、毛澤東和劉少奇親自做了大量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奠定了此后黨史敘述的基本框架。文革期間發展出來的黨史,基本是兩條路線斗爭史,完全脫離中國社會,忽略了中國共產黨為民族為人民謀解放的重要內涵。改革開放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視黨史,先后成立專門的黨史機構,中共黨史研究緊密配合撥亂反正工作的需要,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黨史研究的學術化也逐漸走上軌道。上世紀80年代,大量黨史資料得到征集和整理,各種禁區開始被突破。90年代,以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為框架,各類專題研究開始扎實推進。本世紀的前十年,黨史研究和其他領域研究的相互影響明顯增加,且出現了一些跨學科的嘗試。
最后,章百家研究員還提及《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年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以及《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二卷等重要黨史著作背后的故事。他提醒研究者要注意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年表》,這是首部依據《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寫成的編年史。章百家研究員還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的寫作情況,強調該書是由第一代“黨史人”集體寫就,他們是很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和參與者,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理論功底,且對很多問題有長久的反復思考。作為一本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作,該書盡管存在美中不足之處,但仍值得研究者充分加以重視。章百家研究員建議,在閱讀該書時,一定要與金沖及先生后來整理的《一本書的歷史:胡喬木、胡繩談<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對照起來看,這有助於了解作者背后的一些思考。章百家研究員還結合上述中共黨史重要著作的編寫情況,提示研究者要注意“官修黨史”文字背后的特殊語境和復雜內涵。
總結發言階段,夏春濤所長指出:章百家研究員的講座內容豐富精彩,令人深受啟發,尤其是談到近代史所求真、嚴謹的學風和前輩提攜后進的優良傳統,這是由幾代學者沉澱與積累所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將前輩學者開創的學風與傳統傳承好、弘揚好。章百家研究員還結合親身經歷,高屋建瓴地從學術史的高度,系統回顧了中共黨史研究的重要發展階段,很中肯地談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尤其是對黨史研究的理解和體會。中共黨史研究如今已成為顯學,近代史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都應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既要具備深厚的學術修養,也要有較高的政治素養,這對於近代史研究、各類專題研究和學科的整體建設都大有裨益,也有助於打破學科壁壘,促進學科融合。
在自由交流環節,針對大家提出的問題,章百家研究員再次強調,一定要把中共黨史跟近代史結合在一起,從整個中國近代史發展的大背景去思考黨的歷史問題。同時,既要跳出純粹的理論話語,從歷史現實出發,避免做“針尖上的學問”,又要突破西方政治學理論的迷思,聚焦中國特色的國情實際,為解釋中國政治體系的運轉進行理論總結與升華。
本次講座有助於傳承近代史研究所前輩學人的治學精神,拓寬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的思路,是一場難得的學術盛宴。在熱烈的掌聲中,講座圓滿落下帷幕。
講座后嘉賓合影。右起:章百家、夏春濤。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