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作者:宿 凌    發布時間:2024-12-16   
分享到 :

當今世界,隨著國際力量對比消長變化和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成為大勢所趨。前不久,習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第二階段會議上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講話,號召“攜手同行、完善全球治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以平等協商、互利共贏精神引領國際合作”,為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彰顯了新時代中國外交的大國擔當。

隨著時代發展,現行全球治理體系不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變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建立國際機制、遵守國際規則、追求國際正義成為多數國家的共識。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符合世界各國的普遍需求。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全球治理體系與國際形勢變化的不適應、不對稱愈加凸顯。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全球南方”渴望更多、更公平的發展機會,已成為國際上日漸洪亮、不容忽視的聲音﹔另一方面,舊的格局尚未打破,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在力圖阻隔世界,恃強凌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需要以負責任的精神同舟共濟、協調行動,攜手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世界經濟格局演變對全球治理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正面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深刻轉變,表現為:國際經濟力量對比深刻演變,而全球治理體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夠﹔全球經濟治理滯后,難以適應世界經濟新變化﹔世界經濟長期低迷,貧富差距、南北差距問題更加突出,全球發展失衡問題亟待解決,等等。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治理,全球治理體系隻有適應國際經濟格局新要求,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滿足應對全球性挑戰的現實需要,才能為全球經濟提供有力保障。

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我們參與全球治理,必須服從服務於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必須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必須審時度勢,努力抓住機遇,妥善應對挑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為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今世界,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利益交融前所未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回答了“以什麼樣的理念加強全球治理”的時代命題,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完善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堅持全球事務由各國人民商量著辦,積極推進全球治理規則民主化。全球治理體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個國家獨自掌握,全球治理結構如何完善應該由各國共同來決定。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后,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什麼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世界各國應將互尊互信挺在前頭,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共贏。

堅持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發展是第一要務,適用於各國。各國要同舟共濟,而不是以鄰為壑。習主席強調:“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舉措,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經濟全球化動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面對全球性挑戰和發展難題,需要各國照顧彼此利益關切,共商規則、共建機制、共迎挑戰,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

堅持全球治理成果由大家一起分享,讓各國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世界長期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后的基礎之上。每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其他各國共同發展。全球治理應該以共享為目標,提倡所有人參與、所有人受益,尋求利益共享,實現共贏目標。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是國際社會的責任,尤其要讓發展中國家更多參與到全球治理體系中來,讓全球治理體系更好反映國際格局的變化,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意願和利益,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全球治理的成果。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積極參與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促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繼續做完善全球治理、推動歷史進步的重要力量。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全球經濟、金融、貿易、數字、生態治理,建設合作型、穩定型、開放型、創新型、生態友好型世界經濟。要倡導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觀,站在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戰略高度加強貿易和投資機制建設,建立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框架,營造開放、包容、非歧視的國際經濟合作環境﹔要增加發展中國家話語權和代表性,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更好滿足發展中國家綠色融資需求﹔要把發展置於國際經貿議程中心地位,繼續推進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積極推進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與時俱進﹔要在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新興領域規則制定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加強人工智能國際治理和合作﹔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系統治理、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開創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加強全球安全治理,堅持推進國際共同安全。全球安全治理也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高舉合作、創新、法治、共贏的旗幟,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加強國際合作、增進戰略互信,培育合作應對安全挑戰的意識,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要推動建設國際經濟金融領域、新興領域、周邊區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機制新規則,加強國際社會應對資源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信息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打擊恐怖主義、防范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的能力,不斷提高全球安全治理的整體性和協同性,共同構建普遍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現行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邊主義。實踐証明,多邊主義踐行得好一點,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會解決得好一點。我們應該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遵循主權平等、溝通協商、法治正義、開放包容、人道主義等國際關系基本原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積極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提高國際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動建設和完善區域合作機制,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離不開理念的引領,全球治理規則體現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離不開對人類各種優秀文明成果的吸收。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就必須著力增強規則制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輿論宣傳能力、統籌協調能力,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為完善全球治理不斷貢獻中國智慧、注入中國力量。此外,參與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要加強全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知識素養和專業水准,重視對國際化人才的吸引和培養,突破人才瓶頸,做好人才儲備,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解放軍報》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