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以“四心四紅”打造黨史品牌生動傳播紅色文化正能量
深圳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把學習宣傳貫徹《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堅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運用“四心”打造內涵豐富、主題突出、導向鮮明的黨史紅色品牌,讓黨的歷史真正“活”起來、“立”起來,不斷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匠心書寫深圳紅色歷史。修訂再版《中國共產黨深圳歷史》(第一卷、第二卷),為深圳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權威教材。編撰出版《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深圳科技創新四十年》等著作,全景式記錄總結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光輝歷程。用心書寫深圳地方歷史,編撰出版《深圳通史》古代卷、近代卷,全力開展當代卷編寫工作。在全國全省率先編纂出版《深圳扶貧志》,大力推進《深圳市全面小康志》編纂工作,忠實記錄反映深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成功經驗和創新做法。
精心打造“紅色精神殿堂”。高站位打造以深圳黨史館等全市33家黨史教育基地、中共廣東省臨時委員會舊址等77處革命遺址為主體的覆蓋全市、“點線面”結合的“紅色基因庫”集群。深圳黨史館、方志館自2019年6月開館至今,累計接待市內外1.7萬家單位,30萬人次參觀學習。50多家機關事業單位、黨校、高校、企業等挂牌兩館現場教學基地,2024年先后被評為深圳市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深圳市“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廣東省優秀方志館。
用心盤活利用紅色資源。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深入全市各黨史教育基地及革命遺址進行調研,及時細化各教育基地挂牌及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對各黨史教育基地的指導和幫助,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深圳紅色資源。推動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升級修繕等紅色資源挖掘研究工作,邀請市領導於“七一”之際帶隊開展追憶東江縱隊北撤遺址主題調研,指導有關單位開展“以廣東省臨委等紅色資源促文旅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廣東省臨委、東江縱隊有關黨史資源的挖掘整理和盤活利用。
暖心打造優質“紅色平台”。與深圳圖書館合作開發“黨史裡的深圳”智慧化知識服務線上平台,利用資源細顆粒度、智能計算等技術,對深圳地區黨史專題知識重新聚類和知識組織,形成了“黨史大事記”“黨史人物”“黨史專題”“黨史視頻”“黨史圖集”等專題,涵蓋近200萬文字、6000余張珍貴圖片,6775位歷史人物、4495個機構組織和9390處地理位置信息。以知識圖譜、關系圖譜等形式創新黨史知識呈現方式,為市民讀者提供便捷可及、可視化沉浸式的數字閱讀知識服務平台,有效促進紅色黨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播普及。
(深圳市委黨史文獻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