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學習《毛澤東年譜》

作者:張素華    發布時間:2024-12-26   
分享到 :

如何學習《毛澤東年譜》呢?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採取主題學習法。比如,深刻系統地學習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縱觀我們黨的百年歷史,無論是探索和開辟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貫穿著這條主線。這條主線是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立足點,是我們黨不斷從挫折中覺醒、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原因。我們堅持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的這三個基本方面,就是抓住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所以,毛澤東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而毛澤東思想的萌生、形成與發展,全部生動地記錄在《毛澤東年譜》裡。毛澤東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在艱難曲折的革命實踐中,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探索淬煉出來的,是我們黨和全國人民應該永遠牢記的。 

再如,毛澤東與中國道路的關系。道路決定命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大旗立起來了,走什麼樣的道路至關重要。《毛澤東年譜》詳細記錄了毛澤東尋找和開創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艱難歷程,也詳細記錄了他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情況。當時,由於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不長,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更短,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有的比較清楚,有的則不很清楚,有許多問題還未被認識,因此在實踐中遭遇曲折,這在《毛澤東年譜》裡沒有諱言。總的來說,毛澤東所強調的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在當下的中國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道路,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思想,已成為我們黨和人民在挫折面前深入社會實際,把握現實、創造未來的出發陣地﹔他的奮斗和探索,也為我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積累了經驗,提供了條件。走適合中國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思想和實踐的源頭,無疑是毛澤東。所有這些歷史都寫在了《毛澤東年譜》中。

二是通讀法、比較法或摘要讀法等。如果有時間和興趣,不妨可以通讀。《毛澤東年譜》的特色是語言活潑生動,這一點本文的前面已經談到,不再贅述。毛澤東的經歷豐富又傳奇、曲折又復雜,就像一出跌宕起伏甚至是驚心動魄的歷史大劇,一個真實的毛澤東、一個歷經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會活脫脫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非常值得一讀。

如果想深入了解中共黨史,可以把學習《毛澤東年譜》同學習《中國共產黨簡史》和其他領袖年譜,以及地方歷史甚至同國民黨的歷史等結合起來看,這樣會把事情理解得更客觀、更全面、更科學。對於我們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共產黨同國民黨為什麼能夠兩度合作,又為什麼屢屢發生戰爭並導致最終的決裂,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什麼也經歷了曲折,等等,通過對己方與彼方的對比研究,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歷史的來龍去脈,體悟共產黨的正義與國民黨的反動,感受歷史的蒼茫與不平坦,國際關系的復雜與多變,進而加深對事物乃至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

如果想通讀毛澤東的著作,了解毛澤東思想的概要,又時間不多,則可以通過《毛澤東年譜》作些了解。《毛澤東年譜》的特點是擇要摘錄了毛澤東幾乎所有文章的要點,有的幾十字、一二百字,有的幾百字,最長的也就是一兩千字。如9000多字的《實踐論》,《毛澤東年譜》摘要了800字﹔近5萬字的《論持久戰》,《毛澤東年譜》摘錄了1200字。這樣,您通過不長的時間,就可以擇要了解毛澤東著作乃至毛澤東思想的大致內容。當然,最好還是通讀原著,但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這也不妨是一種捷徑。

如果想了解毛澤東和黨的一些重大決策是如何作出的,可以讀一讀這些決策出台前后的《毛澤東年譜》,書中比較注意交代決策的背景,也比較注意事件的完整性。這些背景主要表現在當時的形勢出現了什麼新變化,發生了哪些問題。比如,盧溝橋事變前,我們黨就積極推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變了,由於日本的侵略,使中日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的潮流,迅速抓住這一主要矛盾的變化,號召全國人民不分黨派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毛澤東年譜》都有較翔實的記錄。

若想了解毛澤東與親朋好友及同他人的關系,《毛澤東年譜》較《毛澤東書信選集》收錄了更多的書信。這些新收的書信比較集中地反映在1920年以前和20世紀50年代初毛澤東和老師、同學及親友的信件。

三是可以把《毛澤東年譜》作為工具書經常核查一些問題。不能說《毛澤東年譜》把毛澤東的一切活動都記錄在案了,但比較重要的遺漏應該很少。如網上流傳毛澤東1972年曾贈尼克鬆“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馬觀花”12個字,檔案中沒有這樣的記載,尼克鬆本人的回憶錄也沒有談到,故《毛澤東年譜》沒有收錄。由此可以通過《毛澤東年譜》查証或澄清一些問題。

來源:“中央文獻出版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