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鎮江市因地制宜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七進”工作
今年來,江蘇省鎮江市史志辦公室認真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因地制宜探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七進”工作,常態化長效化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深挖“紅資源”,編研“活教材”,讓“七進”內容更鮮活。調研普查全市951處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匯編成155萬字的《紅色資源集》。編纂《鎮江黨史知識簡明讀本》《彎弓射日到江南》等書,適時向學校贈送,引導師生了解本土紅色故事、汲取家鄉紅色養分。拍攝“史志裡的鎮江”系列短視頻、《風雨百年 逐夢征程——鎮江黨史文獻紀錄片》,講述發生在鎮江的戰斗故事、英雄人物。撰寫《抗戰時期陳毅、張鼎丞、鄧子恢在句容開展調查研究的歷史經驗和啟示》等資政報告,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30多篇紅色文章被“學習強國”平台推送,《辛豐橋:新四軍南下北上的秘密通道》被全國“橋”見黨史專題採用,多篇閱讀量達20萬人(次)以上。
二、繪制“紅地圖”,提供“打卡地”,讓“七進”形式更新穎。繪制《鎮江黨史學習教育地圖冊》,推出東、中、西線三條黨史研學精品線路,在茅山鐵軍營常年開設誦讀“紅色家書”實境課堂。串聯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紅色資源和歷史遺跡,推出“西津渡1800米紅色(教育)研學精品線路”,讓游客在行走中接受紅色文化熏陶。
三、建強“紅陣地”,打造“主課堂”,讓“七進”空間更寬廣。對全市13家省(市)黨史教育基地進行規范化管理,開展“聽爺爺講黨的故事”和流動的“紅色故事會”等﹔鎮江史志館適時舉辦毛主席像章展等紅色展覽活動,建館至今吸引18.8萬人(次)參觀學習。改版單位門戶網站,上線運行手機版,對62本黨史圖書資料、74篇資政育人文章等進行數字化上傳﹔在社區、學校和城市廣場等地設立“黨史書架”49處,在全軍聞名的“尊干愛兵模范連”中設立“黨史圖書角”,方便社會大眾瀏覽紅色文化。
四、握緊“紅話筒”,宣講“好故事”,讓“七進”活動更精彩。創設“史志‘鎮’有益”活動品牌,開展“黨史人講黨史”活動﹔連續6年開展鎮江市紅色故事宣講大賽,打磨《鎮江黨史上的“十個第一”》《這些烈士永遠活在鎮江的地名裡》等精品課程,先后在鎮江大中小宣講30多場。在鎮江解放日、建軍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慶紀念日,開設《百名黨員讀鎮江黨史》特別欄目,邀請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趙亞夫等100名優秀黨員在“一起鎮江”APP平台“夜讀黨史”,用聲音致敬百年輝煌。
(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