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四川省黨史部門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研究宣傳育人工作綜述
近年來,四川省黨史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論述精神,立足職能優勢,強化政治擔當,聚焦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著力在研究闡釋、宣傳弘揚、育人鑄魂等方面“做文章”,為推動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匯聚精神力量。
一、突出重點,深入推進研究闡釋
全省黨史部門把用好用活紅色資源作為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自覺將研究闡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作為新時代黨史研究的新方向新領域進行謀劃部署。在研究闡述長征精神方面,省委黨史研究室修訂再版了《紅軍長征在四川》,同步編寫出版了《紅軍長征在四川圖志》(上、下卷),啟動了《紅軍長征在四川大事記》《毛澤東長征在川大事記》編寫,並於今年6月啟動了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在川史實研究,擬在紅軍長征勝利90周年前夕推出系列成果。在研究闡釋改革開放精神方面,省委黨史研究室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為契機,在全省黨史學界組織開展了四川全面深化改革、鄧小平與四川改革等專題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成果,其中,《鄧小平領導西南開展禁毒斗爭始末》等數篇文章入選全省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四川全面深化改革的歷程及特點》等數篇文章在《四川日報》《四川黨的建設》《巴蜀史志》等媒體全文刊發。在深度研究闡釋相關精神方面,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開展了“四川抗美援朝老戰士口述史料”“四川中共抗戰老戰士口述史料”“四川改革開放口述史料”“四川脫貧攻堅口述史料”等系列史料採集工作,開展了相關紅色遺址普查梳理匯編。地方黨史部門在挖掘、研究和闡釋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方面成果豐碩。瀘州先后舉辦四渡赤水在川歷程研討會、川南紅色人物研究學術研討會,阿壩先后編寫推出了《紅軍長征過雪山草地大事記》《長征在雪山草地》,雅安先后編寫推出《從大渡河到夾金山——紅軍長征的一段艱苦歷程》《紅軍長征在雅安》,成都編寫推出《紅軍在成都》,南充、儀隴聚焦張思德精神內涵及價值開展學術研究,綿陽舉辦科學家精神學術研討會等。
二、創新方式,廣泛開展宣傳弘揚
全省黨史部門及時轉化利用相關研究成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宣傳弘揚長征精神方面,省委黨史研究室會同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等在雅安、瀘州等地開展了“四川長征精神主題論壇系列活動”等活動﹔啟動了《探尋·四渡赤水在四川》20集系列片的拍攝制作。在宣傳弘揚抗戰精神方面,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開展了四川省中共抗戰老戰士群體視頻資料採集,制作的30集高品質系列視頻在“學習強國”總平台、四川電視台新聞頻道等平台播出。在集成宣傳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元素方面,今年7月,省委黨史研究室與廣元市委聯合組織開展了“精神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聚焦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精神中的四川印記,集中開展宣傳弘揚,共征集短視頻作品592部,遴選出的100部優秀作品上線僅9天,訪問量突破1300萬次。今年5月以來,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省委教育工委、團省委組織開展了四川省“青年學黨史·奮進新征程”大學生有聲閱讀黨史作品展播活動和優秀作品展演活動,45個黨史閱讀文本中,絕大部分都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四川印記。地方黨史部門組織推出了一大批宣傳成果。阿壩拍攝了口述歷史紀錄片《紅軍長征在阿壩(系列片)》,達州拍攝了《血戰萬源》電視劇,雅安創作了《紅軍長征在蘆山》《紅軍傘》等歌曲和微黨課,甘孜舉辦了“向往——筑夢新時代紅色故事會”,樂山創作了《彝海結盟》《飛奪瀘定橋》《醒獅》等“峨眉山指畫”,自貢拍攝了紀錄片《江姐》,宜賓拍攝了培訓視頻《紅色宜賓》,眉山制作了音頻節目《紅心向黨》《被遺忘的歷史》等。
三、注重實效,持續著力育人鑄魂
全省黨史部門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為契機,守正創新,強化措施,著力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在育人鑄魂方面的獨特作用。省委黨史研究室持續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教育人、啟迪人、感化人和鼓舞人的作用,始終將偉大建黨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系列精神作為紅色遺址普查保護、黨史干部培訓、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建設、黨史普及讀物編寫、黨史新媒體作品制作展播、網上黨史陳列館建設和黨史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網站等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馳而不息有序推進落實。省委黨史研究室在聯合省委組織部舉辦“推進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培訓班”、聯合資陽市委共同舉辦“走進四川黨史 追尋紅色印跡”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主題活動暨巡展活動、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要負責同志在“治蜀興川大講堂”專題報告中,均把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方面的內容作為重中之重進行安排和宣講。以發揮長征精神育人鑄魂作用為例,省委黨史研究室牽頭編寫了“紅軍長征在四川”系列學習讀本,開發了多個版本的優質課程,室班子成員及黨史專家多次深入機關、企業和基層開展主題宣講,聯合瀘州市籌建紅軍長征正本資料館,會同省委宣傳部等在安順場長期舉辦大型專題展覽。同時,積極支持組織、宣傳、文旅、退役軍人事務、文物等部門,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紅色美麗村庄建設、紅色旅游體驗研學線路打造、烈士陵園建設、革命文物展覽展示等工作,發揮了專業優勢,作出了積極貢獻。地方黨史部門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在發揮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育人塑魂功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貢聚焦紅岩精神代表人物江竹筠,開展紀念活動、舉辦專題講座、協助紀念場館打造等。雅安圍繞長征精神,打造推出《雅安與長征》《陳雲出川》等20余堂專題黨課、微黨課。南充打造的情景黨課《弘揚張思德精神 讓紅色血脈薪火相傳》在“川渝互鑒研學路 初心共展新征途”黨員教育陣地講師交流活動中榮獲佳績,特色課程《品讀〈為人民服務〉》《紅歌中的時代風華》入選全市干訓“好課程”,《朱德的家風》《紅歌賞析話初心》入選中組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課。
(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辦公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