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之一。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總書記強調,“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需要講求科學方法”。“堅持系統觀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也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
“堅持系統觀念”同我們黨歷史上提出的“彈鋼琴”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脈相承又有新的發展,本質上都是唯物辯証法的科學運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回顧從“彈鋼琴”到“堅持系統觀念”的歷程,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牢牢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彈鋼琴”的由來
1949年3月,在中國革命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夜,我們黨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在會上指出,“從現在起,開始了由城市到鄉村並由城市領導鄉村的時期。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移到了城市”。面對新的任務,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定要講究工作方法,把黨委的領導工作提高一步”,並系統闡述了黨委會的十二條重要工作方法,提出要“學會‘彈鋼琴’”,強調:“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產生好的音樂,十個指頭的動作要有節奏,要互相配合。黨委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們現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軍、各部門的工作,都要照顧到,不能隻注意一部分問題而把別的丟掉。凡是有問題的地方都要點一下,這個方法我們一定要學會。鋼琴有人彈得好,有人彈得不好,這兩種人彈出來的調子差別很大。黨委的同志必須學好‘彈鋼琴’。”毛澤東同志關於“彈鋼琴”的這一重要論述,是我們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和工作方法的經驗總結,體現了我們黨運用唯物辯証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高超領導藝術。
毛澤東同志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一貫重視唯物辯証法的學習和運用,注重探索思想和工作方法。他早期撰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反對本本主義》等著作,就蘊含了對思想和工作方法的深入思考。特別是1929年12月,他為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起草的決議即古田會議決議,既講了紅四軍黨內存在的八種錯誤思想,又重點講了“糾正的方法”﹔既講了紅四軍黨和軍隊中存在的七個方面問題,又重點講了糾正的路線和方法,是這一時期探索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力作。到中央蘇區工作后,毛澤東同志從全局角度進一步思考思想和工作方法問題。1934年1月,他在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所作結論中,圍繞關心群眾生活問題,集中論述了注意工作方法對動員人民群眾參加革命戰爭並贏得勝利的極端重要性:“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這段至今仍被我們時常引用的經典話語,反映了我們黨對思想和工作方法認識的深化。
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一方面深刻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一方面圍繞國內外形勢變化加強戰略和策略問題理論思考,撰寫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等著作,特別是《實踐論》、《矛盾論》等更是從哲學層面系統總結黨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的經典之作。在領導延安整風運動中,針對當時黨內存在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等錯誤思想,毛澤東同志撰寫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等文章,起草了《中共中央關於領導方法的決定》,明確提出“為了反對主觀主義的和官僚主義的領導方法,必須廣泛地深入地提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領導方法”。同時,通過制定《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建黨以后特別是黨的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歷史及其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對思想和工作方法的探索日臻成熟。
“彈鋼琴”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一經提出便充分彰顯其方法論意義,不僅迅速被黨內普遍接受和廣泛運用,而且新中國成立后有了進一步豐富發展。比如,在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我們黨提出“統籌兼顧”等重要思想。1956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講話,強調“這十種關系,都是矛盾”,並從十個方面深刻論述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1957年2月,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毛澤東同志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經補充修改后,以《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題公開發表,提出“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這兩篇重要講話是運用矛盾觀點和普遍聯系觀點闡述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典范,也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思想和工作方法的典范。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深入推進,毛澤東同志一再要求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証法,強調“為了做好我們的工作,各級黨委應當大大提倡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使之群眾化,為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所掌握,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裡解放出來,變為群眾手裡的尖銳武器”。這一時期,毛澤東同志還主持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現在常說的“抓兩頭帶中間”、“突破一點就可以推動全面”、“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和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解剖一個或者幾個麻雀”、“善於區別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等都涵蓋其中。到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中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和一系列“兩手抓”的戰略方針,等等,不斷賦予“彈鋼琴”新的內涵。可以說,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對“彈鋼琴”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系統觀念”的提出和運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運用好“彈鋼琴”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並提出“堅持系統觀念”,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了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引。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閉幕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期間就明確提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隨后,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又作了進一步論述:“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時,總書記著眼“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充分體現了“堅持系統觀念”這一鮮明特點,再次強調“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明確提出“准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強調“我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為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征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具有劃時代意義。
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我們黨還提出“系統思維”、“系統工程”、“系統集成”等,特別是2015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系統觀念的認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從唯物辯証法高度闡釋“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而且系統回顧了我們黨提出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和工作方法的歷史,強調“我們黨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許多關於協調發展的理念和戰略”,強調“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証法,善於‘彈鋼琴’,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要求“堅持系統的觀點,依照新發展理念的整體性和關聯性進行系統設計,做到相互促進、齊頭並進,不能單打獨斗、顧此失彼,不能偏執一方、畸輕畸重”。可以說,系統觀念是提出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方法,也是“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法。
2020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重大問題時,明確提出“必須堅持系統觀念”。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專門論述了“關於堅持系統觀念”的問題,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個過程中,系統觀念是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后,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社會發展中矛盾錯綜復雜,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全面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可以說,系統觀念作為具有基礎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被更為廣泛地運用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肯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劃時代意義的同時,明確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實現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的轉變”,並把“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系統觀念”寫入其中。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進一步明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的同時,把“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及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之一。2023年2月,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六個方面闡述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一系列重大關系”。“堅持系統觀念”明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
2024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堅持系統觀念”體現得更加鮮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是決定稿起草過程中重點把握的內容之一。因此,《決定》把“更加注重系統集成”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則之一。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總書記進一步從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破和立的辯証統一、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四個方面闡述了“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需要講求科學方法”,等等。可以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正是牢牢把握和運用包括“堅持系統觀念”在內的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原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圍到系統集成、全面深化,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不竭動力和制度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偉大歷程也表明,“堅持系統觀念”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則,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被廣泛運用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個方面,廣泛運用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領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復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就要求我們立足全局,堅持系統觀念,謀定而后動”。黨中央統籌加強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堅持從思想、法律、體制、組織、作風上全面發力,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統籌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從“彈鋼琴”到“堅持系統觀念”的歷程可以看出,系統觀念是從事物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其結構和功能進行系統思考,從而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認識和方法,就是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聯系的系統中來把握,在系統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結構與層次、系統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和作用的動態過程中把握事物,力求獲得問題的最優解,是唯物辯証法的科學運用,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體現。“堅持系統觀念”就是要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觀察事物,把握事物發展規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推進改革發展、調整利益關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堅持系統觀念”尤為重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要求我們必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堅持系統觀念”既是時所需要,又是勢所必然,要善於通過歷史看現實、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當前和長遠、宏觀和微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關系,不斷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和工作方法。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地堅持系統觀念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堅持系統觀念”提出更高要求。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改革實效,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必須全面、系統、整體加以落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進行,保証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全國一盤棋思想,自覺在大局下行動,全力以赴把黨中央確定的原則、明確的舉措、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同時,緊密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主動作為,找准自身面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切合實際的具體改革舉措。
更加注重系統集成。要用普遍聯系的、全面系統的、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問題,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決定》部署的各項改革舉措關聯度高、協同性強,要准確把握改革的戰略重點,合理安排改革舉措的先后順序、節奏時機,根據輕重緩急循序漸進、穩扎穩打,不超前、不滯后。加強各項改革舉措協調配合,增強改革取向的一致性,堅決防止和克服本位主義,不能因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影響改革大局。同時,保持工作連續性,過去已經定下來的改革,要繼續抓好落實。
更加注重突出重點。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善於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堅持問題導向,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突出體制機制改革,突出戰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凸顯改革引領作用,全面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
更加注重改革實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是對辯証法的運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施,離不開辯証法的指導。“堅持系統觀念”不僅表現在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方面,而且要求整體性推進,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推動改革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要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改革推進機制,從改革方案設計到改革組織實施都要有利於抓落實、有利於解決問題,防止重文件制定輕文件落實等不良傾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廣大黨員、干部緊密結合工作職責,把改革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加強改革督察,強化跟蹤問效,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及時推動整改。同時,把重大改革落實情況納入監督檢查和巡視巡察內容,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真正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原主任,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來源:《求是》202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