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黨的支部建設100周年座談會在滬舉行,陳吉寧曲青山出席並講話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1-22    來源:上海發布
分享到 :

紀念黨的支部建設100周年座談會今天(1月22日)上午在滬舉行。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會上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加強黨支部建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更加自覺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更加鮮明地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導向,更加有效地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為上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提供堅強組織保障。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出席並講話。

上海市委副書記朱忠明主持座談會,市領導趙嘉鳴、張為、李政、陳宇劍出席。

陳吉寧指出,100年前,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首次將支部確定為黨的基本組織。黨的支部建設的大踏步前進,為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發展事業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支撐。在新的起點上推進黨的支部建設,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持守正創新,把黨支部更好建設成為“黨執政大廈的地基”。科學把握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社會組織發展規律,不斷創新黨支部的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織密黨的組織網絡,嚴格黨的組織生活,深入實施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攻堅行動,持續推動樓宇黨建、園區黨建迭代升級,把黨的工作更好做到經濟社會發展最活躍的細胞上和人群中。要傳承紅色基因,把黨支部更好建設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以紅色文化為引領,守護好建設好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不斷激發黨的意識、黨員意識。把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作為最生動的教材,引導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兩個維護”熔鑄於心、踐履於行。

陳吉寧指出,要牢記黨的初心,把黨支部更好建設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更好服務群眾,緊緊依靠群眾,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推動構建城市治理共同體。要勇擔時代使命,把黨支部更好建設成為“攻堅克難的堡壘”。打造學習型黨組織,抓好“帶頭人”這個關鍵,提升改革創新能力,激發愛崗敬業熱情,引導黨員投身國家戰略主戰場、奔赴改革開放第一線、勇闖科技創新最前沿,更好帶動全市各類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努力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

曲青山表示,100年前,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規定了支部的設置原則、組織制度、工作職責和活動方式,奠定了黨的支部作為黨的組織體系基本單元的歷史地位。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和支部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鮮明特征,是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的重要法寶,是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的重要途徑,是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的重要保証,是增強黨的社會號召力的重要基石。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上海。期盼上海持續深化對黨的基層組織和支部建設的探索總結,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座談會上,上海市委黨建辦、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四大紀念館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專家,上海市有關單位、各區負責同志,中共四大部分代表親屬等出席。

來源:“上海發布”微信公眾號

曲青山:在紀念黨的支部建設10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100年前,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奠定了黨的支部作為黨的組織體系基本單元的歷史地位。今天,我們在這裡舉行紀念座談會,對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意義。在此,我謹代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座談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和支部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個鮮明特征。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就明確規定了支部在黨組織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推動黨的支部建設不斷創新發展。黨的一大規定,“凡有黨員五人以上時,必須成立委員會”。黨的二大規定,“凡有黨員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組”,此后“組”成為黨的基層組織單位。黨的四大將小組改為支部,明確“有三人以上即可組織支部”,並規定了支部的設置原則、組織制度、工作職責和活動方式,初步奠定了黨的支部制度基礎。從那時起,支部作為黨的基礎組織沿用至今,影響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支部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我們黨能夠由創立時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有9918.5萬名黨員、455萬多個黨支部、517.6萬個基層黨組織,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視和加強黨的支部建設。下面,我談4點認識體會。

一、重視和加強黨的支部建設,是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的重要法寶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而這個核心力量的發揮,建立在千千萬萬基層黨支部的基礎之上。毛澤東同志形象地說過,一個人活著要有心臟,黨支部就是連隊的心臟,把連隊黨支部建好,讓連隊的心臟堅強地跳動起來,才能使黨的血液流貫我們這支部隊的全身。100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這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奮斗拼搏的結果,也是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最后一公裡”的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不斷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鑄就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政治領導力。黨中央一聲令下,全黨聞令而動,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都不具有的強大政治優勢、組織優勢。

歷史啟示我們,隻有不斷強化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教育引導全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才能把全黨鍛造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行穩致遠。

二、重視和加強黨的支部建設,是增強黨的思想引領力的重要途徑

注重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我們黨的鮮明特色和光榮傳統。黨的四大明確“黨的支部是我們黨的基本教育機關”。黨的七大強調“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黨的八大要求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黨的經驗和政策,提高黨員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改革開放后,我們黨先后開展“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每一次黨內集中教育都是以思想教育打頭,依托黨支部具體組織實施的。

歷史啟示我們,黨的創新理論每前進一步,黨的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今天,黨員隊伍構成越是復雜、思想文化越是多元多樣,越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充分發揮黨支部教育管理黨員的主體作用,確保全黨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向前進。

三、重視和加強黨的支部建設,是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的重要保証

列寧說過:“工人階級的力量在於組織。”黨的四大宣告:“我們惟有在民眾的組織中”,“才能找得一條出路”。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從“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到戰天斗地建成“人工天河”紅旗渠,從眾志成城開創南水北調世紀工程,到上下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疫情,都離不開千千萬萬個黨支部對廣大群眾的有效組織凝聚。100多年來,我們黨建立了由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共同構成的組織體系,黨支部就是這個龐大組織體系中最基礎的組織。正是以黨支部為基礎,我們黨成功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發動起來,切實做到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就有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歷史啟示我們,植根人民群眾之中、善於組織動員群眾,是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的重要原因。隻要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都能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凝聚群眾、行動上服務群眾,我們黨就能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四、重視和加強黨的支部建設,是增強黨的社會號召力的重要基石

黨的社會號召力,既源於真理的力量,也源於人格的力量。毛澤東同志說過:“隻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支部就是黨員端正黨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傳承賡續著無數革命英烈、功勛模范、先進典型、時代楷模的紅色基因。從1921年到1949年,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達370多萬人。和平建設時期,哪裡有困難和危險,哪裡就有共產黨員迎難而上的身影。100多年來,正是因為有無數具有超強人格力量的優秀共產黨員從基層一線不斷涌現,才使人民群眾認識我們黨、信賴我們黨、堅定不移跟黨走。

歷史啟示我們,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贏得民心。隻要每個黨支部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每名共產黨員都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黨的號召力就會越來越強,黨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上海是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偉大建黨精神孕育地,黨成立后黨中央機關長期駐扎上海,包括黨支部制度在內的不少黨的重要制度在這裡醞釀成型。我們衷心期盼上海持續深化對黨的基層組織和支部建設的探索總結,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