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徇私情的黃克誠
晚年的黃克誠。 資料圖片
“黨內夸剛正,人推黃克誠。奮斗仗精誠,最佩正氣雄。”提到開國大將黃克誠,人們會想到他剛正不阿的性格。黃克誠在黨內、軍內享有崇高的威望,大家都尊稱他為“黃老”。作為老一輩革命家,黃克誠始終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嚴於律己、無私無畏,為端正黨風作出表率。
要靠自己奮斗成才
新中國成立后,黃克誠先后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第八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等職。他經常叮囑親戚們,不准利用他的關系開后門、走關系,要靠自己奮斗成才。
黃克誠出生在湖南省永興縣的一個貧窮小山村,由於家境窘迫,黃克誠讀書全靠親戚資助。1922年,他考取了衡陽的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鄉親們送衣、送物、送錢、送米,由哥哥用一個舊木箱挑著,送他去衡陽求學。在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黃克誠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湘南暴動后,黃克誠被敵人懸賞通緝。於是,他和兩個戰友來到家鄉附近的太平山上打游擊。白天,黃克誠和戰友在山上活動,大嫂把飯送到指定的地方。她時而用籃子裝飯,裝成上山扯豬草﹔時而用提桶裝飯,假裝去澆菜。后來,敵人進村抓人,黃克誠每次都在大嫂的掩護下脫離險境。
大哥大嫂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兒子黃開衡身上。新中國成立后,大嫂對黃開衡說:“你去找二叔吧,聽說他在長沙城裡做了大官。也許,他能幫你找份好工作,找條出路。”
黃開衡見到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黃克誠后,直截了當地說:“二叔,我要工作。”“你的文化程度怎麼樣?”黃克誠問。“隻讀過一年書。”黃克誠想了想,語重心長地對侄兒黃開衡說:“不錯,大哥大嫂對我有恩,我真的好想念他們。可是,你文化這麼低,干什麼工作合適呢?依我看,你還是去煤礦挖煤吧,怎麼樣?”黃開衡連連搖頭:“我不去挖煤,我要去讀書。”黃克誠說:“讀書?好!就去考湖南革命大學吧。”
第二天,黃開衡去參加考試,要求寫一篇文章,題目是《什麼是新民主主義》。黃開衡從來沒學過,根本無從下筆,結果沒考上。黃克誠當時兼任湖南革命大學的校長,但並沒有為他開綠燈。黃克誠對黃開衡說:“我看,你還是去衡陽鐵路當個工人吧,當個信號工,怎麼樣?”但黃開衡還是堅持要讀書。見黃開衡決心這麼大,黃克誠便把他送到長郡中學,在那裡讀完初中和高中。臨行前,黃克誠對黃開衡說:“我隻能給你指一條明路,至於怎麼走,就靠你自己了。”
最終,黃開衡憑借刻苦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南政法學院。
把錢用在正道上
黃克誠有兩條家規,一是不准動用公家的汽車辦私事,二是不准向公家伸手要照顧。
1949年,湖南遇到嚴重水災,很多農田顆粒無收,人民生活困難。當時黃克誠奉命赴任湖南省委書記,到湖南第二天一早,他就上街實地調研了一番,滿心憂慮地回到家,正好碰上大兒子黃煦不肯吃米飯,爭吃警衛員的黑面饅頭,於是大為光火。
湖南當時有大量的南下部隊,很多戰士都是北方人,他們習慣吃面食,黃克誠的警衛員也是北方人,每周兩次按部隊的規定吃黑面饅頭。誰知黃煦是第一次見到黑面饅頭,甚是好奇,就一個勁兒地嚷著要吃饅頭不吃米飯。
正在焦慮中的黃克誠一時沒考慮到黃煦還是個孩子,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不准搶要戰士的糧食吃!不要見到好的、想要的東西都想要到自己手裡來!你們去大街上看看,多少人沒飯吃!我們的生活已經非常好了,不能挑挑揀揀!我們沒有資格挑挑揀揀!”訓斥完黃煦,黃克誠又讓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都記住,以后不許再有這樣的事發生。
1978年,黃克誠30歲的小兒子黃晴准備結婚,黃克誠把操辦婚事的事情交給夫人唐棣華,說:“我的原則是,兒子結婚是好事,但不宜大肆操辦,一切從簡,絕不能動用公車。我們要抓黨風,首先要自己身子正、作風正,不能因為是高級干部的家屬就想搞特殊。”黃晴正好聽到這話,有些不高興,負氣地說:“我又沒說要用公車!再說了,就是用公車,我付油錢總可以吧?”為此,黃克誠把子女們召集起來,開了一個家庭會議。
他板著臉說:“我們家比起現在有些干部家庭可能要求得嚴一些,生活簡朴一些,清貧一些,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和普通百姓比呢?以前,你們沒有沾過我的光,倒是跟著我受了很多的委屈,但你們個個爭氣,靠自己的本事有了好工作,各人有各人的事業,很好,我非常欣慰。以后,還要保持這種本質,更不要想著沾我的光。”最后孩子們聽從了父親的安排,黃晴結婚那天,兄弟姐妹組織成一個自行車接親隊,把新娘子接回了家。
黃克誠始終保持著革命戰爭年代養成的節約作風。他晚年時居住在一座老房子裡,由於年久失修,房頂多處出現裂縫,下雨時還會漏水,牆皮也大片剝落。管理部門曾提出拆掉改建,黃克誠嫌花錢太多,沒有同意。他說,把漏雨的地方修補一下就行了。
房子簡單修繕后,雖然能住了,但是到了冬天,發現暖氣有問題。工作人員准備為他改裝一下暖氣,當黃克誠得知改裝暖氣要花不少錢時,當場就急了,要求立即停工。他對工作人員說:“現在我們國家很窮,應該把這個錢用在正道上,不要老用在我的房子上。”在他的要求下,工人們把已經挖出的土又填了回去。
直到黃克誠去世,房子也沒有翻修。
規矩什麼時候也不能違背
黃克誠長期患支氣管炎,一到冬天病情就加重,咳得渾身冒虛汗。他晚年擔任中央紀委常務書記后,工作更忙了,他的支氣管炎又犯了。幾個老部下建議他去南方休養一段時間,說南方氣候好,有利於治療。
黃克誠卻堅決不去。他說:“我一出去,就要帶一幫人陪護,那要花公家多少錢!還要給地方添很大麻煩,去不得,不能去!”
中央領導非常關心黃克誠的健康,得知他不願去南方休養,便指示中辦讓他到北京西郊玉泉山去休養一段時間,那裡安靜,條件好,工作上的事也可通過秘書兼顧。黃克誠終於答應下來,但又說了一下“條件”:“我去玉泉山,也得約法三章。一、隻帶一個秘書,不帶家屬和其他隨員﹔二、家屬除星期日以外,不要去看我﹔三、一切生活費用自理,不要公家補助。”
在玉泉山居住期間,一個星期日,唐棣華帶著小孫子到玉泉山看他,小孫子不小心打壞了一隻茶杯,他請工作人員幫忙買一隻新的。工作人員說:“壞了再去領一隻就行了,用不著自己買。”黃克誠嚴肅地說:“茶杯雖小,也是公物嘛!損壞東西要賠償,這是我們軍隊歷來的規矩,什麼時候也不能違背。我是個老兵了,不能因為今天當了高級干部就不守規矩,搞特殊化。”工作人員認為首長批評得對,立即按他的要求,從他的生活費中取錢買了一隻茶杯補上。
1986年12月28日,黃克誠逝世。唐棣華擬了一副挽聯:為人復何求,少逢國危,堅信馬列,青年從戎,畢生盡瘁,幸得見中華民族光榮屹立﹔即死無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國運日興,人才輩出,惜不隨全黨同志再盡綿薄。
黃克誠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在他身上,體現了共產黨人對黨忠誠、艱苦朴素、先公后私的博大情懷。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