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三幅題詞中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付世魁    發布時間:2025-02-26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
分享到 :

進入很多黨政機關的辦公地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熠熠生輝的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題詞,中央檔案館就保存著毛澤東書寫的“為群眾服務”和“為人民服務”的珍貴檔案,它們都是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歷史見証。

棗園,位於延安城西北,佔地80畝,因園中多棗樹而得名。原是破落地主的庄園,后被賣給陝北軍閥,土地革命時期收歸人民所有。1943年10月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棗園,遂在此地辦公,直到1947年3月國民黨進攻延安后遭到破壞,1953年依照原貌進行修復。書記處禮堂是1941年建成的磚木結構建筑,坐落在棗園中央,這裡既是中央書記處的會議室,也是職工俱樂部。大生產運動中,曾在此舉行過紡線比賽。每到春節,中央領導們還會在這裡接待前來拜年的群眾,和群眾一起唱歌、跳舞,合影留念。1943年,毛澤東為職工俱樂部題詞:為群眾服務。目的是要提醒機關干部和工作人員,不要忘了群眾,要做好為群眾服務的工作。這一題詞生動見証了黨的領袖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同歡共樂的感人場景。

1943年毛澤東為職工俱樂部題詞

“為人民服務”這句話為大家所熟知,是在毛澤東追悼烈士張思德的演講發表后。1944年張思德到安塞縣為中央機關燒制木炭,后不幸犧牲,9月8日毛澤東親臨張思德的追悼會,並作了那次著名的演講,高度贊揚了張思德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他說:“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后來在出版《毛澤東選集》時,這篇講話以《為人民服務》為題收錄其中。從此,張思德這個名字就與“為人民服務”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毛澤東題詞中最早出現“為人民服務”字樣是為悼念著名新聞記者、出版家、政論家鄒韜奮。1944年7月,鄒韜奮病逝。中共中央按其臨終前的入黨請求,於9月28日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1月15日,鄒韜奮追悼大會召開前,毛澤東為鄒韜奮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這個題詞是按照傳統書寫習慣,從右往左、從上往下書寫的,其中“為人民服務”5個字后來被單獨擇出,按照現代書寫習慣編排成橫寫版,鐫刻在一些黨政機關的辦公地點。如新華門影壁牆上“為人民服務”題詞的版本,就來源於毛澤東給鄒韜奮的這一題詞。

1944年11月15日毛澤東為鄒韜奮題詞

毛澤東最早單獨題寫“為人民服務”的題詞是在1945年9月赴重慶參加國共談判期間會見《大公報》記者時所寫。《大公報》是當時很有影響力的報紙,毛澤東與《大公報》還頗有淵源。中央紅軍從1934年10月開始長征以來,先后數次尋找落腳點,都因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和時局變化而未果。1935年9月18日晚,中央紅軍陝甘支隊到達甘肅省宕昌縣哈達鋪鎮時,毛澤東給一縱隊偵察連連長梁興初等分配了一個任務,要他們搜集當地的報紙。梁興初等找到此前出版的《大公報》和《山西日報》等。毛澤東從報紙上看到陝北有紅軍和根據地的消息后,馬上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決定到陝北與當地紅軍會合。這是中共中央把落腳點放在陝北的發端。而《大公報》上刊載的陝北紅軍的消息,來源於該報記者范長江的報道。從1935年5月開始,范長江在中國西部數省歷時10個月邊旅行邊考察,將撰寫的通訊都寄給《大公報》發表。后來1937年2月范長江還來到延安,與毛澤東進行了徹夜長談。他聽從毛澤東的建議,利用《大公報》加大宣傳,讓全國人民進一步了解真實的中國共產黨與紅軍。由於上述原因,毛澤東對《大公報》另眼相看。

1945年9月5日,毛澤東在重慶紅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辦事處會見《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編輯主任孔昭愷、採訪主任王文彬等人,與他們就解決當前國是問題進行交談並宴請他們。9月20日晚,《大公報》負責人在重慶李子壩報社回請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人。宴會結束后,毛澤東應邀為大公報社職工題詞:“為人民服務”。這個題詞是按照現代書寫習慣從左往右書寫的。這是很多黨政機關門前鐫刻的“為人民服務”牌匾的另一個版本。

1945年9月20日毛澤東為大公報社職工題詞(從館藏公開出版圖書掃描)

1945年通過的七大黨章將“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列入《總綱》。

新中國成立后,黨的自身狀況和所面臨的形勢任務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沒有變。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十八條明確規定: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從憲法和法律,努力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也多次強調不能丟了這個根本宗旨。1957年3月18日,毛澤東在山東省級機關處以上黨員干部會議上告誡大家:“共產黨就是要奮斗,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

無論時代如何變換,為人民服務永遠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014年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台專訪時談到:“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后來他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這些深情的話語,飽含著對人民的真摯情懷,映照出百年大黨的赤子之心,也是新時代對為人民服務的新詮釋。為人民服務,既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又蘊含著黨的初心和使命,將激勵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

(作者單位: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

來源:《機關黨建研究》202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