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銘記和堅守——讀《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三卷上冊有感

作者:李君如    發布時間:2025-02-26    來源:中共黨史研究
分享到 :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無論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歷史上,還是在中國改革開放歷史上,都寫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在這一頁黨史上,寫著10個金光燦燦的大字: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史》三卷上冊記錄的正是這段輝煌歷史的真實進程。作為這段歷史的親歷者,讀著這部黨史,每讀一章、每讀一節,腦海中就浮現出這段歷史中發生的一個個親歷的故事,尤為親切,感慨萬千。

感慨之一,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有一批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卓越共產黨人和老一輩革命家能夠在關鍵時刻把舵定向。回顧46年前,從“文化大革命”走出來的中國向何處去,是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頭等大事。幸虧我們黨有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包括陳雲、葉劍英、李先念等一批卓越共產黨人和老一輩革命家。他們從撥亂反正和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到實現工作重點轉移和啟動改革開放,從提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到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從完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到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從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到確立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確定“三步走”發展戰略,一直到經受1989年春夏之交的嚴重政治風波考驗並完成黨的領導集體交接班,這些重大決策之所以能夠提出並獲得成功,就在於我們黨有鄧小平的正確領導、把握方向和一批老革命家的赤膽忠心、鼎力支持。特別是在鄧小平提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完善老干部離退休制度,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的時候,這批老革命家以一心為黨的崇高境界,堅決支持了這些重大的戰略決策,確保了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感慨之二,是我們黨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能夠始終堅定不移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和政治清醒。中國共產黨誕生於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的民族危亡之際,經歷了千難萬險,在不斷走向成熟過程中形成了對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停頓地革命的光榮傳統和民主集中制的好制度。這些寶貴的思想政治財富,使得我們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堅定。特別是像黃克誠這樣長期受迫害的老同志在對毛澤東的評價和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上,展現出來的堅定黨性、強烈政治責任感和實事求是原則立場,讓人深感黨的成熟和偉大。就是有了這樣的黨,我們才能引領全黨開展思想、政治、組織等領域撥亂反正,完成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才能引領全黨解放思想,在農村率先取得改革突破后,繼續在經濟體制、民主法制、政治體制等方面果敢推進改革,不斷擴大開放,讓億萬人民在解決溫飽問題后奔向小康,踏上了現代化之路﹔才能引領全黨勇敢地開創了一條不同於經典社會主義和蘇聯模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感慨之三,是我們黨有胸懷天下的境界並能夠順應時代發展進步潮流。在中國從“文化大革命”走出來后,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敏銳地抓住國際形勢新變化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新情況,作出了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並在正確分析時代主題變動的基礎上,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調整對美對蘇關系,發展同世界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的友好關系,調整和發展黨際關系。這一歷史時期的中國外交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重大的變化和成果,不僅在於我們黨有胸懷天下的境界,而且在於我們黨能夠順應時代發展進步潮流,及時調整我們的現代化建設方略和外交政策。

感慨之四,是我們黨有敢於斗爭的革命精神和善於斗爭的領導能力。歷史告訴我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絕不是一個輕鬆的決策,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面對的不僅有經濟短缺的壓力和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消極影響,還有思想僵化和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等多方面的干擾。從撥亂反正和真理標准問題討論開始,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為這次全會作准備的中央工作會議,阻力、壓力從來沒有間斷,斗爭從來沒有停頓。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革命,無論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是引進外資以及在深圳等地建立經濟特區,質疑聲、反對聲從來沒有間斷,斗爭也從來沒有停頓。與此同時,伴隨政治體制改革的推進,在撥亂反正過程中已經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及其危害性愈益顯現,鄧小平提出要旗幟鮮明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特別是在1989年春夏之交發生的政治風波嚴峻考驗面前,黨堅持偉大的斗爭精神,贏得了歷史性的勝利,而沒有出現后來蘇聯、東歐那樣的歷史悲劇。正如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深刻總結的,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在進取中突破,於挫折中奮起,不僅在於能夠堅持黨的領導、人民至上、理論創新、獨立自主、中國道路、胸懷天下、開拓創新、統一戰線、自我革命等寶貴的歷史經驗,而且在於能夠堅持敢於斗爭。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在於始終堅持敢於斗爭的革命精神,並具有善於斗爭的領導能力,在形形色色的挑戰面前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路。

我們暢談這些發自內心的感慨,不能為感慨而感慨,而要化感慨為銘記,在銘記中堅守——要永遠銘記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豐功偉績,永遠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讓站起來的中華民族富起來並正在邁向強起來的唯一正確道路。

作者:李君如,原中央黨校副校長

(本文即將發表於《中共黨史研究》2025年第1期,注釋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