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德蓉    發布時間:2025-03-14   
分享到 :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民盟、民進、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必須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重要論述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深刻闡明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我們必須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全面抓好貫徹落實,不斷培養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需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越是形勢復雜,越是任務艱巨,越是需要具有嶄新風貌、過硬素質的時代新人迎難而上,挺膺擔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紅色江山不變色、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現實需要。按照黨的二十大部署,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要實現這樣宏偉的目標、完成這樣艱巨的任務,離不開一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接班人。隻有堅持立德樹人,不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行穩致遠。

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內在需要。對於個體而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的基礎。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復合型的特點,單純具備某一方面知識或技能的人才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復雜多變的發展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質上是將青年學生的發展與社會需求置於動態平衡中,讓其能夠成長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真正做到在社會發展的變化中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以自身綜合素質能力過硬不斷推動社會整體向前發展。

我們要培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基本素質和精神狀態,應該如何培養,是一個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理想信念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精神之“鈣”,如果理想信念不正確、不堅定、不牢固,就難以面對現實中的各種復雜嚴峻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培養的人,必須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認識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被實踐証明了的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不斷增強青年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夯實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時代重任的根基。

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立志聽黨話、跟黨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立德為先,修身為本,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好人。”而要做一個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堅持品德為先。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踏踏實實修好品德,努力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

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學習知識是學生的本職,非學無以廣才,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鑽研、貴在有恆。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珍惜學習時光,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既要重視知識的寬度,也要重視學習的深度,既勤學書本知識,又多學課外知識,在學習中增長見識,豐富學識,沿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進,既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又能承擔起為世界、為人類作貢獻的責任。

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志存高遠是學習進步的動力,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需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要對青年學生開展時代使命和責任意識教育,引導他們樹立高遠志向,歷練敢於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涵養勇於奮斗的精神狀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剛健有為、自強不息。

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全面發展。要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提高青年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在青年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他們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發展。新征程上,我們必須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課程教材設計、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等多方面路徑,努力為青年學生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成長條件,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支撐。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內容,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徑。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堅定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和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確保廣大青年學生始終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社會主義。要逐步打通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融合的“最后一公裡”,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從“獨奏”變為“合奏”,在思政課程的淙淙灌輸與課程思政的涓涓浸潤中,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注入心田。

注重課程教材設計。課程和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體系,是老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在課程教材設計上下功夫。要加強課程教材建設政治把關,在課程教材設計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對於政治上把握不對、不到位的課程教材一票否決。要優化課程設置,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融入各學科課程標准與教材編寫中,增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勞動教育課程和美育課程的比重,確保青年學生有充足時間接受全面教育。要構建引導青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或考核內容體系,重點強化針對創新能力、學科素養和思維品質的考核,破除唯分數論的制約,真正實現以考促育。

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又涵養道德品行,真正成為青年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要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教師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政治素養。要常態化開展教師培訓和繼續教育,通過專題講座、教學觀摩、學術研討等形式,讓教師及時了解掌握學科前沿動態和教育教學新理念新方法,不斷提高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嚴格落實師德失范“零容忍”。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來源:《解放軍報》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