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是黨風政風的集中體現

作者:汪曦永    發布時間:2025-04-08   
分享到 :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優良文風是作者品格的寫照,也是其學養的體現。

1842年,《萊茵報》成為宣傳革命民主主義觀點的重要陣地。馬克思恩格斯強調,思想理論宣傳要有扎實的理論根基和持久的宣傳毅力,善於運用生動語言和鮮活事實增強宣傳感染力。針對《萊茵報》附刊發表的《就集權問題論德國和法國》一文,馬克思批評該文作者把“自己的抽象概念”偷偷塞進哲學,強調“問題是時代的格言,是表現時代自己內心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恩格斯明確指出,“黨的政論家需要更多的智慧,思想要更加明確,風格要更好一些,知識也要更豐富些。”

馬克思援引18世紀法國作家布封的話,指出“風格就是人”。他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每個字段都充滿著對工人階級的感情,呈現的詩性話語中內嵌著人類理性的光芒。正如恩格斯所說,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正是“在勞動發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會史的鎖鑰”。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華而不實、煩言碎辭的文風,實際上是用表面上的華麗和博學,來掩飾思想見識上的貧弱,文章從謀篇布局到字斟句酌,都應該服務於對問題的揭示。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直截了當宣告“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膾炙人口、戰斗力十足的語句,激發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斗志,為爭取自身權益而投身革命運動。

《共產黨宣言》是政治文獻的文本典范,邏輯架構清晰、語言簡潔明快,正文一萬多字,展現出深刻的思想內涵。馬克思恩格斯把“宣言體”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字裡行間以“透徹鮮明的筆調敘述了新的世界觀”。《共產黨宣言》用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和無懈可擊的理論邏輯反駁了“關於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

馬克思恩格斯強調,不管是寫作還是演講,都要從實際需要出發。他們的著作和現實聯系異常密切,不論是理論性極強的《資本論》《反杜林論》,還是探討當時社會問題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論猶太人問題》等文章,都體現了聯系政治問題或社會問題的特點。

馬克思在致《資本論》第一卷法文版出版者信中指出,自己使用的思想方法“至今還沒有人在經濟問題上運用過,這就使前幾章讀起來相當困難”。但是,他卻自豪地稱這部博大精深的史詩般著作,“是一個藝術的整體”,思想的深刻和表達的精美都臻於極高境界。《資本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嚴密的邏輯結構、新穎的理論觀點、深刻的分析判斷、優美的文字表述和豐富的文獻資料“使最枯燥無味的經濟問題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對於《資本論》的各種評論表明,“任何人,不管他對社會主義採取什麼態度,都不能不承認,社會主義在這裡第一次得到科學的論述”。

文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作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戰時期,延安整風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整頓文風。毛澤東強調:“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他在《反對黨八股》中指出,“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號召全黨採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主義文風。翻開《毛澤東選集》,開門見山的觀點鮮明朴實,深入淺出的論述解疑釋惑,生動活潑的語言引人入勝,思想的力量體現為舉旗定向的擘畫,也濃縮在字裡行間的書寫中。

文風是思想的外衣,是黨風政風的集中體現。在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思想深刻、觀點鮮明、結合實際,用群眾語言解疑釋惑、析事明理,清新質朴的文風和生動形象的語言,具有很強的震撼力感染力,在黨心民意共鳴中展現劃時代的思想引領力。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馬克思主義文風,在講話中多次提出糾正不良文風、倡導優良文風。改文風樹新風要同改進工作作風結合起來,我們要增強做好語言文字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形成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把功夫下到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上,使自己的思想和文字體現時代要求,符合實際情況,貼近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讓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在與時代的對話中綻放生命力。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