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委黨史研究室抓“五字訣”為黨史工作蓄勢賦能
河北省承德市委黨史研究室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河北、視察承德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條例》,以“廣、重、擴、強、嚴”五字為切入點,著力打造政治強、業務精、風氣正的模范機關和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有力推動全市黨史工作高質量發展。
廣征編——靶向發力,筑牢“壓艙石”。《中國共產黨河北省承德市歷史·第一卷》修訂版印刷出版。利用兩年半時間對原黨史一卷進行修訂完善,為各單位、院校、新社會組織及全市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發放,獲得承德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共產黨河北省承德市歷史·第三卷》全面啟動。成立市委主要領導任主任委員的征編委員會。市委黨史研究室牽頭組織開展工作,並指導縣區同步開展黨史三卷編寫工作。積極推動《中國共產黨承德100年簡史》編撰。系統展示中國共產黨帶領承德人民統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歷史性成就,為承德黨組織建立100周年獻禮。大力開展《承德萬人坑》編寫工作。持續發揮紅色資源教育引導作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獻禮。
重研究——凝心聚力,夯實“鋪路石”。發掘研究《義勇軍進行曲》歌曲誕生與熱河、承德的緊密聯系,豐富承德本土紅色黨史教材﹔《關於河北省承德市“萬人坑”需要明確的三個重要問題》明晰了歷史定位,進一步挖掘現實價值,為遺址保護建設提供學術支撐﹔開展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承德、長城抗戰及熱河抗戰、國際友人漢斯·米勒等承德地方黨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專題研究﹔赴基層收集日軍侵略熱河一手資料,征集老照片98張﹔開展四三會議舊址保護建設工作,深入挖掘對民族團結重要歷史現實意義。
擴宣教——多點發力,勇當“泰山石”。積極打造線上線下多層次、立體化的黨史宣教體系,努力實現從單一的書本化向多元的大眾化、社會化傳播轉變。加強網絡陣地建設。創建“承德黨史”微信公眾號,打造紅色微課堂,讓群眾在“有深度、接地氣”的黨史學習教育中感悟黨的初心使命。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以群眾喜聞樂見方式不斷增強黨史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持續抓牢傳統渠道。在《承德日報》開辟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專欄,刊登承德黨史理論文章10期﹔聯合市委宣傳部、市委市直工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黨史、新中國史知識競答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強資政——同行通力,善作“金剛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赴承德市圖書館、政協文史館、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等地開展實地調研,《承德日報》刊發《調查研究傳家寶 燕山深處屹豐碑》資政文章。堅持“開門辦史”工作理念,為內蒙古自治區、熱河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各級各類部門及個人提供黨史資料和業務指導,為部門、社區、學校等贈送各類黨史書籍6000余冊。著力拓展紅色教育活動陣地,深化紅色資源保護建設利用。
嚴審讀——精准蓄力,打造“試金石”。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全員陣地意識,制定出台《黨史基本著作審讀辦法》《涉黨史網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牢牢抓住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話語權。與市委網信辦聯合開展網上歷史虛無主義清理整治工作,組建黨史專家隊伍對網上信息分析研判,及時摸排風險、堅持正本清源。堅決做好涉黨史題材作品審讀工作,切實把好作品的政治關、史實關、文字關,確保正確政治方向。
(河北省承德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