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

作者: 汪志毅    發布時間:2025-05-20   
分享到 :

1863年1月,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一封信中寫道:“在社會黨內,黨性和團結精神仍然佔著統治地位。”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發展和強大,離不開堅強黨性和過硬作風。早在1845年,恩格斯在批判德國“絕對的社會主義”時就指出,“這種社會主義,由於自己在理論領域中沒有黨性,由於自己的‘思想絕對平靜’而喪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點精神和力量”。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黨性”首先是“無產階級的階級立場和政治立場”。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

馬克思恩格斯意識到,工人階級政黨因其獨特的先進品質而更容易受到誘惑。恩格斯在給他的朋友施土姆普弗的信中提到:“由於我們的黨事實上是唯一真正先進的黨,而且是唯一可以取得某些成就的強大的黨,因此容易受誘惑。”正因如此,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視無產階級政黨的純潔性。

馬克思恩格斯在制定《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時,對盟員提出嚴格要求。章程第2條“盟員的條件”規定,同盟成員必須符合七條關於“黨性”的原則性要求,尤其是盟員“生活方式和活動必須符合同盟的上述目標”。章程第37條指出,凡不遵守盟員條件者“必須退出”,並“視情節輕重或暫令離盟或開除出盟”。

1864年9月,國際工人協會成立,馬克思恩格斯要求每一支部應對會員的品質純潔負責。1871年,他們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關於法國人支部的決議草案中重申,凡欲被接受為支部成員者,必須提供行為端正的保証,在可疑的情況下,支部可以把生活來源作為“行為端正的保証”加以調查,明確了黨員應具備的標准。

馬克思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中指出,“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講,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首先在於具有最鞏固的階級基礎和最廣泛的群眾基礎,隻有達到內在自覺性與外在規范性有機統一,樹立起先鋒隊性質的崇高威信,才能獲得工人階級“普遍的信任”。

馬克思恩格斯在一系列書信中,多次批評某些社會主義者身上存在的“阿諛奉承”的作風和“華而不實”的作風,1879年8月,他們再次指出,一個政黨不能讓“各種腐朽分子和好虛榮的分子可以毫無阻礙地大出風頭”。在討論保持黨的思想純潔和意志統一的問題時,他們批判了各類錯誤思想流派,與工人黨內部的機會主義者和社會主義“冒牌分子”開展斗爭,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黨性”立場。

1875年,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批評拉薩爾:“從最狹隘的民族觀點來理解工人運動。”由於拉薩爾“疏遠工人”“奢侈享樂”,工人群眾指責他“經常利用黨去干私人的骯臟勾當”,甚至“利用工人去從事個人犯罪行為”。針對這種情況,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黨內不能任由“貪婪、奢侈和放縱無度之風充斥泛濫”。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立黨之本,堅強黨性、端正黨風、嚴肅黨紀,成為我們黨百余年歷經磨難仍不斷開創歷史偉業的政治密碼和寶貴經驗。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作風建設。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延安整風運動,再到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提出“兩個務必”,我們黨以強黨性轉作風保持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指明了方向、立下了規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抓作風建設,就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重點突出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加強道德修養。”中國共產黨人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領時代風氣之先,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當前,正在開展的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全黨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上緊了發條,是黨員干部錘煉黨性修養的一次再加壓。越是形勢嚴峻復雜越需要振奮精神、激發斗志,越是任務艱巨繁重越需要樹立形象、贏得民心。廣大黨員干部要將強黨性嚴黨紀“修於內”,以內在的政治定力、道德修為和外在的紀法要求、作風紀律,抵御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不正之風,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打開密切黨群關系“大天地”,激發干事創業新作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匯聚更為廣泛的奮斗力量。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