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 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作者: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5-05-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

發展青少年事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性工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工程。1982年,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時,被賦予“關注民族未來,發展少兒事業”光榮使命和重要職責。2022年5月,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重要賀信,充分肯定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青少年事業上發揮的重要作用,要求基金會“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對做好新時代青少年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作出重大部署。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繼承弘揚宋慶齡“締造未來”理念,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應有貢獻。

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青少年事業的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發展青少年事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發展青少年事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根本性問題,為做好新時代青少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戰略思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少年“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從小聽黨的話、跟著黨走”,“革命傳統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些重要論述,將青少年事業同祖國和人民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寄托著黨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紅色江山代代相傳的戰略考量,凸顯了黨對青少年工作戰略安排的政治和歷史高度,為加強青少年思想價值引領提供了科學指引。

深刻把握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調“讓每個青少年都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教育引導億萬少年兒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准備著”。這些重要論述,飽含著黨的領袖對青少年締造未來的殷殷厚望,鮮明體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工作的戰略性、全局性、時代性,深刻闡明了青少年工作的前進方向。

深刻把握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永恆主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要從少年兒童抓起”,“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學生心中牢牢扎根,時刻不忘自己是中國人”,充分運用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促進粵港澳青少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希望兩岸青年互學互鑒、相依相伴、同心同行”。這些重要論述,鮮明指出了愛國主義教育是青少年培養的永恆主題這一歷史定位,深刻闡明了愛國主義教育在增強青少年國家意識和民族精神、實現祖國統一中的重要作用,為培養擁有“四個自信”的青少年提供了科學方法和實踐路徑。

深刻把握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少年兒童要注意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培育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做好中外青少年交流,培養人民友好事業接班人”。這些重要論述,飽含了黨對青少年的親切關懷,闡明了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

深刻把握新時代發展青少年事業的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關心各族少年兒童,努力為他們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對農村貧困家庭幼兒特別是留守兒童給予特殊關愛”,“全社會都要關心關愛少年兒童”。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發展青少年事業要構建黨委領導、部門協同、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大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

二、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基金會發展青少年事業的規律性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少年事業發展的重要論述,為開展青少年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推動青少年工作不斷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加強黨的領導,把宋慶齡“永遠和黨在一起”的堅定信念作為青少年工作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賀信中強調,要“秉承宋慶齡先生‘永遠和黨在一起’的信念”。這是對宋慶齡崇高精神的高度贊揚,更是對基金會開展青少年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宋慶齡崇高精神,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引導青少年從小聽黨話、跟黨走、愛人民,確保青少年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宋慶齡故居的紅色教育陣地作用,對青少年大力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開設“未來講堂”等青少年教育項目,講述優秀共產黨員故事,出版革命傳統教育的青少年讀物,助力青少年成長為黨的事業合格接班人。

把握時代主題,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作為青少年工作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時代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續奮斗。要以實現中國夢為發展青少年事業的時代主題,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踐行宋慶齡“振興中華”的畢生追求,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增添青春力量,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近年來,我們突出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主題,每年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我和祖國一起成長”六一主題演出活動,內地與港澳台青少年同場交流、同台演出﹔舉辦“我愛北京天安門”愛國主義主題夏令營等,激發廣大青少年厚植愛國情、砥礪強國志、實踐報國行。

堅持守正創新,把踐行宋慶齡“締造未來”的殷切期望作為青少年工作的不懈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守正創新更是發展青少年事業的關鍵一招,要賦予宋慶齡“締造未來”理念以時代特色,破立並舉、先立后破,在發展青少年事業中不斷拓展基金會發揮作用的廣闊舞台。近年來,我們弘揚宋慶齡提出的做“開路工作”、辦“首創事業”創新精神,不斷完善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融思想引領、文化教育、科技培養、藝術熏陶、體育運動、勞動體驗、中外交流於一體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切實發揮宋慶齡倡導的“實驗性、示范性”作用,努力建設國家級青少年實踐育人陣地、國際化的中外青少年交流交往平台,為促進廣大青少年全面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拓展國際視野,把弘揚宋慶齡維護世界和平的鮮明立場作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善於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在民間外交工作中,應積極弘揚宋慶齡增進各國友好、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風范,推動民相親從青少年做起,“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不斷拓展青少年全球視野,提升對外交流交往能力,在“平視世界”中培育和養成大胸懷、大責任、大擔當。近年來,我們持續開展中非青年大聯歡,實施“絲路未來青少年行動”,舉辦宋慶齡國際青少年交流營等,擴大與各國青少年交流聯誼,推動在國際舞台發出中國青少年聲音、展現中國青少年風採。

注重系統集成,把發揮特色優勢作為青少年工作的方法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和推進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集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全篇貫穿系統集成觀念,其中“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等論述,無不鮮明體現系統集成特點。青少年工作是由多元素、多方面、多領域相互聯結而構成的系統工程,堅持系統集成思維是發展青少年事業的必然邏輯,必須注重全面發展與突出重點相統一、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近年來,我們把助力青少年培養與開展公益慈善相統籌,實施“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三年行動計劃”,設立“宋慶齡未來助學金”,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資助﹔與中外人文交流相統籌,開展“文化小大使”活動等,推動青少年走上民間外交舞台﹔與港澳台交流相統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等,舉辦敦煌文化藝術展走進台灣高校巡展等,切實增強中華民族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自覺擔負起發展青少年事業的使命重任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作為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是責無旁貸的使命和任務。要深入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宋慶齡“締造未來”教育理念,努力推動青少年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鑄魂育人,加強對青少年思想價值引領。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完善立德樹人機制”要求,加強青少年“拔節育穗期”思想引領,發揮宋慶齡故居等紅色教育陣地作用,講好革命傳統故事,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把“未來講堂”等平台建設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生動課堂,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青少年心田生根發芽。突出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把“我和祖國一起成長”六一兒童節主題演出等打造成包括港澳台青少年共同參演的全國青少年文藝盛會,辦好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青少年夏令營等品牌活動,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健全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體系”要求,堅持“五育”融合,把立德、啟智、健體、尚美、樂勞貫穿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基金會特色優勢,以“宋慶齡少年兒童未來科學日”為引領,拓展“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等獎項影響力,把“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打造成啟迪青少年科學夢想的科技網絡課堂﹔舉辦青少年文藝演出、美術展覽等,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擴大“貝貝杯”青少年足球賽的知名度,提升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論壇的權威性,推動青少年增強健身意識、加強體育鍛煉﹔搭建勞動教育平台,助力青少年全面發展。

堅持公益幫扶,推動廣大青少年共同進步。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大對青少年的關心關愛力度,做好對青少年的公益幫扶工作。推動健康醫療幫扶,發揮“宋慶齡兒科醫學獎”促進兒童醫學發展作用,加大為基層兒童醫院捐贈醫療設備、為困難患兒家庭提供醫療資助力度,擴大青少年視力關愛行動,培訓基層兒科醫護人員,呵護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推動教育幫扶,持續做好“宋慶齡獎學金”、“宋慶齡未來助學金”等助學項目,褒獎品學兼優中小學生,幫助家庭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為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援建教育設施、捐助教學設備,積極援建留守兒童關愛之家,努力為青少年茁壯成長“鋪路架橋”。

堅持融合發展,厚植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少年血脈親情。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繼續推進港澳工作和對台工作”、“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等要求,加強海峽兩岸暨港澳交流,堅持交流對象更加聚焦港澳台青少年、交流方向更多走進港澳台校園、交流載體更加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強固中華文化“同根同脈”精神紐帶。突出文化尋根、歷史尋跡、民族尋魂主題,舉辦唐代壁畫文化特展走進台灣高校巡展等活動,辦好孫中山與宋慶齡研討會、兩岸公益論壇等活動,努力搭建富有青春氣息、鄉情味道的渠道,開展留得下印記、留得住人心的活動,厚植海峽兩岸青少年“兩岸一家親”感情基礎。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切入點,持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等,推動港澳青少年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

堅持對外交流,培養人民友好事業接班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要求,推動人民友好從娃娃抓起,在民間外交中培育新生力量,組織更多青少年走向世界,當好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友好事業的“小大使”。以人文交流為紐帶,打造“絲路未來青少年行動”、中非青年大聯歡、宋慶齡國際青少年交流營等對外交流品牌,對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文為橋、以心相交,在各國青少年心中播撒友誼種子。充分發揮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享有的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作用,擴大與聯合國機構、國際民間組織的聯系與合作,推動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等中設置青少年議題,提出中國青少年觀點、傳播中國青少年聲音,不斷推動中國青少年放眼全球,提高對外交往能力,做增進與各國人民友好、維護世界和平的新時代接班人。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6日)